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当你打开一包榛子巧克力,准备一边听歌一边享用的时候,飞机广播响了:“各位乘客,请不要在本次旅途中吃含有坚果的食物……”
是不是一脸问号?但这看似离谱又霸道的广播,可能是某人的救命稻草。

在飞往马略卡岛的easyJet航班上,座位排间的灯光柔和,空调吹着略微干燥的空气,乘客们陆续落座,准备享受几个小时的短暂航程。有的人在调节椅背,有的人打开手机里的离线剧集,而坐在22A的Dan Kelly,正在思考一个艰难的请求。
他不是第一次坐飞机,但每一次登机对他来说都像一场微型赌局——赌注有些过于沉重,是生命。
Dan患有严重的坚果过敏,甚至连空气中细微的蛋白颗粒都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EpiPen(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永远随身,但他很清楚,一旦发作,十分钟之内得不到救治,后果不堪设想。
这已经不是“面子”或者“是否麻烦”的问题,生命安全重于一切,他按下了呼叫按钮。

空姐走过来时,Dan语气礼貌但坚定:“您好,我有非常严重的坚果过敏,可以请您帮忙广播提醒大家这趟航班不允许吃坚果吗?”
空姐先是愣了一下,眼神里掠过一丝犹豫:“您有EpiPen吗?”
Dan点点头,从背包里拿出那支熟悉的注射器。
她点点头:“好的,您的座位号是?我跟机长确认一下。”
几分钟后,一段简短的广播在机舱内响起:“各位旅客,本次航班上有一位乘客患有严重坚果过敏,为了保障所有乘客的安全,我们恳请大家不要在飞行途中食用含有坚果的食物,感谢您的配合。”

广播结束,一瞬的寂静,接着,座位间响起一两声不耐烦的叹息,但大多数人还是默默接受了这个安排。
Dan松了一口气,朝空姐投去感激的目光。他把这段经历拍成了视频,上传到了自己的TikTok账号@_maycontain上。他写道:“真的很感激空乘立刻理解了情况。说真的,人们几小时不吃坚果不会死,但我可能会。”
然而,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
视频火了,评论区一开始是温暖的:
“我的女儿也有严重过敏,谢谢你为他们发声。”
“这是基本的尊重。”

但紧接着,恶意也如暴雨般袭来。
“我会立刻打开一包花生M&M巧克力豆,就因为我可以!”
“我总是在飞机上吃士力架,没人说不能吃啊?”
“所有过敏的人干脆都坐在厕所里吧。真烦人……因为我超爱在金汤力水里加花生。”
Dan看着这些评论,一开始是震惊,后来是沉默。他没有愤怒回应,而是转发评论并写下:“这些反应暴露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社会对于过敏这种疾病的无知和轻视。”

一次严重的过敏反应是怎样的?
不是咳嗽,不是流鼻涕,而是气管快速肿胀、喉咙闭合、面部发红、全身瘙痒,甚至伴随意识丧失。在飞机上,高空、封闭空间、缺乏医疗支持,都让每一秒都变得更致命。
而乘客的一袋花生,在几排之外就可能引起他的反应。
这不是心理问题,更不是娇气,而是一个关乎性命的医学问题。站在过敏患者的角度,看似“矫情”的请求,其实是生存的挣扎。

但网络评论让我们看到了另一面。尖锐言语和冷嘲热讽的背后,也并非仅仅是“对着干”的恶意。
有评论称:“这不是过敏的问题,这是自由的问题。我有权利在飞机上吃我想吃的。”
还有人说:“一个人不应该规定整架飞机上的人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
反对者的声音,代表无数人对“个人自由”的执念:当你在机舱中昏昏欲睡,因为狭窄空间而身体僵硬时,可能只想打开一包香喷喷的坚果,犒劳一下旅途的疲惫。

一边是为生命而呼喊,一边是为自由而反抗,我们到底该如何平衡这两者?
公共空间的全部规则无法一味让步于个体要求,但真正涉及生命的请求也难以忽视。尤其在一个密闭空间中,极端事件的发生往往不可控。
“我爱吃”和“想活下去”在天平两端摇摆。如果是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会如何选择呢?
-END-
Ref:https://www.dailymail.co.uk/travel/article-14908123/Plane-passenger-life-saving-allergy-request-sparks-outra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