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已经很少干涉公司事务的任正非会震怒,将CEO张平安连降三级。与此同时,华为云还有多名业务高管被问责、降级。
看来他们都忘了任正非说过的,“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要知道,这套由任正非亲手创立的管理体系,内部考核严到高管“怀疑人生”。
作为华为早期就已创立的,专门查处贪腐的反贪部门——审计委员会。有着完整的反贪架构,在华为的几十年发展中,早已形成了多部门协同反贪的格局。这次张平安算是撞“枪口”上了。
华为云作为华为公司旗下,一直专注于为全球用户提供云计算、云数据等大数据服务。是华为云端服务品牌对外展示的“窗口”。

自华为2019年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之后,华为云就已经成为了华为未来的关键业务方向之一。是任正非一直寄予厚望的业务板块。
现如今却曝出“丑闻”,这让下了“血本”的华为情何以堪?说起来,可能这要是发生在一些其他公司,可能还能“得过且过”。但这是在华为,任正非创立的华为。
从华为正式成立内部反贪那天起,有关于商业造假、贪腐案件的处理。华为的经验,都是其他企业和组织的参考。

也就是说,在企业运营当中,华为就是“反贪”的标杆。华为反贪工作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民营企业中最严格的。
敢在华为造假、贪腐,那等待你的可能往往比“体制”内的处罚还要严格。
不知道有没有人还记得在今年3月份,华为72名正式员工及19名非雇员因招聘舞弊、出卖信息资产被公司严肃查处的事。

华为不惜上热搜也要高调反腐,这已经说明科技大厂的腐败,已经涉及到了“国运”级别的重要程度。当时任正非就和众多媒体表示过:“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就是我们自己。”
这才刚过半年,作为华为最重要业务之一的华为云又传出造假,这怎能让任正非安心“退休”。
为了对标“阿里云”,华为在华为云上的投入可谓是天文数字。但即便如此,市场占有率上,华为云仍然是以18%的份额落后于阿里云的33%。

如此大的差距,自然也就让华为云的高管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沉重的业绩指标,自然也就成了高管团队和销售团队难以逾越的“鸿沟”。
众所周知,在华为自成立以来就有着“狼性文化”和“末位淘汰”机制。这种机制下,虽然末位淘汰5%经常会被骂“冷血”,但不可否认,这却让95%人过得更好。
同时也正是基于这种机制,华为13级到22级的内部职级体系。也成了华为员工毕生努力的方向。与此同时,只要达到23级,就可以成为华为高管,更是让所有华为员工为之奋斗。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10级机构中,还分a、b、c三个小等级。也就是说,此次降级的张平安可能会从23级a降为22级a。直接排除在高管等级之外。
资料显示,张平安出生于1972年,浙江大学高材生。1996年加入华为后,历任过华为企业业务集团首席运营官、华为电信软件业务部总裁、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等多项职务。
在销售业务方面,张平安也算是为华为立下过“汗马功劳”。2021年5月接替余承东担任华为云CEO后,于2023年又顺利当选新一届董事会成员。

从他能成功接替余承东并顺利进入董事会,我们就能看出张平安的能力。要知道,20万华为员工,能进董事会的只有17人。
可即便如此,在巨大的KPI压力面前,他带领的高管团队和销售团队在冲业绩的过程中。还是犯下了“致命”的错误。
在华为,你业绩差可能也就是被批评甚至被淘汰。但你造假、贪腐,这问题就大了。更何况,张平安还是17人董事会的成员之一。

估计任正非震怒,业绩造假只是一方面,核心高管出问题才是最让他忧心的。
值得一提的是,刚刚被任正非亲自签署任命的余承东。在华为最新董事排名上,还要落后于张平安。张平安在董事会排名第六位,还排在第七位的余承东之前。
至于一向低调的任正非老爷子,只排第十一位。排名还不如他女儿孟晚舟高呢。但这并不重要,毕竟作为创始人的任正非,手里握着一票否决权。

所以此次张平安等人造假,才会被股权并不占优的任正非直接连降三级。但需要强调的是,此次张平安造假,并非他个人操作,而是整个团队在KPI高压下出现了管理失控。
他之所以被严肃处理,是因为他作为团队管理者,理当承担主要责任。不然的话,估计就不是连降三级那么简单的事了。
据悉,此次的造假主要体现在虚增收入。也就是说,为了让报表好看,华为云的管理团队和销售团队将很多并未落地的业绩计入了财报。

从而出现了财报上收入数字增长明显,但实际现金流却与之并不匹配的情况。
可能在其他公司这种情况还能后期调整、纠错。但在华为的内部审核机制下,这些“小聪明”都会无所遁形。不得不承认,华为的内控能力确实有点”东西“。
在华为严格的内部审计和自我批判机制下。早已培养了员工的廉洁自律意识,形成了华为员工互相监督,人人反贪的氛围。

所以说,想在这种环境中犯错还不被发现,想想都不可能。并且前面我们说过,在华为“狼性竞争”的文化氛围中,你犯错就意味着你要“下台”。不知多少人在后面觊觎着你的位置呢。
华为此次“反腐力度”一如既往,但核心高管被纷纷降级。对华为云本身来说,也迎来了 挑战。
前面我们说过,华为云创立之初是为了对标阿里云。但时至今日,同行业中还有字节的火山引擎和百度智能云也是“虎视眈眈”。都等着瓜分云计算这块“肥肉”呢。

接下来,华为能否找到合适替代张平安等高管的人,将可能会决定华为云的走向。
虽说华为云在技术上确实领先,但技术优势是否能撑起云计算市场的目标定位,这都还需要时间和未来市场的验证。
接下来,就看华为云新的负责人,是否能担负起业绩和市场环境带来得双重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