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的《攻坚》纪录片有很多好东西
从山东舰到福建舰的吨位增长,并不是外界最关注的点,由限制极大的滑跃起飞模式,升级到能让舰载机彻底发挥潜力的电磁弹射,才是最根本的变化。不过,电磁弹射作为这个领域的最新技术,在拥有能量调节灵活、布局先进等优点的同时,设计和制造难度也超级大。连美国海军这种经验异常丰富的国家,在为“福特”号准备电磁弹射系统时,也被折磨了十多年。“福特”号的四部电磁弹射器如今虽然基本成熟,但起降效率比起搭载蒸汽弹射器的“尼米兹”,仍然要差一些。

▲滑跃起飞限制极大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不免就很担心国产电磁弹射的发展进度,毕竟之前福建舰舾装花费了,比预期多一倍的时间,就已经被视为国产电磁弹射器遇到问题的标志。要是现在海试又遇到大难关,外界期待的福建舰搭载歼-35、歼-15T和空警-600,快速形成战斗力的规划,可就难以实现了。美国“Army Recognition”网站倒是在今年五月份,就声称福建舰已经完成首次电磁弹射,并且对歼-35的表现非常满意,这套组合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歼-35目前已经开始量产
而这次《攻坚》预告片则算是让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对于福建舰顺利结束海试,准备在近期服役再无怀疑。唯一让人别扭的是,海军这次又发挥传统,并没有直接展示电磁弹射画面,而是通过非常模糊的方式表达——从福建舰海试,到舰上弹射准备,甚至是下达弹射指令,以及舰载机盘旋在航母甲板上空的画面,都出现了,唯独最最关键的一刻被去掉了。大家也只能在为福建舰和国产电磁弹射欢呼之余,期待两天后的正式节目中,能看到歼-15T/歼-35弹射的关键一幕。

▲官方隐去了最关键的一幕
从技术上来讲,少量电磁弹射并不足以证明整套系统的成熟,现代航母对电磁弹射装置的稳定性要求,异常苛刻——美国海军“福特”号航母在最近一次海外部署中,于半年内完成了超过10000次弹射,都未出现严重事故,才被判定为真正可用。但电磁弹射作为海试关键科目,在福建舰完成八次海试后,就提前结束出海,准备服役事宜,就说明国产电磁弹射器的表现很不错,海军和生产厂家认为不需要更多的海试去测试。

▲电磁弹射测试已经得到确认
而一旦国产电磁弹射器性能得到检验,只需要后续反复调试,就能达到高频稳定使用状态,就意味着海军装备发展质的改变。举个例子,国产076型四川舰,之所以能成为全球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无人机航母”,并不是因为搭载舰载无人机,而是因为能凭借电磁弹射器的灵活调节,放飞不同尺寸、规格和作战定位的无人机。那以此类推,国内后续很有可能发展部署限制更小,能在普通军舰上应用的“电磁弹射装置”,以迎合越来越重要的无人机装备浪潮。

▲福建舰只是国产电磁弹射器应用的起点
平心而论,美国海军数十年航母使用经验非常惊人,国内作为后来者,原本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超越的,特别是舰载弹射器一直被认为是最大难点。如今电磁弹射器横空出世,逼得美国只能放弃蒸汽弹射积累,领先优势大幅降低。而在“福特”号耽搁多年,福建舰海试表现又非常出色的情况下,双方差距无疑又进一步缩小,距离彻底追平只有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