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9·3”阅兵中首秀的东风-61洲际战略核导弹
在上个月结束的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9·3”阅兵中,首次亮相的东风-61洲际战略核导弹无疑是其中备受大家关注的明星装备之一。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中首秀的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
众所周知,在2019年“10·1”庆祝建国70周年的阅兵中,我国首次公开展示了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作为中国火箭军装备的第一种射程达到14000公里且采用陆基机动发射方式的洲际弹道导弹,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的出现,不仅填补了我国在此类武器装备方面的空白,也为之后更先进同类装备的研制和列装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不过,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是由于该弹的研制时间较早(最早可追溯至1984年),加上中间又经过了漫长的历程,且几经沉浮,导致其上面运用的许多技术,在如今看来已经过时,这就使得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不得已要用一些不太先进的技术,来实现其比较强的设计指标,从而让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的成本较高,同时,在维护保养等方面,也存在许多不便的地方。

▲东风-61洲际战略核导弹的外观上与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非常类似
因此,在我们有了更为先进的技术后,在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的基础上进行重新优化升级,以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并降低导弹的成本和维护保养的难度,就成为一件水到渠成的事,而这个结果的产物就是如今的东风-61洲际战略核导弹。同时,考虑到新导弹虽然是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的进一步改进型,但在许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完全配得上一个更新的型号。而这也是为何东风-61洲际战略核导弹在外观看似与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差别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仍然被赋予一个新型号的原因。

▲东风-61洲际战略核导弹在许多方面都比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主要性能方面,东风-61洲际战略核导弹采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新一代三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这种发动机通过新技术、新燃料的使用,不仅拥有更大的比冲,且造价更低,可靠性也更高,并且东风-61洲际战略核导弹还应用了新材料壳体技术,从而使得导弹的弹体重量更低。据悉,在同样搭载3枚爆炸威力为数十万吨当量某型分导式核弹头的前提下,东风-61洲际战略核导弹的最大射程可达到15000公里,这就使得东风-61洲际战略核导弹相比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不仅可以更好的覆盖美国全境,也可以更灵活的选择突防弹道。

▲东风-61洲际战略核导弹具备更好的打击精度
其他方面,东风-61洲际战略核导弹使用了高性能的惯性制导系统,且得益于如今已实现全球组网覆盖的“北斗”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该导弹也采用了基于“北斗”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卫星辅助修正技术,使得其命中精度(CEP)可以控制在100米内。并且,东风-61洲际战略核导弹还携带有新一代可抛式诱饵弹在内的突防装置,且该导弹携带的分导式核弹头还拥有一定的机动能力,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其自身的突防能力。

▲东风-61洲际战略核导弹拥有无依托发射能力
同时,与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一样,东风-61洲际战略核导弹也应用了具备TEL(运输-起竖-发射)能力的多轴导弹发射车,其使用的“储-运-发”发射筒底部装备有一个巨大的自适应橡胶底座。并且,东风-61洲际战略核导弹也配备了先进的信息化指挥发射系统,在紧急情况下,仅需几个人就能轻松完成导弹的全部发射流程。上述这些手段的使用,使得东风-61洲际战略核导弹真正具备了全地域、全时段和无依托的快速发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东风-61洲际战略核导弹的打击突然性、生存能力和使用灵活性。

▲东风-61洲际战略核导弹发射瞬间的模拟动画
目前,从已经公开的信息推测,东风-61洲际战略核导弹已经批量列装中国火箭军,从而和东风-31A/AG/BJ、东风-41和东风-5A/B/C洲际战略核导弹共同组成我国的陆上主要核威慑力量。而这些陆基洲际战略核导弹,也成为了遏制强敌,使其无法对我国进行核威慑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