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记者转行擦边主播 暴露普通人认知黑洞(组图)


暴富哪有那么容易,每一分钱都有他的脾气。

 01 

总有人忘了。很多表面光鲜的捷径。实则是代价高昂的深渊。

 

 02 

一个河南电视台的记者,

改行去做跳舞主播了。

看得我有点唏嘘。

她叫夏夏,

是2001年的姑娘,读播音的。

她专业底子不错,长得也甜美

不仅高分拿下了主持人证,



还去河南电视台的法治频道,

当了记者。



她看起来挺胜任这份工作。

经常奔波河南各地,采访民生新闻。



工作并不轻快,

但也算稳定体面。

有时还挺有成就感。



但是。

也许是对收入不满。

也许是厌倦了东奔西跑的日常。

也许是觉得

自己可以在另一个领域大放异彩。

她辞掉了电视台的工作,

奔向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岗位——

团播。



团播,顾名思义,

就是很多人一起直播。



比较常见的形式是,

四五个主播站成一排,原地待命。

每人有自己的号码。

观众给几号刷了小礼物,

几号就出来跳一支简短的舞。



经常有主播为了几毛钱的小心心,

扭得欲哭无泪。



夏夏干的团播工作与这类似。

或许能比之前的工作多赚点钱。

但也更辛苦一些。

她现在每天的工作时间,

超过12个小时。

经常半夜三更,

还在对着镜头跳舞。



凌晨一点半,

还在给观众发私信聊天。



偶尔还得拍几条跳舞视频“固粉”。



因为这份工作看起来不太体面,

甚至有点擦边。

夏夏的评论区充斥着两种声音。

一种是赞成她脱下长衫,

做自己喜欢的职业。



一种是批评她

“侮辱了以前的自己”。



 03 

事实上,很多团播的主播,

都是从“岸上”跳下来的。

他们曾经拥有体面甚至光鲜的工作。

比如去过抗疫一线的医生。

小有名气的青年主持人。



参与过春晚的影视制片人。



还有法官、老师、985硕士……这些在世人眼里算得上精英的人士,竟然脱下白大褂、扔了教师证。选择去镜头前又扭又跳,贩卖外貌。看起来有强烈的反差感。也冲击了朴素的“读书有用论”。让人误以为团播比稳定工作更轻松、来钱更快。现在恰逢高考季和毕业季,就有人喊话各大高校——既然医生老师都在放弃编制,投身直播。不如直接开个团播专业,省的学生们“走弯路”了。

 04 

必须承认,现在团播这个行业,

确实很蓬勃。

它在当下的直播市场里,

占据了重要份额。

据不完全统计,

现在每晚有1.5万个团同时在直播,

背后是近100万工作人员的付出。

少数主播卷的是正经才艺。他们有专业的团队傍身,设备堪比电视台。表现很出彩,收入也很高。



不用擦边,不必拉票,就能月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也有少数主播虽然没太多才艺,但机缘巧合也被好运砸中。某个女团的主播萱萱,曾经创下被神秘大哥连刷903个嘉年华的记录。算下来价值270万。那一晚,萱萱就拿了60多万的提成。



这个案例,被广泛宣传。有团播公司进211高校招聘,就拿萱萱的903个嘉年华说事。


但事实上,这耀眼的战绩,只属于极少数头部主播。剩下的大部分中部尾部主播,则是另一种生存光景。观众不过百的直播间,内卷到了极致。直播间简介经常是

“大哥刷到一定数量,主播就要脱”。用“校花”“大学生”这些关键词引流,更是常事。


小直播间还会玩“惩罚局”,逼一个主播跳一整天。为的是让观众看到主播被“虐待”,兴奋地跟风刷礼物。



为了博眼球,直播间里会故意设置小心机。吵架的、偷笑的、跳得哇哇哭的。

或者干脆把主播换成公园大爷和村口二丫。



大多数团播直播间,都充斥着低级趣味。用剥夺主播人性尊严的方式,去满足观众内心的某种需求。主播家露说,团播是个精力、精神、心理上三重高压的工作。这份工作看起来轻松,是因为观众只看到了跳舞的几小时。实际上,他们私下还要练舞、开会,工作12个小时是常态。更消耗精力的,是陪刷礼物的观众聊天。在业内,这叫“写作业”。一般情况下,只要观众在直播间花了10块钱以上,主播就得在下班后“打个招呼”。其实就是说一些暧昧拉扯的话。家露常常因此被骚扰,但有苦不敢言。毕竟团播就是一种“暧昧经济”。想赚钱,只能这么做。


