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涌向中国一睹赛博朋克未来。”香港《南华早报》8月29日报道称,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专程前往中国,体验这股科技潮。
居住在中国香港的法国人马克·居翁(Marc Guyon) 8月初决定去上海旅游,他此行的重点并非这座城市的装饰艺术派建筑,而是无人驾驶出租车和酒店送货机器人。
“这太令人震撼了,中国看起来就像未来世界,”马克说,“似乎所有的外国人都有同样的反应,很多人在网上分享这些内容,我也会。”
《南华早报》注意到,这种情况正越来越普遍,在社交媒体的驱动下,海外正掀起一股中国“科技旅游”潮——游客专门飞到中国,就是为了体验先进的科技和城市景观。
近年来,随着中国放宽免签政策,外国游客迅速增长。与此同时,海外社交媒体关于中国旅游的内容也呈现爆炸式增长。
在短视频平台TikTok上,带有“#chinatravel”(中国旅行)标签的视频数量已超过21.5万个,其中三分之一是过去一年内上传的。许多热门帖子将中国的大城市描绘成科幻目的地,着重展示了让很多海外观众觉得充满“未来感”的场景,如刷掌支付、无人机送外卖、无人驾驶出租车等。

2025年7月30日,四川成都,外国游客与四足机器人互动。 东方IC
位于中国西南部的重庆被称为中国的“赛博朋克之都”,很多发布在Instagram Reels、YouTube等平台的视频都惊叹于这里壮观的城市景观。
报道称,这些视频很受欢迎,并且似乎已经对旅游业产生了影响。旅行社“China Highlights”的负责人诺拉(Nora Qu Ou)表示,近年来,赴华“科技旅游”的需求急剧增长。
“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尤其是来自欧洲和新加坡的游客,会要求我们在行程中加入科技体验的项目。”诺拉说。
她表示,这些需求包括无人驾驶汽车体验,或者在长城点一份由无人机送来的外卖。对许多客户而言,这些体验已经成了旅行亮点。
诺拉说,这些项目的满意度极高,“客户告诉我们,这是最让他们印象深刻的瞬间。”
早在2018年,“China Highlights”就开始把科技元素纳入游客行程,当时流行的体验还是二维码支付、智慧便利店这些新鲜事物。如今,数字化生活方式已融入中国人的日常,诺拉说,外国游客常常在抵达中国之前就下载好了支付宝或微信。
“China Highlights”现在专注于为外国游客提供“互动体验”,例如带他们去配备了机器人服务员的餐厅、通过天花板悬挂的传送带来运货的超市,或是带他们乘坐高铁。
报道称,提供此类体验的不止是中国旅行社,一些海外旅游公司也希望在中国这股“科技旅游”潮中有一席之地。
荷兰商业顾问、中国科技爱好者埃德·桑德尔(Ed Sander)早在2018年就推出了“中国科技之旅”。2023年以来,桑德尔一直为10至20人的海外游客团提供导览服务,带他们参观阿里巴巴、小米等中国科技公司运营的设施,并体验送货机器人和高铁等项目。
这样的旅行方式不但吸引了外国科技爱好者,还有希望了解中国创新生态的投资人。桑德尔说,他们往往会被见到的事物震撼到。
“许多参与者都对中国的先进程度感到惊讶,”桑德尔说,“此前,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往往受到有偏见的西方媒体的影响。参观结束后,他们对中国的看法变得更客观了。”
对一些人来说,这样的反差甚至会给他们带来冲击。桑德尔说:“他们意识到这里的发展速度有多快,而欧洲的发展速度有多慢,这多少像是被当头棒喝。”
报道指出,随着中国进一步放宽边境政策,赴华旅游热潮似乎还将持续。
目前,中国对75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过境免签国家扩展到55个,停留时长统一延展至240小时。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外国人入出境数量稳步增长,达到3805.3万人次,同比上升30.2%;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1364万人次,占入境外国人的71.2%,同比上升53.9%。
中国两个知名的科技中心——上海和深圳,也迎来了外国游客数量的大幅增长。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深圳接待外国游客98.41万人次,同比增长44.7%;上海接待外国游客312.1万人次,同比增长53.3%。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此前表示,外国游客来华热情高涨,沉浸式体验不断升级,离不开中国扩大免签国家范围等一系列便利来华人员措施的实施落地。
林剑说:“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完善免签等政策措施,积极提升外国人来华在华便利度。中国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