港媒:中国将部署卫星雷达 24小时跟踪美军五代机(组图)

10月16日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中国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领衔的专业团队正在模拟一项以卫星为载体的全新雷达探测系统部署方案。一旦它落地变为现实,便可24小时昼夜不间断跟踪隐身移动目标。美国的F-22,F-35战机和B-21“突袭者”都会被动态追踪。报道显示目前方案已经通过了模拟验证。外媒评价,这是中国多年来在不断探索反隐身技术上取得的又一个关键成就,可能彻底终结美国以雷达隐身为核心理念的第5代甚至第6代隐身战机优势。



▲想象中的探测隐身移动目标的卫星

根据报道,中国计划在卫星上安装用于跟踪隐身移动目标的雷达,布局方式为空间承载双基雷达。它与传统的单基雷达有非常明显的不同:简单来说,双基地雷达就是将发射和接收器分别布置在两颗卫星上,其中一颗卫星发射雷达脉冲,另外一颗卫星专职于捕获目标回波。两颗卫星之间存在一定的方位差,通常为30~130度,这样做可以将目标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最大化。

目前常说的隐身战斗机比如F-22战机,号称只有0.001㎡的雷达反射波截面积(RCS),但这指的其正面的RCS。实际战机的隐身情况动态变化,尤其从太空的高度向下俯视,隐身战斗机在高性能雷达前面的RCS可能超过10㎡,比卡车还大,毫无隐身可言。所以不管是第4代还是第5代,都经不住这个视角下的卫星雷达探测。



▲《南华早报》报道

隐身战机的俯视RCS大的惊人,这在军事界并不是一个秘密。过去之所以没有国家将探测隐身战斗机的雷达放置在卫星上,一方面是受制于卫星发射成本,另一方面是技术上无法剔除背景杂波。第一点不用多说了。在马斯克没有将火箭发射的成本通过商业化运作模式降低下来之前,世界并不存在廉价的卫星发射。火箭发射只能以国家力量为后盾组织,每次的单价动辄就要数亿美元,大大限制了成规模卫星发射的可能。

就第二点来说,早期雷达技术并不成熟。预警机极限飞行高度下,探测雷达都没有办法完全屏蔽掉海面和地形产生的回波。如果从卫星的视角向下看,10㎡的雷达反射截面即便很大,但背景噪音同样很大,更会被淹没在众多的回波中无法辨别。如今,商业航天对中国来说实际已经成熟。中国有众多的民办航天公司,大幅压缩了航天发射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技术团队开发了全新的卫星雷达探测模拟模型,可以准确将海面地形的杂波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加以区分。





▲吉林1号成功探测到云层中的F-22

比如2024年就有报道显示,中国商业卫星星座“吉林1号”通过光学成像捕捉到了F-22在云层中的机动影像,充分说明了卫星探测隐身目标的可行性。只不过这种光学探测很大程度上受到天气因素影响,所以中国才要开发专用的隐身目标探测卫星,要把光学探测器优化为雷达探测,补上夜间、恶劣天气下的探测能力不足。

外媒分析,中国计划将这套针对隐身目标的卫星探测系统部署两种轨道上。第一种是在低地球轨道上,既高度大约为500~1000千米的近地轨道,另外一种是地球同步轨道。其中低地球轨道的卫星提供高频次移动中扫描,而地球同步轨道则确保在一个固定区域长期存在并进行监视。从技术上说,中国有大规模部署的潜力吗?答案是有。早在2023年,中国就曾发射过陆地探测双卫星系统,代号LT-1。LT-1卫星就是典型的双基架构。其中发射卫星上的雷达上用了一个超大功率的固态信号放大器,接收卫星上的雷达则配备了相控阵天线,集成了AI算法。事实证明,中国对于这套技术的掌握已经成熟,且LT-1具备相当不错的探测能力。



▲LT-1双基卫星

如今我们要做的,是将探测雷达的性能进一步提高,并在太空范围内大规模部署。大量侦察卫星组网,意味着即使部分受到了电子战的锁定和压制,也不会让整套系统受到影响。另外发射和接收系统的分离,使得整个探测系统的容错率大为提升。即使其中1~2台卫星无法使用,也不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能力。

如果用游戏的视角看,这套系统一旦成真,相当于给中国开了一个“全地图透视外挂”。在模拟中,即使是速度仅有50千米每小时的超低速巡航导弹目标,这套系统都能检测出。对于高速度突防的目标,也并不困难。



▲想象中的中国天基隐身目标探测卫星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将卫星反隐身监视系统融入到了战略规划中,这明显是在增强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系统成型后,整个亚太地区围绕中国周边的第5代战机和所有隐身目标都将“无处遁形”,甚至在美国本土活动的大量军事目标也将被看的清清楚楚。

在防御的情况下,卫星反隐身监视系统可以被用于维护我国的领土安全,用在对南海诸岛礁的长期监视之中。如果国家进入战争状态,那么它自然可以为东风21D、红旗19、东风系列远程洲际弹道导弹提供打击、拦截信息。近年来,中国正在大力投资太空领域。预计到明年,整个太空项目上的军事投资就将占到整个军费预算的15%以上,最终计划形成雷达、光学、红外一整套的卫星侦察系统,再补充以少量量子雷达卫星和类似吉林1号这样的民用卫星。加上中国已有的空中预警、地面预警体系,解放军将打造天、空、地三基探测闭环。美国媒体预计,未来将有1万名航天工程师投入到类似的项目中,相比之下,美国已经在类似系统方面的研发和部署上存在明显滞后。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