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开始大家并没有把这份清单当回事,毕竟琳琅满目的装备列表,就意味着巨额军事开支,传统印象里经济不佳的孟加拉国似乎难以承担。但仅仅几天之后,先是以22亿美元采购20架歼-10CE的消息,得到证实。紧接着“Defence Security Asia”网站也刊文称,孟加拉国采购土耳其T-129的谈判正式启动,目前土耳其国防工业高级代表团已经抵达孟加拉国,并递交了价值6亿美元的一揽子防务计划,其中就包括6架T-129,以及制导炸弹、无人机、雷达等军事装备。

这么一来,清单中的四个项目就有一半成真,剩余两个的真实性顿时大涨。16架“枭龙”Block3并不算少,在今年5月10日的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空军也就出动了一个中队(18架)左右的“枭龙”,在歼-10CE掩护下发起突袭,就获得了印度前沿近10个基地中弹爆炸,S-400防空阵地也被瘫痪的战果。这两款在印巴冲突中,作为主力出战且表现卓越的战斗机一旦交付,印度东部战线的压力要高到天际。此外,清单中对歼-10CE和T-129状态的精准描述,也让“枭龙”Block3的“已紧急采购”标签意义巨大。毕竟意向是意向,和正式下单有天壤之别。

而在总计36架中系战斗机基本落地的情况下,还准备入手10架“台风”,就是很费解的操作了。这款欧洲战斗机近几年发展迟缓,因多次错失订单而岌岌可危。目前英国已经准备彻底放弃“台风”,德国则鉴于缺乏出口订单,刚刚硬着头皮采购20架以维持产能。这几个欧洲国家的悲观态度,根本看不到有望拿到孟加拉国订单的喜悦。更何况“台风”的售价非常昂贵,单价2亿美元起步,在已经选择歼-10CE的情况下,另外增加一套保障体系的成本也不低。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这属于孟加拉国的政治手段。因为其前政府确实有采购“台风”的想法,并因此获得了欧洲的优惠商业待遇。如果干脆明了地放弃“台风”,不仅特殊待遇可能消失,甚至还要面临欧洲的追责。反之,一直保持接触(孟加拉国空军高级代表团在今年初曾造访欧洲),时不时进行谈判,则能维持现有状态,争取解决问题的时间。至于说6架T-129,感觉难度也不小。这笔军购孟加拉国和土耳其都有意促成,但最关键的却是美国态度。

T-129是一款非常特殊的装备,其技术源自意大利,却搭载了一台英美联合发展的涡轴发动机。在土耳其遭美国制裁后,发动机供应随即中断。不过美国允许在特殊情况下,提供发动机以满足专用买家需求,比如说菲律宾就通过这种方式,成功购得6架T-129。而巴基斯坦一直拿不到许可,就只能转购直-10ME。因此,孟加拉国想买T-129,必须获得美国审批以提供动力。而以现在特朗普的态度,短期间很难松口。不过,在T-129之外,土耳其推荐的其他武器,孟加拉国接受的可能性很大,这两个国家的军事合作相当紧密,后者装备了包括火炮、无人机、机载弹药和电子设备等,大量土耳其武器。

既然GDP达1.4亿美元的印尼,都能大手笔花81亿美元采购42架“阵风”,孟加拉国以自己4500亿美元的GDP,自然也买得起歼-10CE和“枭龙”Block3。最关键的是,孟加拉国在完成内部调整后,如何维持近400亿美元的基础工业品出口,甚至是进一步发展,是需要在政治上表态的。而大额军售向来被认为是,最典型的表态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