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演习的变化
自1949年退踞台湾岛起,台伪军就把平均宽度大于130千米的台湾海峡视作抗拒祖国统一的天堑,在80年代后年年举行汉光演习,以图对抗解放军大规模渡海登岛,美军认为台伪军只要两周内没有覆灭美军就能够调集兵力干涉,以前解放军缺乏海上运输工具和空军掩护,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只有少量两栖登陆舰和大量征用民船,以往的汉光演习主要是在最前沿配置饱和火力,演习通常模拟登陆船队逼近然后台伪军的多管火箭炮、203毫米榴弹炮、155毫米自行火炮、105毫米牵引榴弹炮,120毫米迫击炮对着海上一顿猛轰,然后20毫米、40毫米、57毫米、90毫米速射炮对接近的轻型登陆舟艇一顿猛轰,接着布置在防线纵深的坦克装甲部队和空骑旅赶到登陆场对接近靠岸或已经靠岸的登陆力量实施反反击,演习就结束了。

但随着解放军武器技术水平的大跃进,各种跨海打击武器和空军已经具有精确摧毁全岛任何军事目标的压倒优势,特别是可在东西海岸任何复杂海岸实施较大规模超地平线登陆突击作战的两栖攻击舰以及直升机大量装备部队,台湾海峡己不再是障碍,拥有优势力量的解放军掌握着在什么地点实施登陆的主动权,在这种形势下台伪军原有的抗登陆防御体系面临不知解放军会在什么方向、什么地点进攻的问题,实力处于绝对劣势的台伪军只能被动应付,解放军一但发起行动,大量战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远程火箭炮和多种机载防区外打击武器立即摧毁所有预警.指挥、通信、机场、码头、防空系统和滩头抗登陆工事,作战飞机,水面舰艇,坦克、步兵战车、火炮阵地,甚至士兵都大量察打一体无人机连续几十或上百小时全昼夜、全天候的持续压制下只能躲在山洞和地下掩体内。

解放军全面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后,台伪军在指挥机构和首脑人员被斩首、各种雷达、军用机场、防空系统被毁、通信受阻、电力和交通中断的困境下,已经威胁不了解放军的海上航渡舰艇,大型综合登陆舰以及两栖攻击舰就会出现在台伪军防御部署的薄弱部位,运输直升机搭载突击部队从空中超越沿岸防御直入纵深,引导远程火力精确摧毁防御体系要点,气垫登陆艇搭载坦克出现在不堪一击的滩头,只需突破其一点或几点,大量解放军重装部队即如钢铁洪流般涌入,台伪军防御体系立即崩溃,登陆部队很快转入对残余抵抗的围歼作战,台伪军的有序抵抗连一天也坚持不了,台伪军高层对这一点有着清醒的认识,马英九公开表示“首战即终战”,一但开打很快就会结束,台伪军薄弱的实力对大规模登陆作战来说不过蚍蜉撼树,唯一的希望是尽量拖延多几小时,好让头目有时间跑路。

二:演习内容
汉光41号演习在7月8日正式展开,在前几天各作战区依据平战转换、备战部署、联合反登陆、滨海及滩岸战斗、纵深防御、持久作战、桥梁守备、要港防护、纵深阵地逐次抵抗等等课目,命令各部队前往战术位置,并针对机动过程中突发状况进行处置,花东防卫指挥部机械化步兵营进行弹药、口粮、油料及武器等装备检查后,夜间出动CM21履带型人员运输车进驻战术位置,依照车长指挥进执行重要目标防护作业,金门防卫指挥部烈屿守备大队战车营演练防区内重要电信机房遭破坏后派遣M41D坦克、轻型战术轮车在电信机房周边设置3道防护区域,先在周围实施警戒,随后以优势兵力向机房内部设施攻坚,展开肃清行动,确保关键基础设施运作如常,并在炼油厂等地执行防护任务,机步269旅联兵2营配合心战第1特遣队,以无人机演练地空侦察,展开抵抗射击。

澎湖防卫指挥部机步营模拟解放军自海滩登陆后沿交通要道突穿夺取要域时,出动CM21装甲车机动前进,抵达集结点后展开兵力与构筑阵地,结合市镇地物与道路节点构建交叉火网实施逐次抵抗。装骑营模拟解放军机降马公机场,出动CM21装甲车前往支援驻地守备单位展开搜索与攻击行动,确保机场安全,机步333旅与54工兵群分别在马公市区道路上设置多重障碍,迟滞解放军推进,马防部南竿守备大队机步连则模拟海水淡化厂遭破坏,官兵搭乘CM21装甲车机动作至目标区展开搜索与交叉掩护逐步肃清周边威胁,第2作战区装甲骑兵团,第3作战区装甲542旅,第4作战区装甲564旅,第5作战区装甲586旅分别由营区出发移动至任务位置巩固重要目标周边安全,第4作战区机步333旅出动派遣云豹装甲车向高雄港口设施及塔台搜索,确保港口安全,海军作战舰艇则在左营基地演习紧急出港。

