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性打击?美国切断马六甲海峽对中国影响有多大(图)

前言:美国《大西洋月刊》曾发过一篇《我们将如何与中国战斗》的文章,内容是美国应该阻止或至少延迟中国发展,如果美国不能阻止中国的上升,冲突很有可能爆发,美国要做好战争准备,美军也恰时提“空海一体战”概念,但该概念提出,中国经贸都要取道马六甲海峽,如果美国切断马六甲海峽,就会对中国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最近一段时间,中美贸易战升级,美国几乎无牌可打,狗急跳墙之下有可能对中国实施禁运,新加坡会跟随美国吗?



一:美国心心念念的马六甲海峽

中国的海区是半封闭海域,出入第一岛链只有五个方向,一是经对马海峡、津轻和宗古海峡北上,二是经宫古海峡向东进入太平洋,三是经“三巴”海峡向东进入太平洋,四是从南海经菲律宾民都洛海峡、巴拉巴克海峡进入太平洋,五是穿过望加锡海峡、龙目海峡、巽他海峡进入印度洋,六是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铁、铜等矿石主要来自大洋洲和南美洲,粮食主要来自美洲,天然气、石油主要来自中东,经东南亚至海湾的能源航线,经东南亚、地中海至西北欧贸易航线,关系到中国18.5%的外贸额或11.2%的GDP,这条航线的瓶颈就是马六甲海峡。

新加坡地处马来半岛的南端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门答腊岛之间,扼守着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一头连接南海,一头连接安达曼海,全长1000多千米,最窄处40千米,水深25~113米,可通行15万吨级的船舶,自古以来是亚、非、欧三大洲的交通枢纽,是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的海上运输通道,中国外贸对商船的依靠程度达70%,70%以上的石油进口要经过海洋运输,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峽的商船60%是中国的,最大量是油轮,来自中东和西非的石油都要通过马六甲海峡才能运抵中国,如果美国控制了马六甲海峡,阻断了中国的海上交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是灾难性的。

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马六甲海峡是美国必须控制的世界16大咽喉水道之一,如果美国获得了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那中国一半的商业船队都将寻求另外一条航线,即使美国不主动阻止中国商业船队通过其他航线,航运时间延长,对船舶数量的要求也会增大,延迟和通过的代价提高就已经会给中国带来重大的影响,对美国来说,控制马六甲海峡的海上主动权,不仅有利于美国不受任何阻截的通过南中国海,如果中国控制马六甲海峡,美军一个海军战斗群从巴林开赴日本的横须贺港就被迫要绕着澳大利亚航行,多花15天时间,日本和韩国也严重依赖马六甲海峡,如果美国无法保护日本和韩国的利益,就会削弱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控制。

所以美国一直就有向马六甲海峡沿岸国家驻军的想法,试图获得越南、柬埔寨等国的基地设施使用权,最心心念念的是位于越南东南海岸的金兰湾,这是世界最佳天然深海港之一,正好位于越南向南海方向突出处,港湾四周群山环绕,水域面积高100多平方千米,水最深处达32米,可停泊航空母舰,8千米处还有一个可容纳上百架B-52战略轰炸机的大型军用机场,是越战期间美国斥资3亿多美元打造的海空联合军事基地和后勤补给基地,北越军队占领金兰湾无偿租借给苏联,苏联解体后美国希望越南允许其使用金兰湾,现在每年均有2-3批次美国舰船访问金兰湾,但越南至今没有同意美国驻军。



二:驻军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在经济上有广泛的互补性,保持了互惠和相互促进的良好关系,也不允许美国在自己的领土上驻军,并明确表示反对美国驻军马六甲海峡,在东南亚各国中,只是新加坡与美国有近似军事同盟关系,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拥有世界一流的深水港,每年入港的船舶近4万艘次,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海运中心,但新加坡是个小国,又处于国际海运交通枢纽,对被日军攻陷和伊拉克吞并科威特的教训一直心有余悸,为保证安全,新加坡是东盟各国中军费比例最高的国家,提出了“毒虾”国防政策,但因国土面积小,要在新加坡境内建立足够规模的军队不现实,于是抱美国大腿也成为新加坡的国防政策。

新加坡独立后,立刻成为越南战争的物资供应地,冷战结束之前,因菲律宾政府拒绝了美军续租苏比克海军基地的请求,美国就与新加坡商讨驻军事宜,新加坡很快就同意美军使用新加坡三巴望港口的权利,1989年开始,平均每年约有100艘美国军舰到新加坡停靠休整,1990年,新加坡准许美国第497空军训练中队进驻新加坡巴耶利达机场,新加坡也大量购买美国武器,包括F-16C/D战机、F-15C/D战机、KC-135R空中加油机、F-35联合攻击战斗机,早在2004年新加坡就与美国签署参与F-35联合攻击战斗机开发计划协议.成为唯一一个参与该项计划的亚洲国家,并选送飞行员也曾在美国亚利桑纳州的鲁克空军基地受训。

自1981年以来,新加坡陆军开始与美国陆军举行联合演习,从1995年起,新加坡海军就与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每年进行联合演习,美国与新加坡的例行性演习有美新“突击吊索”年度空中联合演习、“鱼尾狮”海空军联合演习:”、虎豹”师旅级联合指挥警戒演习、“马自达”联合排雷演、“交汇演习”等等,新加坡没有训练场地,军队就到美军基地进行实弹射击演练,新加坡还决定把新加坡海军使用的樟宜军港改造成大型的深水码,专供美国航母停泊,这个海军基地不仅密切了美新之间的战略关系,而且成为美军重返东南亚的第一块“战略基石”,对整个亚太地区的战略影响非同小可。