在直播间里,家露也要为了几块钱的礼物,各种编瞎话。如果业绩不达标,会被立马开会,“公开处刑”。


为了留在团里,不少主播会悄悄动脸、准备更暴露的衣服。



或者挖同事墙脚,给别人的大哥“写作业”。而就算这么拼,收入也不怎么样。许多团播公司在招人时,会给主播开一份可观的保底工资。但后面总会因为流水不够、平台扣点等原因克扣工资。几个月前,211高校的女大学生小薇去做团播。本以为自己即将月入百万,实现财务自由。结果辛苦干了一个月,每天跳舞8小时。累到发烧,嗓子也哑了。最后到手只有3200。逢年过节,她还得自掏腰包,给“大哥”买礼物。还有一位辞了工作,跑去做团播的女生说——她本以为自己赶上了行业的红利,于是坚定转行。结果发现,想在团播赚到钱,美貌和跳舞只是入场券。能跻身前排的,是那些颜值出众,还极度专业和聪明的人。他们多是科班出身,有资源有才华。还有一副好身体和强大的心态。是“天选团播人”。



大部分像她一样的普通主播,很难熬出头。常常是拼尽全力,还是没几个粉丝,没多少收入。但是熬不出来,也不能撤退。因为合同上白纸黑字的违约金,可能高达七位数,而且不打折。业内把这种合同称作“卖身契”。所以你刷到的一些主播,不一定是多么热爱这个行业。而是根本走不起了。



 05 

幸运的是,或者说不幸的是——这个行业就是青春饭,换人很快。团播公司一般采取的是人海战术。不停招人,一次开几十个直播间。没有流量,就撤掉直播间,开除主播。有些人干了仨月,已经换了十几个直播间。



而且,团播市场存在严重的年龄歧视和审美疲劳。很少有公司愿意要超过25岁的主播。辛苦留下的年轻主播,职业生涯也很难超过3年。

在业内人士口中,团播主播也叫“青春耗材”。往往钱没挣多少,病攒了一身。消耗一番青春和健康后,黯然离场。很多主播都在高强度的直播下,出现过劳的症状。



长时间戴美瞳、化浓妆,让眼睛和皮肤发炎。每天重复一个舞蹈动作数百遍,让膝盖劳损、骨盆积水。还有昼夜颠倒的作息,以及团播现场震耳欲聋的音乐、闪烁的灯光、刺鼻的气味。都会损伤健康。有的“直播黑作坊”,还会用体罚的方式逼主播赚钱。动辄做两百个蹲起,业绩最低要挨打。有的主播甚至直接死在了直播间——去年3月,17岁男孩张岩去一家公司做团播。公司规定,获得打赏数额最高的人才能坐下。上班第一天,张岩因为业绩不够,连续站了8个小时。期间只吃了一碗面。下午5点,他打电话给妈妈,说这里工作好累,但如果不干了,要赔30万。


他只能忍着极度的疲惫和不适,继续在直播间跳舞。一个小时后,张岩突然呼吸骤停,摔倒在地。最终抢救无效身亡。



一条人命就这么没了。而直播公司却以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拒绝工伤赔偿。仅愿意以“人道主义关怀”名义,支付7万-15万。还不到合同上违约金的一半。

 06 

现代社会,职业结构在迅速发生改变。常常涌现一些类似团播的快餐式行业——娱乐主播、电竞选手、综艺明星、带货网红……这些行业被流量和金钱簇拥着。光鲜亮丽,光怪陆离。吸引了大批人投身其中,梦想着暴富和爆红。

也确实有一小部分人,实现了这个美梦。但你在艳羡行业塔尖上那几个人时,一定也要清楚——还有百倍千倍的人,在中部尾部疲惫挣扎。他们的人生没有光鲜亮丽,只有乌烟瘴气。很多行业,是少数人的职业捷径,多数人的事业黑洞。

其实真正适合大多数人的,还是一份踏实、稳定、长久的工作。

与其靠出卖色相赚一点快钱,然后身心受损,被行业淘汰。不如好好读书,好好精进技能,在一条靠谱的路上持续努力,为自己积累长期的社会价值。这世界充满了一夜暴富和迅速飞升的神话。但每个成年人,都必须有一个基本的清醒认知——暴富哪有那么容易,每一块钱都有它的脾气。有些行业,看似大路宽,实则步步难。咱可以关注新行业,去尝试新职业。但真要投身其中,还是要看清这个行业的本质,看清它光鲜的表象背后到底是什么。更要清晰了解自己真正的实力,并对人生做长远的规划和考虑。不要只看一个行业的表面。更不要急着去赚快钱。人的职业方向是一辈子的事。与其拿整个人生去赌万分之一的好运气。不如踏踏实实,去走一条缓慢但累积向上的路。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