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4建造卫星图
根据10月份最新的卫星图像显示,中国的004航空母舰目前正在稳步的建造中。004航母早在2024年底就被卫星拍摄到正在大连船厂内铺设龙骨并进行部分模块化的组装,外界预计到2027年左右即可以完成下水。目前外国卫星并未发现005航空母舰的建造工作,有说法认为它很可能是在004下水测试之后再开工建造,也有说法认为将在江南造船厂建造,也就是和在大连造船厂中的004同期施工。目前这两种说法都有合理之处,还不能断定哪一种更为准确,但有一项内容几乎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这两艘航空母舰都将大概率采用核动力设计。

▲004建造卫星图
2024年12月,Planet Labs和Maxar的卫星图像拍到过004航空母舰,外国专家断定这艘航母的吨位大约在11~12万吨之间。巨大的船体模块和动力舱室设计,显示其与常规动力的航空母舰存在明显区别,符合核动力舰船需要容纳较大反应堆和屏蔽结构的设计特点。到了今年4月,Maxar卫星图像显示大连造船厂内新增了用于核设施的专用码头,这些防护设施和美国诺福克基地的核动力舰船维护区域内的设施极为相似,基本证实了004就是一艘核动力航母。另外2025年6月~7月,外国卫星图像也发现上海的江南造船厂内正在扩建干船坞,尺寸推测可以容纳一艘12万吨左右的巨轮。和大连造船厂一样,这里也配备了部分具备核防护设施比如辐射屏蔽墙。因此推测005航空母舰采用核动力的可能性也非常高。

▲“龙威项目”
再结合一些公开的报道,比如2024年就有相关论文提及,中国大型水面舰艇核动力系统进入工程化阶段。论文提及中国四川乐山建设的陆基原型堆“龙威项目”,就是专门为下一代航空母舰打造的实验性装置。它的压水堆功率达到了500MW,已经可以满足大型核动力舰船的动力使用需求。又比如《解放军报》提到,未来解放军海军的建设重点将是支撑起在西太平洋至印度洋的全球部署需求,且在2035年左右要达到装备6~9艘航空母舰的目标。以此来推测,增强远洋作战能力就必须要有核动力航母作为支撑,因此004和005是核动力的可能性非常高。

▲福建舰
从技术上来说,004和005都将实现对美国福特级的超越。不仅是因为它将应用成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团队开发的舰载核动力综合电力系统,更是因为它们会在核动力装置上采用第四代技术,区别于美国福特级使用的第三代。早在2023年,江南造船厂就曾公布过一个名为KUN-24AP的核动力集装箱船,它采用了第四代核动力技术熔盐堆,显示出中国已经掌握了第四代核反应堆技术,只不过需要将其功率放大。
所谓第四代核反应堆,是国际核能论坛在2001年定义的一项先进核技术。相比于上一代来说,它在燃料效率,废料以及安全性能上都和第三代存在代差领先。不过第四代核反应堆根据技术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美国推荐的是钠冷快堆,中国则是熔盐堆和甚高温气堆。美国尚未将第四代核动力技术用于舰艇之上,美国福特级使用的还是第三代,或者说3++。福特号每25年就要更换一次燃料,输出功率700MW,实际核燃料使用效率为33%左右。如果中国使用了第四代的钍燃料的熔盐堆,那么理论上004和005即使60年也都无需更换燃料,热效率能达到45%,输出功率600MW。

▲KUN-24AP核动力船
有人奇怪了,理论上来说,中国核动力航母的输出功率似乎要比福特级更低一些,为什么004、005的可能吨位还要超过福特?这是因为中国的核动力航母使用了电推进,也就是虽然核动力装置的输出功率略小,但它极高的热效率,能让系统产生更多的电能,会超过福特号的总发电量。
更厉害的是,在产生更多电能的同时,第四代核反应堆的总体设施占据的船内空间更小,意味着004和005航母能够腾出更多的空间用于装载武器弹药和舰载机。外媒推测,004和005的最终目标是搭载90~100架作战飞机,包括歼-35舰载机,空警-600预警机和大量的五代机无人僚机。

▲福特号
目前福特级的设计定位仅为搭载75架加载机,相当于比中国航母少了一个中队。加上004和005将使用中国已经应用的,在技术上更为可靠的中压直流电磁弹射器,故障率更低、耗能更少、弹射效率更高,而福特号本身和其后续舰艇因为电磁弹射的不过关,战力严重受损,甚至后期可能退回到蒸汽弹射。若这一切成真,基本意味着单艘中国004、005核动力航母的战斗力会达到美国同类型航母的1.2甚至1.5倍。到2035年左右,中国就将拥有3艘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可能性很高。那时解放军海军完全有能力覆盖关岛到夏威夷一线,即突破第二、三岛链的限制。中国将借此完成区域海军向全球海军的战略转型,美国则不得不分散更多的海上资源与中国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