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版的4条文章,2条是反华的,剩下两条才是财经内容
这不,日本财经媒体《Money Post Web》刊发了一篇题为《高まる中国の軍事的脅威》(日益增长的中国军事威胁)的文章,请来了日本知名军事专家对中日两国军事力量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而配合这篇文章的,还有一篇付费会员才能看的自卫队与解放军在琉球群岛和钓鱼岛海域战斗的图文模拟,花钱赞助日本媒体肯定是不可能的,今天咱们就赏鉴一下第一篇大作吧。

▲另一篇付费文章,咱就看一下标题
特约军事专家井上氏开局直接摆数据,表示某些人很自大啊,老在贬低中国军队老旧过时,其实人家整体实力早就比日本强多了。井上说,日本陆上自卫队约有13万人,而中国有100万人。海上自卫队拥有139艘舰艇,而中国拥有690艘,等今年福建舰服役后就有3艘航母了。中国空军实力远超日本,拥有3370架飞机,而航空自卫队只有370架战斗机。海陆空之外,中国还有600枚核弹头呢。中日军事实力相差悬殊啊,大家不要随便说什么中国很弱这种话。

▲中国有这么多新型号导弹了,图上还是1985年的东风-4A
看到这里,有吃瓜群众会说,诶我看这井上专家也不是井底之蛙,说的不是挺好的吗。诶,这就是语言的艺术,人家可不是为了夸中国才来的,开篇讲完后井上氏开始转折了。
根据他的观点,如果中日爆发冲突,那肯定是海上冲突,中国优势的一百万陆军就可以抛开不谈,而海军冲突就是以中国的航母来展开,航母虽然很强,但是也需要优秀的驱逐舰去执行防空和反潜任务来保护它,而日本的“大鲸”级潜艇是世界一流的柴电潜艇,有能力突破中国的反潜网络,海战方面,日本最先进的“最上”级护卫舰的高科技水平“很可能超过中国海军的水面舰艇”,日本有美国进口的“宙斯盾”系统,所以防空强,中国没有“宙斯盾”,所以防空不行。那么结论就是,一旦打起来,中国航母根本出不了港口啊。

▲我有“高超的作战技能”,歼-20来了也不怕
而在空战方面呢,井上专家表示,中国主力飞机还是歼-11和歼-15,这些都是以老旧的苏霍伊飞机为基础,而日本主力则是F-2和F-15,这些都是美国技术。中国目前装备的歼-20对日本四代机有技术优势,但是日本已经采购了147架F-35来抵消这一优势。虽然中日飞机数量差了快10倍,但飞机越熟练,就越有优势。日本航空自卫队的战斗机部队经常与美军进行联合训练,并掌握了高超的作战技能。中国空军因为没上过美国空军的大师实操课,所以在战斗力上值得怀疑。
看到这里你大概知道日本军事专家井上氏的观点了,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本自卫队,中国海空军就是缺乏经验的花架子嘛,装备多人多但是打不赢。
但是他又开始转折了,说真打起来还是中国巨大优势。为什么呢?井上表示中国真正的决定性优势是有大量的中程弹道导弹和无人机,一旦开打,中国使用东风导弹袭击日本机场和港口,以及使用无人机集群袭击日本自卫队,日本面对饱和攻击将束手无策。最后,根据井上专家的看法,日本要想打赢中国,关键是提升应对中国导弹和无人机的能力,至于怎么做,没说,文章到这里戛然而止了。

▲现实版井底之蛙
大家都知道日本很多姓氏来源于居住地的特征,我查了一下,这位井上先生的姓氏,来源于明治时期很多人住在水井附近,反正都是水井,他不如改姓井底吧,就叫井底之蛙,这种水平的军事专家,叫这个名字绝对名副其实。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来,他对军事的理解完全着眼于几款曝光度最高的明星武器,连基本的概念都搞不清楚,眼下日本最上级正在不断下水服役,他就觉得这是日本最强水面舰船,鼓吹大鲸级是顶级柴电潜艇,殊不知在攻击型核潜艇面前几乎没有一战之力,更不要说一味鼓吹美国武器系统,对中国装备无限贬低了。
更为关键的是,这种分析对现代战争的认知过于简化。现代军事冲突早已不是单一装备或单兵能力的对抗,而是整体作战体系的全方位较量。中国军队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的建设成果,以及联合作战能力的提升,这些在文章的分析框架中都几乎不被提及。

▲很多日本人心里还是想要和中国正面对抗的
这种对军事实力的误判背后,反映的是某些日本军事观察者仍未完全摆脱历史惯性思维。二战期间,正是对自身实力的过分自信和对对手的轻视,最终导致了日本的战略失败。今天,在地区安全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这种不客观的军事评估可能会误导公众和决策者,产生危险的战略误判。
所幸的是,今天的中国已建立起完备的国防体系,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无论是战略威慑还是常规防卫,中国军队都具备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实基础。80年后,面对井上专家这种危险的论调,大家可以一边吃日本人吃不起的西瓜一边当笑话看,正是因为我们有了迎击一切来犯之敌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