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岛变保护区!中国这步棋 菲律宾怎么接?(图)

中国出其不意,在黄岩岛下了一步妙棋。9月10日,国家林草局官网挂出重磅消息,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高达3523.67公顷,核心区1242.55公顷,主要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



消息一出,菲律宾直接“血压飙升”,本以为中国会走“硬路线”,好借机炒作、拉美国介入,结果中国不接招,直接来了“软刀子”。想象一下,你天天盯着对手,琢磨着他下一步是要填岛还是要驻军,结果人家突然来了一手“生态保护”,直接给你整不会了。

当然,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填岛、不驻军,就没法宣示主权,但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事,妙就妙在“四两拨千斤”,虽然没有大兴土木,但它意味着什么?

第一重,主权管控的“细水长流”。不填岛、不驻军,看似低调,实则把主权管理玩出了“高级感”。保护区需要长期维护、监测、执法,这意味着中国将在此建立常态化存在。海警船定期巡航、科考站逐步建立、监测设备陆续部署……这些操作看似温和,实则一步步夯实主权根基,比直接填岛更可持续。



第二重,对菲律宾的精准“反杀”。菲律宾总爱炒作“中国威胁”,自己却偷偷在南海扩充军备,从韩国、日本、印度疯狂买武器,还勾结域外势力挑衅。中国设立保护区,等于在菲方最痛的“七寸”上扎针,菲律宾船只再想非法闯入捕鱼、搞破坏?对不起,违法必究!

第三重,国际舆论的“道德高地”。菲律宾最爱玩“双标”把戏,自己偷偷在南海搞小动作,却拼命抹黑中国破坏环境,如今中国设立保护区,直接掌握了“道德制高点”,任何国家想指责中国,都得先过环保这道坎。菲律宾现在就像被点了穴的猴子,跳也不是,不跳也不是。这步棋,直接让菲律宾的“表演”没了观众!

目光再长远一点,未来条件成熟,黄岩岛完全可能开放生态旅游。想象一下,游客坐着游轮,欣赏潟湖美景,感受中国南海的壮美,旅游收入还能反哺保护,完美闭环。



这不仅带来经济收益,更让世界看到中国对这片海域的实际控制。游客来了,安全保障谁负责?补给谁提供?保护区需要安保,建个海警基地很合理吧?科研需要补给,搞个港口很合理吧?今天搞保护,明天搞旅游,后天搞基建,合法、合理、合情。

战略布局,讲究的就是一个“进退自如,主动权始终在手”。填岛成本高、国际争议大,反观保护区模式,既避免直接对抗,成本更低,效果更强,又实现实际控制,“不战而屈人之兵”,老祖宗智慧用活了!

最后,不得不感叹一句,真正的战略高手,从不赤膊上阵。菲律宾的“碰瓷”战术,遇到中国的“太极”,这是直接撞上了南墙!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