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和伟代表《沉默的荣耀》团队向吴石烈士敬献鲜花(组图)

据“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17日上午,国家安全部宣传教育局组织国家安全机关干警代表,与《沉默的荣耀》监制、剧中吴石的饰演者于和伟,导演杨亚洲等主创团队和出品方负责人一同来到位于北京市福田公墓的吴石烈士与夫人王碧奎墓前开展缅怀纪念活动。



于和伟代表主创团队向吴石烈士敬献鲜花,并表示,“能够在《沉默的荣耀》中饰演吴石将军非常荣幸。今天,来到吴石将军的墓前,就是要对以他为代表的隐蔽战线先烈们说,‘你们的名字有人知晓,你们的功绩与世长存。’”

主创团队表示,能够在国家安全部指导下创作这部剧,感受到了充分的信任,更肩负起了沉甸甸的责任。希望这部剧能够让观众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感受到两岸同胞同根同源、骨肉相连。

《沉默的荣耀》里没说尽的革命故事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正在热播。这部首次将目光投向新中国成立前后台湾隐蔽战线的作品,以真实历史事件为基石,让那些曾隐于暗处的英雄们,带着信仰的光芒走到台前。其中,朱枫烈士的事迹引得无数观众热泪盈眶。

近日,朱枫烈士的孙女朱容瑢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专访,为我们讲述朱枫烈士的更多英勇事迹。



1949年朱枫从香港寄给丈夫的照片

朱枫与第二任丈夫朱晓光育有儿子朱明。朱容瑢是朱明的女儿,出生在北京,自幼跟随爷爷生活,常听爷爷讲述奶奶的革命故事。

数十年来,朱家三代人始终致力于朱枫事迹的材料搜集与整理工作,他们保存整理了大量有关朱枫的文字、图片与实物资料。



朱枫在香港工作时使用的眼镜

大富之家捐出全部家当支援抗战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朱枫便已投身革命洪流。

朱容瑢回忆,奶奶朱枫出生于浙江镇海的一个大富之家,父亲是当地一个渔业行业协会的会长,富甲一方。为了支援抗战,朱枫一捐再捐,倾其所有。她还开办“镇海技艺传习所”,接纳从上海南京逃回来的青年难民,教他们谋生的本领,并组织他们一起宣传抗日;编排《放下你的鞭子》《保卫卢沟桥》等剧目,组织抗日小分队,走遍镇海城乡,救助伤员、宣传抗日。



朱枫烈士纪念楼

1940年,当朱枫得知桂林新知书店总店缺乏经费,没有资金印刷抗日刊物时,立刻将存在上海保险柜的3克拉钻戒取出,换得3200元储备币。

这3克拉钻戒,是朱枫外婆的遗物,家里人代代相传。“当年爷爷奶奶不止一次憧憬,胜利之后,儿子长大了,在幸福的婚礼上,将这枚钻戒交给儿子,戴在儿媳妇的手上……就是这样一个传家宝,当革命需要时,奶奶也是毫不犹豫地拿出来了。”朱容瑢动情地说。



朱枫在香港工作时使用的名片

曾协助丈夫成功越狱

在朱容瑢眼中,奶奶朱枫不仅有着舍生取义的勇毅,更兼具随机应变的机智。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皖南事变。爷爷朱晓光和很多战友被捕,关押于上饶集中营。奶奶朱枫立刻向组织请示,到集中营探望并了解情况,想要展开营救。面对特务的严密监视,朱枫自称“周爱梅”,谎称是受朱晓光重庆亲友所托,借送1000元钱和毛背心之名与朱晓光接头。朱晓光心领神会,仅收下50元并转交特务中队长保管,打消了敌人疑虑。敌人见朱晓光家里如此有钱,便想从他身上大捞油水,朱枫顺势拜托敌人照料朱晓光,还答应朱晓光,下次带来奎宁、“606”(通用名胂凡钠明)等急需药品。

一个月后,朱枫如约重返,带来大量稀缺药品。朱晓光将药品转交给贪心的特务医官保管,利用医官与中队长的矛盾为越狱铺路。

次日,特务想让朱枫劝说朱晓光,为他们创造了单独交谈的机会。两人表面聊家常,实则快速传递集中营内情报,朱晓光叮嘱朱枫切勿再冒险前来。朱枫对特务说,朱晓光并非共产党员,只是同情革命的青年,所以不能写悔过书。

