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fence-Blog”网站的评价很有意思
按照中航工业的说法,除了登上阅兵场,以超大直径惊掉一地眼镜,被认为具备远程防空/反导能力的海基激光装备外,现场还动用了五种不同类型的激光武器。这些应用于不同场合的陆基武器,分布在各个关键节点,多次精准探测到低空目标,相当完美地解决了无人机威胁。相比之下,今年俄罗斯五月份阅兵时,为了应对潜在的无人机威胁,除了动用大量传统武器守护外,还干脆利落地断掉了网络,以避免被对手利用,导致外界在数个小时后才真正看到阅兵现场信息,相当尴尬。

▲这次激光反无人机装备确实大量出场
而放大到全球冲突中,俄乌战争里无人机已经成为绝对核心武器,其中俄罗斯在完成工业资源的整合,并从朝鲜得到支援后,无人机产能一涨再涨。单日对乌克兰无人机空袭规模,从年初的200多架,增加到现在的800多架,眼看就要迈过1000架大关。而乌克兰好不容易筹备的无人机生产体系,却在俄罗斯的持续空袭下难以为继,只能保证轻型FPV无人机的供应,对俄罗斯腹地的远程空袭反而有下滑趋势。最关键的是,虽然纸面报告上乌克兰拦截无人机的成功率,基本都在95%以上,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反无人机体系,乌克兰每次都是浓烟滚滚。

▲乌克兰据说正在发展反无人机电子干扰系统
在印巴冲突中,印度在空战失利后率先动用无人机,缺乏合理战术导致大部分无人机都被巴基斯坦拦截,只有一架确认击中了一辆卡车后部。而当巴基斯坦反手还以颜色时,却出现了无人机飞抵新德里,造成印度民间巨大恐慌的局面(后续印度在吃了大亏的情况下愿意停战,这一点是关键因素)。如果印巴后续继续交手,或者下一次发生冲突,可以预见大量无人机登场是必然的,传统防空火炮和轻型防空导弹,恐怕很难应对这种改变。

▲自行火炮的效果其实不错,但续航是个大问题
伊朗在和以色列交手时,后者F-15I和F-35I即使经过空中加油,也难以长时间在1000多千米外的战区盘旋,更何况以色列手里的加油机,根本不足以支撑数十架战斗机往返。因此,以色列后期出动了大量无人机进入伊朗西部,长期监视并打击伊朗弹道导弹部队的活动。从现场视频来看,这种监视并未取得太多战果,但伊朗弹道导弹发射频率确实被抑制了。后者不得不动用宝贵且数量稀少,射程在1500千米以上的导弹,从相对安全的中、东部发射,而伊朗全程击落的以色列无人机只有四架。

▲国产激光武器的内部竞争非常激烈
说白了,无人机已经渗透到战场的各个角落,这种雷达反射截面积小、很难被发现的武器,指望传统防空装备应急还行,一旦面对的强度和规模涨上来,根本就撑不住。激光武器的无限弹药、低杀伤效果,配合精确搜索定位的相控阵雷达,是现阶段应对无人机威胁的最优解。因此,包括俄乌在内,全球几乎所有主流国家都在研究激光武器,但真正拿出来可用装备的只有中国,并且是一口气拿出来一堆。这个对比甚至比高超音速武器更加强烈,毕竟俄罗斯好歹还有“匕首”,美国也有LRHW,但在激光领域中国真就是独一份。

▲当然,现在国产高超音速武器其实也领先了一大截
“Defence-Blog”网站对中国激光武器的发展评价很高,更对美国明明很早就提出这个概念,如今却大幅落后的现状感到不解。而实际上,随着双方军事工业水平拉开差距,未来几年这种情况将会越来越多,甚至双方激光武器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