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人黑鹰直升机
西科斯基公司整了啥呢?一款型号叫S-70UAS“黑鹰-U”的无人运输直升机——从该型直升机的外观来看,这款无人运输直升机就是基于S-70C“黑鹰”直升机做的改进:

等于是将机头“切”下来之后,换了一个向两侧开启的蚌壳式大型舱门,同时还安装了装卸跳板,可以在“黑鹰”直升机机舱内安装整套、大型物资或携带车辆等。值得注意的是,“黑鹰”不仅在机头部分使用了新舱门,也依然保留了位于机身两侧的舱门。

而从该机的自动驾驶设备上,据西科斯基公司表示,“黑鹰-U”配备的,是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Matrix”自主飞行套件。该计划的要义是通过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让这架直升机具备完全自主飞行能力。

但不管怎么说,既然“Matrix”出来了,那么就证明“黑鹰-U”就是去年十月份西科斯基公司曾经提过一嘴的、由DARPA支持的、说要利用“Matrix”技术来改进“黑鹰”直升机的一个试验项目,这下这项目前后呼应上了。
为啥研发无人黑鹰
西科斯基公司改进的“黑鹰-U”无人直升机,基于何种考虑,优势何在?先说第一个问题好了,从研发考量上,西科斯基公司大致出于这两种考虑:

相比之下,陆军航空兵在无人直升机领域还处于技术空白。既然是个蓝海市场,那就有必要去争夺,毕竟很大程度上,需求都是被塑造出来的。

其二是考虑到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尤其是现金流。毕竟,美国陆军未来远程突击直升机项目(FLRAA)已经尘埃落定,贝尔-德事隆的V-280倾转旋翼机构型夺得竞标胜利,西科斯基-波音的SB-1刚性双旋翼构型落败。
此次竞标的产品将直接用于取代美军现有的UH-60M黑鹰直升机,成为未来数十年时间内美军的通用直升机。而西科斯基的刚性双旋翼构型在竞标FLRAA失败后,退而求其次的选项应当是全力All in美国陆军的新一代侦察/打击直升机(FARA)项目。

无人黑鹰的优势
因此,“黑鹰-U”的存在,顺应了美国陆军无人化作战的发展方向,也是西科斯基在未来直升机项目竞标落败之后、自筹资金开拓市场的自救措施。那么该机有哪些技战术上的优势呢?

之前的“黑鹰”直升机没有采用类似于运输机的全通式货舱设计,而是采用前部驾驶舱,中部载员舱和后部设备舱/油箱的设计,能够搭载的12名步兵只能坐在中部载员舱。

当然,“黑鹰”直升机的吊挂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带个突击车啥的没问题。但是一架直升机在天上飞,底下还挂着一台突击车,必然会对机动性造成极大影响,还容易出现钢索断裂事故,实战中这种运用其实不算多。

从“黑鹰-U”使用蚌壳式机首,还增设了货舱跳板来看,可以发现“黑鹰-U”就将运输整件大型货物、而非单纯实施人员运输作为其改进方向。

以“黑鹰”直升机的货舱和驾驶舱尺寸来计算,“黑鹰”直升机的货舱长度起码在3.8米,宽度约2米,这个长度和宽度其实数据都一般。但如果加上驾驶舱的话,“黑鹰”直升机的货舱长度会一下子增加到7-8米,这下可以携带标准货盘了,同时携带轻型突击车也不在话下。
如果说之前的“黑鹰”直升机只是个改进版的UH-1“休伊”,美国式的飞行版“步兵战车”——只能携带“下车步兵”,那么“黑鹰-U”高低具有了一些正儿八经的运输直升机的样子,本身就可以携带装甲车辆了。

也就是说,可以客串武装直升机的作用,甚至其效能还要高于武装直升机。毕竟从巡飞弹的携带数量,也从使用成本、使用灵活性来看,使用无人版本的“黑鹰”携带的巡飞弹都要好于武装直升机。

直-20要学吗
西科斯基公司推出了无人版本的“黑鹰”,咱们回头看看我们的直-20,咋整?

FLRAA现在没西科斯基啥事,因此西科斯基必须想办法开辟出新市场,让美国陆军买单。不然,随着FLRAA正式落地批产开始替代“黑鹰”,西科斯基的防务部门就该坐吃山空了。

而从我们的角度看,我们现在的10吨到13吨级直升机其实是分三个型号并行的,直-20、直-8L、米-171。其中直-20主打的是人员运输,人员运输能力和“黑鹰”相当,而直-8L和米-171都有直通式货舱和跳板式舱门,都可以携带突击车。
因此,我们的通用直升机其实算是分工比较明确,该携带人员的携带人员,该携带装备的携带装备,战时则协同出动。所以,对于西科斯基公司这个改进“黑鹰”货舱,用来携带突击车的路子,咱们也不是完全不能搞,只不过需求没有那么迫切而已。

当然,“黑鹰-U”这种无人运输直升机对于我们来讲,现在的需求也不是非常迫切,没到非研发不可的地步,也不存在高不可攀的技术难关。所以,我们还是先等着看美国人的研发结果怎么样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