1942年春,朱晓光被列入重罚或杀害名单,地下党组织及时通报。4月27日傍晚,朱晓光带着一名小战士成功越狱,昼伏夜行十几天回到家乡云和,躲进大山养伤。

彼时日寇猖獗、交通断绝,朱枫不顾安危,步行穿越险境赶到山里照料朱晓光。同年11月,她又护送朱晓光绕道前往重庆红岩,向周总理汇报了上饶集中营的情况。两人凭借革命默契、胆大心细,在生死考验中完成了使命与团聚。



朱晓光所写的《周爱梅三进集中营探监记》

“爷爷越狱后与奶奶相见,奶奶才告诉他:我可没有1000元,你当时真要,就露馅了。但我知道你是不会要的。”朱容瑢说,正是这样一句话,道尽了爷爷奶奶在革命岁月里的生死默契。朱晓光后来写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周爱梅三进集中营探监记》,叙述当年这件事。文章中说:她的胆大心细、她的机智勇敢、她的沉着坚定,以及她那居高临下折服敌人的高贵气质,我至今记忆犹新。

赴命于团聚前,牺牲在黎明时

众人皆知,朱枫牺牲在黎明之时。那时候,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开国大典即将举行,全家人都渴盼着早日团聚。

朱容瑢展示了朱枫留下的一些信件。1949年9月24日,身在香港的朱枫给朱晓光写信说:“阿菊夫妇很想我去,入口证也寄来了……”阿菊是朱枫前夫的女儿,朱枫曾养育她多年,母女俩感情甚好。阿菊在台湾生了孩子,邀请朱枫过去小住。其实,朱枫并不想去台湾,她已托人把儿子朱明送回北京,让儿子能来得及赶上开国大典,之后再送到上海的丈夫身边,而她自己完成了在香港的任务后也要去上海,全家就等着在那里团聚了。



朱枫所写的家书

在写这封信的时候,朱枫自己也不知道,正是阿菊寄来的这张入口证,让她有了一个合理的理由去往台湾,担任吴石的交通员。

朱枫在接到去台湾执行秘密任务后,在给朱晓光的信中说:“不过时间也不会太长,将来的会晤是比较更愉快的!为什么更愉快呢?我们为了更大的家,暂时放弃了小家团圆,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等到再见面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更愉快呢!让彼此期待着更大的欢愉的会面吧!”



赴台湾前,朱枫与儿子朱明(左一)、侄子朱晖在香港的合影

令人痛惜的是,朱枫没有等来小家的团圆,牺牲在黎明之时。

“在家与国之间,在一家四口的温暖与四万万同胞的命运之间,奶奶毅然选择了后者。她别夫离子,孤身走向危机四伏的暗夜深海,以柔弱之躯,行壮烈之事,向死而生、向危而行。这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坚定的信仰熔铸成的坚毅;不是不念亲情,而是将小家之爱,融进了对同胞亲人的最真实的爱。”朱容瑢说。



朱枫被捕后吞下的金饰

等了60年的“重逢”

朱枫牺牲后,她的事迹一度被尘封。由于当时两岸关系紧张,加上隐蔽战线工作的特殊性,她的家人甚至无法公开悼念她。朱明当时年仅11岁,只能在心中默默思念母亲。直到多年后,随着台海形势的逐渐缓和,以及相关档案的解密,朱枫的事迹才慢慢被世人知晓。爷爷朱晓光用了16个字为奶奶朱枫的一生做了总结——为了革命,勇于献身,重大抉择,义无反顾。



朱枫赠送给友人的镜套,由她亲手绣制

2010年,经过冯亦同、徐宗懋等民间人士的协助,朱枫烈士的骨灰终于从台湾回到大陆,次年7月安葬在她的家乡浙江宁波。

朱容瑢记得很清楚:墓地的台阶好长好长,她的姑姑朱晓枫捧着朱枫遗像在前,父亲朱明捧着骨灰盒在后,她和弟弟搀扶着父亲,200多级台阶,每走几步,朱明都轻声呼唤:“妈,慢点儿,咱们到家了。”“我能感受到他脚步里的沉重与激动——那是父亲从11岁起就盼着的‘与母亲重逢’。这场重逢,他等了60年。”当骨灰盒要放入墓穴时,朱明怎么也舍不得松开手,仿佛多握一秒,就能多感受一分母亲的温度。



