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印度用八架战机“拦截”了八枚中国制造的PL-15E导弹,战绩不是“6比0”,而是“8比0”!这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故事?5月7日的“朱砂行动”本应是印度空军的荣耀时刻,却成了“阵风”战机的坟场。《空军月刊》捅破窗户纸:印度实际损失五架“阵风”,编号BS001、BS005、BS008、BS011和BS013,总价12.5亿美元的“法兰西荣耀”在PL-15E导弹面前化为火球。三架被PL-15E直接击中,当场爆炸。另外两架侥幸返航,但一架因损毁严重受损报废,另一架因维护本土技术问题被迫退役。

印度媒体曾吹嘘“拦截数百枚PL-15E无一命中”,如今却自曝回收八枚残骸——这不等于承认八弹全中?三架炸成碎片,两架返航即报废,剩下三枚残骸正好“点名”米格-29、苏-30和无人机。印度用血淋淋的代价,给中国导弹做了100%命中率的权威认证!
这场空战最讽刺的赢家,竟是中国的军火销售清单。PL-15E导弹用实战表现写下广告词:“145公里射程,双脉冲发动机,专治‘阵风’不服。”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伊沙克·达尔在议会发言中确认,巴方使用中国制造的歼-10C战斗机击落印度“阵风”战机。
印度防务研究所还在嘴硬,声称残骸提供了“中国导弹电磁频谱特性”。可花12.5亿美元买五架战机当“活靶子”,这学费交得全球军火商都笑出声。毕竟,谁不想看看“阵风”被PL-15击中的监控录像?
这套“挨打换情报”的神逻辑,连莫迪经济学都甘拜下风。更荒诞的是,印度竟用两枚未爆弹向美国换AIM-260技术:原来“战利品”要靠敌人施舍?
巴方晒出空战记录仪时,印度却在忙着P图:从“数百枚导弹全拦截”到“八枚残骸技术丰收”,剧本改得比宝莱坞还快。可惜,全世界都记住了PL-15E的八杀战绩,而印度“6比0”的牛皮,早被自家残骸戳成了筛子。
这场空战彻底撕碎了两个神话:法国“阵风”的不败金身,印度空军的最后遮羞布。当新德里忙着给惨败镀金时,全球买家已涌向中国展台。毕竟,还有什么比对手的“尸体陈列室”更有说服力的宣传册?
印度再怎么吹嘘“胜利”,也掩盖不了“8比0”的尴尬战绩。至于诺贝尔经济学奖?建议颁给PL-15E的设计师:用印度人的钱,打印度人的脸,还让印度人帮着数钱。这才是21世纪最硬核的“贸易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