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2050年超级细菌或致数百万人死亡(图)



美国智库全球发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未来25年内,超级细菌可能增加全球数百万人死亡,导致全球经济每年损失接近2万亿美元。其中,西方国家或成为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AMR)的主要受害者。

在此背景下,舆论将矛头指向多国大幅削减国际援助的行为,称其削弱了全球在耐药性监测、防控等方面的合作建设能力。

或引发巨额经济损失

这项涵盖122国的研究显示,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正在威胁人类所依赖的药物治疗效果。

如果不采取行动应对,到2050年全球或将面临每年1.7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增加七国集团等国家地区数百万人死亡。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发生在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对药物不再产生反应时,这可能催生出“超级细菌”。届时相关感染将更难治愈,甚至无药可医,导致死亡率飙升。

根据预测,在最悲观的情况下,到2050年,美国每年GDP损失或达到近3000亿美元,欧盟达到1870亿美元,日本达到657亿美元,英国达到586亿美元。

根据美国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的数据,到2050年,超级细菌致死人数或激增60%,美国每年或有134万人因此死亡,英国死亡人数将达18.4万。

此外,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翻倍等问题将接踵而至——全球医疗支出每年恐新增1760亿美元,英美两国增幅尤为显著。其中,英国相关成本将从9亿美元增加到37亿美元,美国则将从155亿美元增加到近570亿美元。

劳动力市场也将受到冲击,英国、欧盟和美国的劳动力预计分别减少0.8%、0.6%和0.4%。

不过研究也强调,如果当前加大感染治疗方面的投入,不仅能挽救更多生命,还能带来数十亿的经济回报。

多重危机叠加

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尽管细菌耐药性可自然产生,但人类滥用抗生素极大加快了这一进程。存活下来的超级细菌不仅耐药性和传播性更强,还能通过基因横向传递耐药特性。

传统观点认为抗生素滥用是耐药性主因,但更多研究揭示环境因素同样关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3年就发布报告称,气候变化及环境污染正加速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催生了更多致命超级细菌。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生态系统工程学教授戴维·格雷厄姆警告,极端天气尤其是全球变暖会加速细菌繁殖,促进耐药基因传播和进化速度。

此外,气候变化导致的洪灾频发可能导致居住环境过度拥挤、卫生条件恶化和污染加剧。水中的人体排泄物、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为抗微生物耐药性进化提供了“完美温床”。

联合国环境署负责人英格·安德森强调:“环境破坏与耐药性危机相互交织,可能摧毁全球卫生和粮食系统。”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传染病专家斯科特·罗伯特认为:“气候变化、污染、城市人口密集化,都会推动抗微生物耐药性传播。若不采取严厉措施,问题只会日益恶化。”

各国削减援助遭批

全球发展中心智库研究还发现,美国、英国和欧盟将因抗微生物耐药性遭受最严重的经济冲击。

舆论认为,近期多国大幅削减国际援助的行为可能进一步恶化该危机。

上周,英国政府宣布终止对弗莱明基金(Fleming Fund)的资助,该基金原本用于支持中低收入国家的抗微生物耐药性监测,这只是英国削减对外援助预算的一部分。

此外,美国政府近日确认削减90亿美元的对外援助预算,同时,欧洲多国也减少了全球卫生方面的支出。

即使目前抗微生物耐药性控制较好的国家也难以独善其身。研究主要作者、全球发展中心政策研究员安东尼·麦克唐奈(Anthony McDonnell)表示:“除非关于超级细菌的防控项目免受资金削减影响,否则耐药率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同步恶化。”

但研究也给了业界一些希望。若各国加大投入,包括增加新型抗生素研发和高质量感染治疗,到2050年美国经济每年可能增长1560亿美元,英国经济每年或增长120亿美元。

美国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的莫森·纳加维(Mohsen Naghavi)呼吁:“若不采取紧急措施,现有的药物可能失效,普通感染或将变得致命。”

他建议各国政府调整政策、加快新药研发,并加强公众教育,比如明确抗生素通常对病毒无效。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