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华人移民公司 合同要价11万
她签约了萨斯卡通一家名为June HR Solutions的移民公司,负责人是 苏君(Jun Su)。婷婷说,她是朋友介绍过去的,觉得这位同样是华人的中介比较可信。

图源:Google Map
苏自称是移民顾问,给出了一个看似清晰的拿永久居民身份的方案——但要价高达11万加元。
婷婷与该公司签署的合同上写明,总费用11万加元,分几个步骤支付,最终目标是获得永久居民身份。
婷婷签约时先付了2万加元,之后又付了2万加元,作为办理“劳动力市场影响评估”(LMIA)文件的费用——加拿大雇主有时需要这个文件来聘请外籍工人。

申请工签被拒 发现自己被骗
下一步,婷婷准备申请工签,并按合同再付2万加元。但她的工签申请被拒了。
加拿大移民部(IRCC)在拒签信中写道,他们不相信她会在工作签证结束后离开加拿大,理由包括:她在加拿大家庭关系较多、申请材料前后不一致、访问目的不明确。
之后,苏又提出一个更昂贵的方案——让婷婷投资8万加元到黄刀镇的生意,申请投资移民。
但婷婷查阅资料后发现,该项目要求至少20万加元投资额、英语流利、丰富的商业经验和高资产。这些条件,她一个都不符合。
到这一步,婷婷彻底明白自己被骗了。
婷婷至今忘不了那个瞬间——她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一切,包括多年积攒的几万加元积蓄。
她说,在那段时间,她唯一能给女儿的,是一条捐来的面包。婷婷在8月接受CBC采访时声音颤抖地说:“我女儿一天只能吃一顿饭。”
“幽灵顾问”操作一切
整个过程中,婷婷几乎都是和苏直接联系。CBC查阅了她们的微信记录,发现苏长期通过微信向婷婷提供具体的移民指导。
然而,苏并不是持牌移民顾问。
公司June HR Solutions名下确实有一个持牌顾问——苏的丈夫刘正涛(Zheng Tao Liu)。苏在微信里称他为“刘律师”。
但是,萨省律师协会确认:刘并没有在该省的律师执业资格。

费用不合理
根据加拿大移民与公民顾问监管委员会(CICC)的规定,只有取得执照的顾问才能合法收取费用提供移民服务,否则就是“无牌从业者”。
CICC表示,顾问必须收取“合理、公平”的费用,但机构并没有设定明确的收费标准,也无法追踪实际价格。
一位移民专家告诉CBC:像婷婷这样的移民流程,正规收费一般只要5,000到10,000加元。
计划不现实
更残酷的是,婷婷申请的这个职位根本不符合萨省的永久居民申请条件,就算她那时能成功申请到工签也没用。
拥有40年经验的移民律师理查德·库兰德(Richard Kurland) 直言:“这个计划从一开始就是失败的计划。你拿到的厨房帮工LMIA,没有任何用处。”
移民公司的回应
苏拒绝了CBC的上镜采访请求,但通过邮件回应称:她只是丈夫的助理,根据丈夫的指导和自己的经验给客户提供帮助。
“我协助丈夫为客户服务,我认为这是我的权利和责任。”她还说,丈夫确实是中国的律师,从没说过他是加拿大律师。
至于高额收费,她解释说:“加拿大是自由市场,我有权自己定价。婷婷当初签约时同意了价格,现在不应再提出异议。”
苏还反指责称,婷婷夫妇“损害了她的职业和个人声誉”。

移民顾问行业的混乱
律师库兰德在看过婷婷的文件后说,这起案件暴露出移民顾问行业监管严重缺失的问题。
“现在的情况就像‘西部荒野’,谁都能随便开价。这些人(申请者)很脆弱,他们不了解加拿大的制度,也不知道合理的费用是多少。”
他指出,CICC目前缺乏足够的资源和权力来保护公众。“让我最担心的,是他们为了一个普通的永居申请要花这么多钱,还被提供了错误的建议。”
库兰德表示,其实问题早就有解决办法,“这不是新问题,只是政府一直没真正去修。”他的建议包括:
落实2019年国会通过的加强顾问监管的法案,让监管更有力,并设立赔偿基金补偿受害者;
公布常见服务(如工签、永居申请)的正常收费范围,让申请人有对比;
增加CICC的资源和执法权,包括罚款权;
进行随机抽查,而不是仅靠举报。
最难以接受的是...
回到中国后,婷婷一家仍然被这段经历困扰。她失去了全部积蓄,还要重新开始。
她说,自己既愤怒又悲伤,更难以接受的是——竟然被自己人(中国人)骗了。
婷婷希望通过讲出自己的故事,提醒其他想移民加拿大的人不要掉入同样的陷阱。
“我现在还会做噩梦。”她说,“梦里我在哭,丈夫把我摇醒……可我还在哭。这一切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