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民晚报 图
近日,北京张女士称在爱康国宾体检 10 年未能查出患癌风险,这一相关话题引发广泛关注。2013至2023年,张女士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体检,从未被提示患癌风险,却在2024年被确诊为“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因此她质疑体检机构“误检、漏检”。
不少网友纷纷讨论:体检到底能不能发现癌症?自己每年做的体检是否还有意义?
根据张女士提供的信息,2024年她在另一家医院检查时被怀疑患“右肾透明细胞癌”,在接受右肾摘除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为“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
一位三甲医院泌尿外科专家介绍 ,肾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在临床中,约三成患者在初诊时病情就已经步入晚期或发生了扩散。“肾细胞癌在泌尿系统肿瘤中的发病率仅在膀胱癌、前列腺癌之后,居第三位。在成人患者中,肾透明细胞癌是肾癌病理类型中最常见的,约占70%以上,此外还包括肾乳头状细胞癌、肾嫌色细胞癌等等。”
“肾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不少患者在检查其他疾病时发现。”上述专家介绍,肾癌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血尿、腰痛和腹部包块,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发生转移。
张女士提到,这10年的体检报告中,她的“癌胚抗原定量”检测结果一直都在正常范围内。她在爱康国宾做了10年体检,从来没有被告知有“患癌风险”。
对此,爱康国宾发布的回应显示,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2022版《肾细胞癌诊疗指南》,目前尚无公认的用于肾细胞癌早期辅助诊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也就是癌胚抗原CEA的检测结果与肾细胞癌没有被认可的关联性。
一位肿瘤相关医学专家对澎湃新闻表示,癌胚抗原定量(CEA)检测是一种通过血液检测评估体内癌胚抗原水平的检查,主要用于辅助肿瘤筛查、疗效监测和复发预警。“一些体检套餐里包含癌胚抗原定量检测,但这只是肿瘤管理的辅助工具。”
“普通体检不一定会直接检查出癌症,一些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敏感性不够高,指标异常不能说明一定有肿瘤,正常也不能肯定没有肿瘤。”上述肿瘤相关医学专家表示,肿瘤检查通常需要影像、病理等多种手段的检测,才能既定位病灶又明确性质。
如果体检查不出身体的严重异常,体检的意义何在?上述专家表示,体检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进行初筛。“不仅肿瘤,一般来说,疾病都是越早发现,越早干预,疾病的治愈效果越好。不能完全否认体检在发现人体疾病方面的作用,很多疾病非常复杂,不是常规体检能确定的。”
那么,是否体检项目越多,套餐越贵,能发现疾病的概率越高?澎湃新闻注意到,在一些医院的健康管理中心和体检机构,体检套餐的价格在几百元到六七千元不等,包含从入职体检到深度高端体检等多种套餐,适用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群体的身体检查。
一位多年从事体检行业的业内人士透露,类似在机构体检多年却未发现疾病的事件在业内并不罕见,他所在的体检机构也出现过,包括体检人员操作失误导致的相关问题。他表示,体检套餐并不是越贵越好。“贵的套餐只是项目更多,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建议在体检机构体检三年左右更换一家机构进行对比。”
上述肿瘤相关专家也表示,相较于体检机构,他更推荐大家到三甲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尤其当出现身体不适或相关症状时,进行对症的体检,能尽早发现疾病进行干预。“对于体检中发现的异常信号,个人也要高度重视,到医院接受专业人士的指导,进行针对性地复查并尽早进行干预。”
“体检10年未查出癌”当事人:允许爱康国宾公开其超声资料,要求同步公开检查者资质
近日,女律师在爱康国宾“体检10年未提示癌症风险、确诊已是癌症晚期”的消息持续引发关注。7月17日和18日,爱康国宾连发两条声明,称确认检查无责,愿意接受第三方权威机构鉴定。只要张女士同意就可以公开当时体检的超声检查影像图片,接受公众审核。19日上午,当事律师张晓玲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不认可爱康国宾的回应,她一直要求爱康向其出示当时的影像资料,也同意公开发布。同时要求爱康国宾公示做影像检查的工作人员资质以及参与核查的“外部专家”名字。

▲爱康国宾相关声明(部分截图)
爱康国宾在18日晚的声明中表示,爱康医疗团队已完成对张女士的历年体检报告与档案的核查,并聘请外部专家协助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确认爱康对张女士的肾脏检查不存在瑕疵,报告结论与肾脏超声检查实际情况一致,不存在对于肾脏检查漏诊或误诊情况,进一步确认爱康无责。爱康愿意接受第三方权威机构的鉴定,并为此承担一切责任和法律后果。
声明中提到,张女士的肾癌从2024年11月被诊断为“肾癌早期阶段”发展到2025年2月的“肾细胞癌转移至腰椎、致骨癌晚期”仅用了3、4个月的时间,证明张女士所患的肾癌发展速度极快。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2023年10月在爱康体检时,报告提示张女士“右肾钙化灶”,也就是超声检测时并无癌症迹象。
声明还表示,爱康完整保留了张女士肾脏超声检查的影像图片文件,只要张女士同意,爱康可以马上公开张女士的超声检查影像图片,公开透明,接受医疗专业人士以及公众的审核。
19日上午,当事律师张晓玲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不认可爱康国宾的声明。她认为2023年钙化灶的诊断就是误诊,当时检查就提到“右肾可见一个强回声”,可能已经出现肿瘤,爱康国宾应该告知自己并建议进一步检查。后面检查中没有再发现钙化灶,也说明了当时诊断有错误。

▲张晓玲2023年在爱康国宾的体检报告 受访者供图
张晓玲表示,自己一直要求对方出示当时的超声检查影像图片,未获得回应;爱康国宾无论是以向自己出示的形式还是以公开发布的形式展示超声检查影像图片,她都同意。同时,她还要求爱康国宾出示当时给自己做影像检查的工作人员资质,以及在声明中提到的参与核查的“外部专家”名字。
北京一三甲医院医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体检时一般只是做平扫CT,想要靠这样一份影像检查出早期肾癌是非常困难的。并且肾癌并非几大高发癌症之一,容易被忽视。这个争议确实有误诊的可能,但也不能排除如爱康国宾所说快速发展的可能性。
恒基健康管理集团总经理范振忠此前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也提到,任何医疗检查都存在一定范围的假阴性率,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就是合理的;当然也不排除体检机构存在专业性问题或者因为成本原因出现漏诊情况。范振忠介绍,有些肿瘤病程很快,不排除在半年或者三个月之内很快出现的可能,并且在肿瘤早期,检查比较困难,出现漏诊的概率是存在的,当然这与看片医生的水平也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