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背后全是无奈。西方动不动就拿SWIFT和制裁卡人脖子。2022年俄罗斯一遭殃,中国立马警惕起来。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后,中国银行几乎将所有新增海外贷款从美元转向人民币。这不是跟风,是自保。美元再横,也拦不住中国另起炉灶的心。什么"去风险"?别扯了,就是明牌打:不跟你玩了。

中国正在快速抛弃美元
理想丰满,现实硌人。要我说,中国不只是在去美元化,更是在构建一个自己制定规则的平行金融生态系统。CIPS系统、数字人民币、东南亚狂推银联二维码——动作快得眼花。9月12日人民银行在上海开会,喊企业多用人民币结算。隔天就有消息,越南、柬埔寨小贩开始用人民币二维码收款。旅游业、跨境电商省了汇兑成本,当然爽。可人民币真想成全球储备货币?差得远呢。
海外贷款这块更有看头。要我说,中国应该专注于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人民币计价的债务融资。9月14日人民日报发文,说中国已通过人民币贷款支持发展中国家基建,超5000亿人民币。非洲、东南亚排队借,条件?得用人民币还。这招绝,美元贷款利息高还摆架子,中国直接抄底。有人撇嘴:发展中国家真信人民币?等着瞧,沙特、俄罗斯已试水,效果迟早见分晓。
但美元哪会坐以待毙。看看IMF数据:美元全球外汇储备占比从2000年70%掉到2025年55%,下滑明显,可美国手里还有牌——金融体系、军事力量,样样硬核。中国这波等于虎口夺食。要我说,人民币靠啥国际化?市场信心、汇率波动,坑多着呢。
国内舆论也热闹。有人说"早该治治美元霸权",有人嗨"美国要完",还有人泼冷水:这条线的斜率也不是静态的...可能很快就会下降更快。9月13日央视赶紧稳场子,报外汇储备稳在3.2万亿,汇率波动"合理"。听着淡定,背后指不定多紧张。美元真要反扑,金融战可不是闹着玩。
短板不是没有。每一笔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都是一笔绕过西方银行渠道的交易。可CIPS还不如SWIFT成熟,覆盖面窄。经济日报9月14日说,上半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额增15%,但全球支付占比仍不足5%。国际银行信不信你?风控行不行?光有雄心不够,得拿出真本事。
说到底,美元霸权这些年为啥招恨?西方动不动冻结资产,谁不怕?中国这波操作,等于直接打脸。环球时报9月12日称,中国企业因制裁损失超200亿美元——疼够了,就得反击。
全球格局正在裂变。这就是多极世界,西方害怕的那个世界。欧元、人民币起来分蛋糕,美元独大或许真要终结?但路透社9月13日报,全球央行外汇储备中美元仍占60%。人民币想上位,靠的不是口号,是实打实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