1951年颁发的烈士证

让观众看到了革命先烈的初心

如今,《沉默的荣耀》持续热播,剧中主人公的忠于信仰勇于牺牲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无数观众。对此,朱容瑢也是满心感激,“拍得特别好,太用心了。”朱容瑢说,这部剧历时7年,从筹备到拍摄始终怀揣敬畏,为还原历史细节反复考证,还主动与他们这些烈士家属沟通,在尊重史料的基础上打磨剧本,让隐蔽战线烈士的故事得以真实呈现。



朱容瑢姐弟与江西出版传媒集团和慈文传媒的领导们一起参加缅怀烈士活动(中为朱容瑢)

“很感谢江西出版传媒集团、慈文传媒所做的努力。这部剧没有用流量明星,而是选择了实力派艺术家,他们用真心演绎,让观众看到了革命先烈的初心。正是这份纯粹的初心,让剧集最终收获两岸观众的认可,连台湾人民都纷纷点赞。”这也让朱容瑢更加坚信,奶奶的精神能够成为连接两岸同胞的情感纽带,为祖国统一大业凝聚力量。
Advertisements
评论人:熊猫出塞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任何时代都有人为信仰而生,这些人在乱世可以是民族脊梁,在盛世可以是吹哨者。
致敬。
2025年10月17日8:40
评论人:爷来也 [♂☆★★倚剑走天涯★★☆♂]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吴石烈士当年要是留在大陆没有去台湾,也逃不过文革浩劫。
2025年10月17日9:27
评论人:zjfeng78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楼:几十年前国共都有这样的英雄,现在国内舆论没必要因为民进党小部分人而对台湾人民冷嘲热讽,恶语相向,留园的风气有时很不好。个人感觉不同意统一的台湾人基本都移民了,剩下台南那一批所谓的绿营都是墙头草,多给点钱或福利,绝对会第一个出来推翻民进党
2025年10月17日8:55
评论人:秒秒姐姐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敬仰!她出生为浙江商人竟然有如此慷慨的捐赠行为。这是我第一次注意到江浙一带的人有这样的胸怀。我对江浙一带的人的印象大大改观了。
2025年10月17日9:54
评论人:熊猫出塞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3楼:老百姓都是日子好多就好。
我虽然赞同统一,但是也希望是和平的。
台湾同胞不能也不要当大国博弈的牌,更别说当枪子。枪子出了枪膛就只能丢地上。
最好的结果是中国和平崛起, 两岸一家亲,通过经济文化交流 慢慢融合。
看看现在的澳门多好。台湾有很多资产,可以要一个比澳门好更多的deal。
2025年10月17日9:13
评论人:dqn2006 [品衔R2☆]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4楼:哈哈,现在隐秘的战线都在民进党那里。
2025年10月17日9:06
评论人:铗归来 [♂★★声望品衔10★★♂]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字写得很好
2025年10月17日9:36
评论人:Omeagego2003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0楼:很多拿文革说事的应该是道听途说没有真正经历过文革。被别有用心的忽悠了。受文革冲击的基本都是党员干部。
2025年10月17日10:08
评论人:evision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文革中资本家,国民党,凡是有点钱都被批斗,财产充公。共产党反思过吗?
2025年10月17日10:36
评论人:congconggk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吴石据说是1947年加入共产党,1950年亡故,1973年追认烈士。有谁知道为什么追认烈士用了那么长时间吗?和他同时亡故的有几个人当时就认定为烈士了。
2025年10月17日11:00
评论人:大春哥 [☆★声望品衔7★☆]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潘漢年的名字居然沒有被打X或挖掉。哎,國共兩黨的內鬥歷史,一眶眼淚
2025年10月17日11:26
评论人:猪三公子 [品衔R2☆]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这也算英雄?一个特务,早就绝情断义,不算人了。我生平最大的大义就是没有那些诓骗别人的大义。
2025年10月17日11:33
评论人:大地阳光 [☆★声望品衔8★☆]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5楼:对于隐蔽战线烈士的追认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很多烈士的相关文件缺失,甚至上线牺牲了,需要多方面确认。
2025年10月17日12:03
评论人:jellyfishoil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最讽刺的是,吴石的太太申请的赔偿,在民进党时期才实现。那些早年反对国民党的左派进步青年,后来多数成了铁杆民进党支持者,是今天中共眼里死不悔改的台独分子

2025年10月17日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