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亲赴法探亲 却命丧巴黎:急救等待4小时(组图)

在法国,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紧急医疗援助服务时,拨打的电话号码是15(SAMU)。

通常来说,这个系统流程很清晰,由接线员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必要时派出医生(SMUR)上门,严重病例会被送往有专科能力的医院救治。

在纸面上,这是一套被认为高效而成熟的体系。

但现实中嘛,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关于因为急救延误而造成病人死亡的案例,我们也讲过很多很多:

拨急救电话却被接线员被嘲笑,法国女孩在绝望中死去……

法国小哥送急诊10小时没人管,最后痛死在了走廊上,这……

而这一次故事的主角,是一位中国父亲。

今年4月23日,是个普通的周三。位于大巴黎瓦兹河谷省萨努瓦市(Sannois)的一个普通华人家庭,迎来了命运彻底改变的一天。

那天的天气有点冷,像极了巴黎人嘴里的“春天的尾巴”。Elsa(化名)注意到自己的父亲还没起床,这很不寻常。

父亲Yue TAN今年66岁,从中国来到法国看望女儿,准备在女儿家小住一段时间。平时八点多就醒的人,那天直到十点还没动静。她心里“咯噔”一下,让自己儿子去看看。

小男孩跑回来一句:“爷爷躺在地上,好像不太对劲。”

她冲进房间发现,父亲摔在床边,眼神是清醒的,但嘴巴动不了,声音发不出来,连话都说不出。

他努力地举起手,指了指自己,想表达什么,但太吃力了。

Elsa知道,这不是普通的摔倒。父亲有心脏病史,之前两次装过支架,她必须立刻寻求帮助。

Elsa先是打了18,这是消防员的电话,这个操作很正常,毕竟在法国,消防员可以处理一切。

消防员得知情况后,表示将立即派车,并建议她同时拨打15,联系法国医疗急救服务(SAMU),协调后续医疗。

然而,拨给15的这通电话成了这场悲剧的转折点。

电话接通后,是一位女接线员。Elsa描述了父亲情况:“他倒在地上,说不了话,无法动弹。”

但接线员语气很不耐烦,态度让人难以置信:“他不能说话?你问问他叫什么名字!”

Elsa试图解释:“他现在倒在地上,一动不动,无法回答……”

接线员却打断她,并提高了声音:“现在就问,女士。”

这质问就好像在责怪Elsa撒谎一样来得莫名其妙。几番交锋之后,接线员终于明白了患者无法说话这件事。紧接着,新一波的质疑又来了。



接线员问患者能不能动,Elsa只能重复说他不能动。

此时,接线员再次怒了:“你刚刚不是说他动了,是因为他想让你看到他哪里疼吗?那他到底是能动还是不能动?说清楚!”

接下来,接线员开始发出指令,要患者指出哪里疼,要他捏捏女儿的手……全然不顾Elsa描述的“无法移动”。

一直被质疑的Elsa当下也有些恼火起来,或者说是紧张、焦急、愤怒齐齐交织,她问:“你可以派人来嘛?”

然后——电话断了。不是正常结束,而是被对方挂断了。

根据SAMU事后的说法,这是一场“通信中断”,没有证据表明接线员是故意挂断的,不仅如此,他们还表示“相关的上级已经听取了她的意见,并提醒她要保持良好的沟通习惯。”

37秒后,Elsa再次拨通了15,这次接线的是一位语气平和的男接线员。他简要询问后确认消防人员已经到场。那时候是10点24分。

消防员来了以后,开始处理初步情况,但没有医生。12分钟后,他们尝试联系法国急救医生团队(SMUR),这是一支由医生、护士和急救员组成的专业小组,负责处理危重病患。此时,距离Elsa父亲被发现倒地已经过去将近半个小时。

但真正的等待,才刚刚开始。

直到11点27分,SMUR医生才完成现场评估。此时距离最初报警,已经过去了超过一个小时。医生给出的初步诊断,提示可能是脑中风。

接下来,他们把Elsa的父亲抬上了急救车,可车子始终没动。因为,他们还在费尽心思寻找能接收医院。

在法国,医疗系统是分散的。即便病人情况紧急,也必须先找到“有床位,有医生,有设备”的医院。

最终,Elsa的父亲被送往了Argenteuil医院,这并是他们不是专门治疗脑中风的医院,但这里有空床位,就只能先送去这里。

在那里,Elsa的父亲进行了脑部扫描,结果显示:大面积左脑中风,颈动脉有血栓堵塞。必须动手术,但Argenteuil医院并不具备条件,只能继续等待转院。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病情在不断恶化。14点05分,Elsa的父亲被转送至巴黎Rothschild基金会医院——这才是治疗脑中风的专业机构。但此时,距离最初报警,已经过去了将近4个小时。

