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她在签证申请中承诺的访问时间,已推迟了整整六个月。
01
丈夫没来却约了朋友一起玩
在小黑屋里,Bruce开始问话。
Bruce:你有过被拒签的经历吗?
女子:“没有”
Bruce:“你今天来新西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女子:“来旅游,想去皇后镇等地方四处玩玩。”
女子看似独自旅行,但Bruce很快发现,她在最初的签证申请中写明的是和丈夫同行。
Bruce:“你丈夫为何没有一起来?”
女子:“我们原本是去年要来的,但在我们拿到签证后,我做了一个小手术,所以没有成行。这次我老公在工地里很忙,所以只能我自己来。”
女子继续解释:”不过我有个朋友,他是澳洲居民,帮我安排了行程,我们打算一起去皇后镇玩。”
旅行计划从“与丈夫同行”变成了“与一位朋友在皇后镇约会同游”,差异巨大,移民局必须评估她的真实入境目的。
02
去过日本帮老板照顾盆栽
Bruce追问:“你是怎么认识这个朋友的?”
女子:“我们是老乡,老家很近。”
Bruce:“你和他一起上学吗?”
女子:“我老公和我是同学,大家都是朋友。”
也许朋友们一起去度假也很正常,但是Bruce已知道该女子有几次被澳洲拒签的经历。
Bruce:“你尝试去澳洲旅行吗?”
女子:“暂时没有。”
Bruce:“你以前有去过哪些国家吗?”
女子:“我2012年时去过日本,老板的女儿有很多盆栽花卉,我的工作就是去照顾这些植物。”
女子又说:“老板给租了一处房子,我自己住。”
这番解释显得颇为蹊跷——雇人从海外飞去日本只为照顾盆栽,难以令人信服。
03
和朋友订的房间只有一张床
Bruce:“你在新西兰有订酒店吗?”
女子:“订了”
Bruce:“是预订还是说已经付了钱?”
女子:“我不清楚,是我朋友订的。”
听上去,这趟行程的费用由所谓“朋友”承担。
Bruce于是联系酒店核实,结果酒店反馈确实有预订,但“有趣”的是,他们是订了一张床的房间。
“看起来他们可能是在约会,或是做别的什么事情,”Bruce对着拍摄记者说道。
Bruce还查到该“朋友”信息:他昨天从悉尼抵达奥克兰,比女子年长7岁。
Bruce认为他们不太可能是从小一起玩大的朋友,“通常一起长大的玩伴不会有这么大的年龄差距。”
04
没交待拒签经历被遣返
对丈夫不忠不是移民局要管的事,但不诚实就要付出代价。
Bruce与同事分析后认为,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该女子不是单纯的游客,或是说她今天入境时向边检官提供了虚假陈述,她的诚信有问题。
因为女子告诉移民官,她没有被其他国家拒签的经历。但新西兰移民局有信息显示,她被澳洲拒签了3次。
Bruce请女子解释这个问题。
女子回答:“我姐告诉我说是申请了澳洲过境签,她没有告诉我被拒签,只说没有通过。”
但这样的解释太迟了。
Bruce告诉她,在签证签发之后,有任何情况的变化,你都有责任告知移民局,比如丈夫无法一起来。
最终,Bruce拒绝该女子的入境许可,女子被遣返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