樟宜基地原本是个小型军港,位于新加坡东北角,距市区不到30千米,1992年美军撤出菲律宾后美国就瞄上这个地处战略要冲的天然良港,为将新加坡变为能够取代苏比克的美军海外核心基地,美国早在90年代初期已同新加坡签订协议,开始建设樟宜海军基地,军港的设计经过周密的考虑,占地86公顷,停泊区长6.2千米,停泊面积128公顷,建有罕见的全自动地下弹药库,配有功能先进的安全防范措施和维修导弹、护卫舰的维修设施,是新海军舰队司令部和第1、3纵队总部以及海军训练司令部、海战学院、海军技术与作战学院,海上系统学院所在地,兴建之初就提出成为美国海军在东南亚的第一处航母驻泊基地。

2004年5月21日,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正式启用,美军舰艇成了最大的“用户”凡过往马六甲海峡的美军舰舰都要在樟宜基地和维修,按照协议原本不常驻作战舰艇,只作为中转基地,为停泊在港口的美军舰船提供后勤技术服务,在美国看来,东南亚多数国家矛盾重重,难以合力对付中国,而新加坡是是美国在东南亚军事存在的拥护者,美国与新加坡拥有共同的战略前景,2013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会谈后表示美国将在新加坡部署近海战斗舰,把樟宜海军从后勤保障基地演变成前沿作战基地,与日本的横须贺、佐世堡海军基地与关岛成椅角之势。



三:马六甲海峽被切断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海军部署在新加坡,可对中国形成在日本一菲律宾一新加坡的链式围堵态势,西出一个星期可以增援波斯湾,东进4天则可增援台湾,24小时内可以控制整个马六甲海峡,最重要的是该基地毗邻南海,美军舰队2天内就直接进入南海,美军的濒海战斗舰每次在新加坡部署10个月,期满后轮换,在美国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于2010年5月18日发布的《空海一体战战役构想的起点》报告中,濒海战斗舰是执行”远程封锁”的关键装备,以"远程封锁”中断中国的海运贸易是"空海一体战”构想中的主要作战样式之一。

一旦冲突爆发,美军的重点是拦截从马六甲海峡穿过南海的中国船只,由于水面舰艇处在中国"区域拒止”武器系统的有效射程内,极易受到攻击,因此核潜艇要执行更为优先的任务,大量的濒海战斗舰将在解放军"反介入/区域拒止”武器系统射程之外的马六甲海峡拦截驶往中国的船只,利用高航速快速接近目标、起飞直升机或布放小艇实施登临检查或拿捕,以阻断朝向中国的能源输送,濒海战斗舰最大的问题是编制人员少,容易出现人员疲劳,尤其是高速航行时燃料消耗极大,因此对基地的后勤需求较高,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正好弥补这个缺点。

不过新加坡多年来—直在推行大国平衡战略,在新加坡看来,马六甲海峡历来是大国激烈角逐的地区,作为一个小国,新加坡十分清楚自身在地缘政治上的敏感地位,所以将避免偏向美国或中国,尽量在中美关系问题上需要保持平衡,争取两个大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支持,但不与之结盟,新加坡外交部声明”我们不是美国的盟友”,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也表示,新加坡支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愿意为美军提供后勤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军会长期驻扎在新加坡,如果新加坡在战争中偏向美国,提供基地给美军攻击中国商舰,无疑就要承受战火的。

另外,连接马六甲与南海的新加坡海峡,最窄处的宽度只有4.5公里,最浅处只有20.5米,沿岸许多浅滩10米-20米,航行通道宽度不满1500米,从新加坡到马六甲之间的500公里都是单向通行,因为拥挤经常发生事故,所以马六甲海峡只是中国众多海上交通线的一条,即使不走马六甲海峡,临近还有龙目、望加锡、巽它海峽可供替代,龙目海峡位于印尼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南北长近50海里,南口宽近40海里、北口最窄处宽20海里,海峡水深1200米,巽他海峡位于印尼爪哇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长约90多海里,宽约14~70海里。水深70~180米,望加锡海峡位于印尼加里曼丹岛与苏拉威西岛之间,长430海里,宽70~320海里,水深200-2500米。

这三个海峡同样可以连接印度洋,但都不处于公海,两岸都掌握在印尼手中,中国对印尼不构成威胁,双方没有根本的国家利益冲突,美国无法控制,只是从上海到霍尔木兹湾大概增加3%距离,航行时间大概增加120小时,经由苏伊士运河到鹿特丹增加了7%距离,航行时间大概增加60小时,加上装货跟卸货往返周期也只增加11%和7%,集装箱运输如果只是限定于上海和渤海的话,走龙目、望加锡、巽它海峽不会耽搁向欧洲的运输。中国对海湾地区原油的依存率只有5成,3成可以自给自足,加上非洲、南美和陆上的原油进口,国内的煤炭和其他能源也可以替代不足的部分,即使马六甲海峡断绝,也只是减少35%石油进口,不足以让中国受到生死存亡般的损失。



四:结语

总体而言,对中国来说,马六甲海峡只是一个交通便利的近路,并不是关乎生死存亡的生命线,即使新加坡敢配合美国断绝马六甲海峡交通,产生的后果也不是新加坡这种依靠转口贸易生存的弹丸小国可以承受的。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