四个小时,在脑中风的治疗中,是一个无法忽视的数字。医学界普遍认知:中风发生后三小时内启动治疗,恢复的可能性最高,每拖延一分钟,都会导致脑细胞大量死亡。

在Rothschild基金会医院,Elsa的父亲接受了紧急手术。

傍晚18点,Elsa终于见到了从手术室推出的父亲——他仍旧无法说话,半边身体瘫痪,眼神里透着试图沟通的渴望,但语言系统已经崩溃。

这是Elsa最后一次看见他清醒的模样。两天后,父亲因脑损伤过重离世。这段经历如梦魇一般盘踞在Elsa心中。回顾整个过程,从报警到最终手术,用时4小时12分钟。期间多次等待、信息传递迟缓、医疗分工混乱,让人无法释怀。

她后来多次向SAMU提出质疑:为何一开始没有直接派医生?为何不一开始就送往专业医院?为何沟通中缺乏人性和判断?

SAMU回应称:“所有医疗流程都遵循现有规定,未发现操作失误。当消防人员已在场时,医疗调度员通常会等待初步评估再决定是否派出医疗队。”

而对于被挂断电话的处理,SAMU表示已对接线员进行了“沟通规范的提醒教育”,但并未承认存在责任。

她听完只有一句话:“所以,四个小时,处理一个中风,是正常的?”

Elsa没有怪医生,也没有怪消防员,她甚至能理解系统下每个人的限制。但她想问的是:这个系统里,是否已经形成了一种默认的“程序优先于生命”的逻辑?

对很多在法华人家庭来说,可能语言是障碍,文化是距离,而最致命的是:当他们需要紧急帮助时,是否真的能够被这个系统平等对待?

Elsa说:“我爸不会再回来,但我讲出来,是希望别人不会走我爸走过的路。”

也许,这个故事不会引发波澜,也许,它只是无数个医疗故事中的一个。但希望下一个遭遇危机的家庭,可以在更少的等待中,多一点希望。
Advertisements
评论人:bruceleejkd81 [☆布依☆]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其实这是西方发达国家医疗系统的通病了,不信可以查查各国本土新闻和论坛,急救中心ramping,救援不及时,甚至最近澳洲的optus造成000一整天打不通导致4人失救致死。国内很多医闹主要原因是没见识过国外公立医疗系统而已。就算私立也好不到哪里去,周末食物中毒还不接收我,另一家说就算有私立保险也得先交$300,因为是周末6am之前,假如医生我回家喝水也不能把诊金claim回来。。。
2025年10月16日7:57
评论人:重大进展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感觉只要是号称免费医疗的国家,都有这些毛病
2025年10月16日8:27
评论人:cromwellgm [☆★★声望品衔11★★☆]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难道自己家庭没有责任吗?
)脑中风:如此厉害程度,必然有好几年的明显先兆。家里人不可以让他到法国长途旅行。就以照片来看,不应该减肥吗?
)脑中风:必须有药物放在身边,以防不测。
)脑中风:“从报警到最终手术,用时4小时12分钟。"相信在绝大多数国家:已经是十分快了!在加拿大,你试试用多少小时?
2025年10月16日8:27
评论人:和天下 [★看傻★]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很法国!
2025年10月16日7:53
评论人:樱桃儿熟了 [★★品銜R19★★]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可是还是有很多(思想上的)土鳖,对西方顶礼膜拜。
2025年10月16日8:52
评论人:lids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都没有钞能力还想得到什么治疗
2025年10月16日9:41
评论人:greentee [☆★声望品衔8★☆]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1楼:天下没有什么免费。欧陆免费那是建立在高达50%的税收总和上的
2025年10月16日9:35
评论人:阴离子 [♀★聲朢品銜R9★♀]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4个小时就能送医院已经很快了,在中国你试试打电话会不会4小时送医院。为什么不自己开车去医院急诊?中国人在国内都靠自己去医院!
2025年10月16日12:55
评论人:qeeee [★★声望品衔9★★]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还以为在说加拿大,一看不对啊,4个小时已经很快了,加拿大可做不到,虽然结局都一样但起码不是等死的,在加拿大每年等死数万人,西方国家的医疗系统烂的草菅人命了
2025年10月16日11:38
评论人:无畏 [♀★★新加坡芽笼★★♀]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2025年10月16日10:38
评论人:北京雨 [☆★★声望品衔11★★☆]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全民免费医疗,还能过分要求什么?
2025年10月16日9:17
评论人:爷来也 [♂☆★★倚剑走天涯★★☆♂]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德国直接派救护车。
2025年10月16日8:51
评论人:腾蛇棒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法国是只要不出事 一切都好美好浪漫 一出问题就全崩溃
2025年10月16日16:18
评论人:cotoncai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大面积左脑中风,颈动脉有血栓,这本来也就是该走了。
2025年10月16日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