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37亿欧狂买20架台风战机 美国F-35不受待见?(组图)

近日,德国联邦议会预算委员会正式批准了一项价值37.5亿欧元的合同,内容为采购20架台风战机。德国国防部在声明中强调,这些战斗机将配备最先进的AESA雷达。外界认为,此次德国没有选择采购F-35,是试图摆脱对美国军备依赖的表现。



▲德国空军

德国并不是排斥美国的F-35,而是在综合了各种因素后,做出了一个更为合理的选择。早在2022年,德国就已批准采购35架F-35A,但主要用途并不是执行常规任务,而是被德国空军部署在了布歇尔基地执行携带美国B-61核弹执行“核共享”任务。在此次的战斗机现代化采购案中F-35之所以被排除,主要基于几个方面的深度考量。

第一,F-35全球订单已出现积压交付情况,数量超过了2000架。2025年洛马公司的报告显示,因为Block 4升级延误和钛合金部件供应短缺问题,F-35整体交付时间将推迟1~2年。而德国早期战机的退役已经迫近到了2025年底,因为无法承受战斗力真空,再加上F-35A用途特殊,德国选择台风十分合理。台风战机由德国Airbus、英国BAE Systems、意大利Leonardo、西班牙Indra四家公司组合研制生产,采购有利于增加德国本土就业。且台风年产量可以达到每年20架,生产速度优势明显。



▲德国空军F-35A

第二,台风战斗机与德国现有的空军体系集成度极高,不仅与所有空军基础设施完美适应,且和现有的训练模拟器、维特蒙德空军基地基础设施以及所有的后勤训练设备等都完美适配。此次德国采购的是采用Tranche 5标准的台风,安装了Captors-E有源相控阵雷达。

据称这款雷达的探测距离可以超过300千米,多目标追踪能力提升到了200个。另外,新版本台风还安装了Praetorian电子战套件,并且新增了无人机协同和网络中心战能力。在性能大幅度提升的同时,台风的多任务能力并未削弱。台风战机具备1.5马赫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且具有极高的机动性。它可以携带9吨的外挂载荷执行对空、对地打击。在2025年的北约“空中盾牌”演习中,德国台风曾模拟击败苏-35战机,凸显出它在欧洲空域的实战效能依然强劲。



▲台风战斗机参与演习,曾模拟击败苏-35

第三,德国在2022年的俄乌战争后已经提出,将大幅度追加国防开支——将其提升到占比GDP2%以上,还设立了超过1000亿欧元的特别资金,支持现代化的军事建设。此举也被普遍认为是德国再次武装的重要表现。另外,在庞大的资金追加计划中,德国空军能拿走30%以上用于购买全新的战斗机,并升级现有设施,以应对北约东部的巨大压力。德国尤其重视提升战斗机的空对空和电子战能力,以支持未来在波罗的海的空中巡逻任务。

然而,尽管空军的升级金额较为充裕,但还是在具体执行中必须考虑成本因素。台风战斗机的新版单价9000万美元,看似和美国F-35差不多,但是德国大约40%的生产任务由德国本土企业Airbus Defense & Space完成,可以为巴伐利亚和下萨克森州创造约3000个高科技岗位。另外,台风整个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也极低,每小时的飞行成本大约只有1.2万欧元,比起美国战机来说能节约70%以上。F-35可是出了名的检修和维护昂贵,为了防止泄密,洛马有专门的部门和系统设备检修F-35,购买国对很多机密组件甚至无权打开,这也是很多使用者诟病的地方。



▲德国台风战斗机

最后当然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德国和法国一样对于战略自主也有追求。在当下的欧洲空军地缘政治与战略博弈中,美国一家独大,法国以“阵风”为拳头产品企图主导局面,而德国则试图以台风战斗机为代表的德、英、意、西“四国联盟”创造优势。在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之下,欧洲正在渐渐地失去战略自主。德国购买台风,恰恰象征着不想完全受美国控制。



▲德国空军

不过今时已不同往日,这种战略自主的背后并不是想“称霸欧洲”,而是德国对于“欧洲工业本土化”有着更深一级的思考。在俄乌冲突的前两年中,美欧合作密切。但是特朗普上台后,两者明显产生了利益裂痕。美国一度抛弃乌克兰,也一度抛弃欧洲的利益,这让德国看到了工业主权的重要性。

台风战斗机不只是一架战机这么简单,它的背后是生产线、工业能力和战略博弈中的话语权。也许技术上台风不如F-35A,但是它的生产线就在德国,也是德国工业主权的象征。在这种格局下,德国可能正在谋求从“跟随美国”向“并行领导”的转变。当然了,F-35+核弹、台风成为、“阵风”作为补充,这一点仍然是德国空军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蓝图。三者之间的博弈,也并非你死我活的关系。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