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提级调查6名学生溺亡事件(图)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应急管理局消息,7月23日10时20分许,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经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医护人员确认已溺亡。另有1名老师受伤。

7月24日,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公告致歉,并强调该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东北大学官网显示,2017年,该校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与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公司签订产学研基地合作协议。

据红星新闻报道,学校知情人称,遇难者是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学生。这是由学校组织的实习,要求该专业大三升大四约五六十名同学全员参与,与毕业要求挂钩。

另据央广网,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部门相关人士处获悉,针对6名大学生遇难事件,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自治区政府正在履行程序,将成立调查组,提级调查。

一位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从业人员向封面新闻记者表示,浮选槽中的液体主要是水和矿物组成的矿浆,仅含有少量清洁无毒的化学药剂,关于浮选槽中含有剧毒和腐蚀性液体的猜测不属实。

潇湘晨报记者注意到,2023年11月,中国黄金内蒙古矿业公众号曾发布文章称,针对起泡剂、铜捕收剂、钼捕收剂的用量比例进行了优化调整后,减少了三个系列浮选药剂用量。

7月24日下午,一名向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供应钼捕收剂的企业工作人员告诉潇湘晨报记者,他们所供应的钼捕收剂没有毒性,腐蚀性也很轻,并不属于危险品;起泡剂也没有腐蚀性,不过黄药类铜捕收剂通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该工作人员称,这类浮选槽通常都会使用六七种以上的药剂,起到捕收、分散、活化等不同作用。“但它们浓度很低,一吨矿石就用十多克药剂,而且还要兑水溶解。”

其还表示,通常矿浆浓度是在30%左右,也即700公斤左右的水兑300公斤左右的矿石,“这个浓度是很高的,相当于泥沙混在水里嘛,是很黏稠的。”



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发布的选矿部照片

资深法医徐克向潇湘晨报记者解释称,死因调查的工作有特殊部门、人群、专业人员,但是在一些复杂的死亡原因判断的调查中可能也会由临时人员组成,在上述事故中,遇难者死因是由临场医务人员依现场环境据完成。溺亡是因各种不同液体,如:水、海水、羊水、呕吐物、血液等等堵塞呼吸道,个别案例中发生固体物误吸,偶发干性窒息。

徐克表示,上述事故中,矿浆成分复杂,由此产生争议,死因判断或是基于浮选槽内系液态成分作出,“但这并不代表是病理生理意义上的,要了解绝对死亡原因还需进一步检查。”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