八里守备区模拟解放军自台北港及八里海滩登陆,构筑滩头阵地后持续推进,第3作战区派特战部队于周边进行伪装潜伏,运用微型无人机侦察回传目标座标,紧接着由作战区火协中心引导与分配火力,最后特战分队以伏击迟滞解放军行动,解放军突破防线后,269旅联兵2营在市区十字路口构筑火力交叉带,展开城镇地带作战,宪兵指挥部利用台北市河道、桥梁及城镇等地障,与53工兵群共同构筑多层次防御纵深,第三作战区的宪兵装步第239营、陆战队66旅及空军防空等部队在松山机场模拟通过防空火网及火力压制解放军直升机机降登陆,第五作战区在台中地区模拟解放军增援部队持续突入,守备部队利用地形、建筑物等构筑类似陷阱区域,进行拒止战斗、道路机动作战阻绝等演习,空军各飞行联队则进行紧急转场训练,台南第一战术战斗机联队还演练了夜间跑道抢修。

机步234旅及步兵101旅演习滨海和滩岸战斗,演习先由空军与陆航实施远程火力压制,并在炮兵火力支援下,由机步战斗队掩护守备部队包围于海滩突击登陆的解放军,再实施火力扫荡,564旅出动6辆M109自行火炮在台南展览中心南侧的模拟打击登陆场,不过未用实弹射击,免得炮声震碎附近住户门窗,今年全部交货的29套海马斯多管火箭炮只进行了快速转移、隐蔽伪装、阵地转换接战射击及弹药装卸载等课目,未用实弹射击,澎湖、金门和马祖三地则同步进行实弹射击演习,金门在大胆、二胆、东碇、狮嶼、猛虎嶼、复兴嶼、北碇、草嶼、后嶼等离岛运用240毫米榴弹炮、105毫米榴弹炮、120毫米迫击炮、81迫击炮、20机炮毫米、12.7机枪及各式轻兵器朝向外海发起集火打击,装甲584旅的M41D坦克、CM21装甲车以机枪形成绵密交织火网,封锁滩岸。

三:后勤与支援
汉光41号演习进入第六天,58炮指部进行整体防空作战演练,平時难得一见爱国者、天弓等防空导弹在各阵地放列,复仇者导弹车在外围构建低空警戒,21炮指部在桃园市中坜机动部署陆射剑二防空导弹,保卫桃园机场,澎湖防卫指挥部野战防空连演练操作双联装毒刺导弹,这些演练并未针对低空层、小型目标进行反制,只用纱网罩防御小型无人机攻击,但如果挡住第一波挡不住第二波,关渡指挥部则在淡水河口实施反突击作战演习,实施河面阻绝爆破,防范解放军从淡水河河道突击进攻中枢地区,第三作战区53工兵群在新北地区河道用M3浮门桥车设置3道绵密障碍,第一道是布置能绞住小型舟艇桨叶的渔网,第二道是设置可引燃油桶,河面进行阻绝,第三道是可破坏气垫登陆艇底部的钢制浮动平台,海军左营基地将用快速布雷艇在可能通行水或布置万象二型沉底水雷。

为削弱解放军陆上机动力,各部工兵连分别于北、中、东部等地区展开阻绝预置演练,澎防部步兵营征用民间大型吊车在马公市区布设蛇腹型铁丝网、钢刺猬及水泥块,54工兵群战斗工兵营在台南与高雄交界处布置护栏、钢刺猬、蛇腹型铁丝网,废弃物车辆,金防部租用民间运输车,在琼林民防馆、尚义关帝庙等处架设蛇腹型铁丝网、钢刺猬、消波块,还首次在台北万板大桥使用向美国购买的艾斯科阻绝墙,以往工兵要花上7-8小时完成的沙包、拒马,现在只用8人20分钟完成,仅需展开、组装、填土3个步骤,可以防御火箭弹和迫击炮火炮破片甚至重型车辆撞击,53工兵群在芦竹彩虹桥海滩布置消波块防线,钢刺猬结合蛇腹型铁丝网防线,和征用的集装箱防线,花防部化学兵连也于重要桥梁周边设置烟幕设施及纵火兵器,以制造大量浓烟遮蔽视线。

宪兵202指挥部在连接台北、新北的万板大桥700米的桥面上设置4道障碍,分别是拒马、蛇腹铁丝网、地雷以及艾斯科阻绝墙,每道长约120米,在桥头制高点设暗火力点,云豹装甲车也在大桥两旁阵地埋伏,大桥北端的环南市场、家禽批发市场、大理高中以及周边住宅大廈屋顶都设置了火力点,另外有4辆云豹装甲车埋伏,宪兵指挥部还第一次用台北捷运运送武器、弹药等物资,沿着蓝线从南港机厂到善导寺站,与支援兵力会合前往龙山寺站,验证在地下执行兵力、物资转进,演习中还首度用空包弹开火,並假想解放军已突破第3道障碍时用120迫击炮和小型无人机时进行火力压制,金门防卫指挥部也在金门大桥演练构筑多层次防御,掩护大、小金门部队调整部署。

另外,第一作战区维修厂与民间合约厂商也演练战场抢修轮型车辆作业,第一地区支援指挥部卫生连演练出动军与民用救护车演练战场大规模救护,苗栗演练遭导弹攻击后建筑物受损的抢救、伤患医疗处理及灾民收容等救援,台中市后备指挥部开设动员暨民力协调中心,协助及引导民众疏散,金门防卫指挥部还首次打开1978年建造,2007年已荒废闲置的花岗石医院演练大量伤患集中处置能力,花岗石医院位于金门太武山南麓,是全世界唯一建于花岗岩中的地下坑道医院,同时还太武山坑道演练物资调拨与坑道作业流程,模拟战时补给线中断情况,前推预置第1、3类物资,其他各作战区也积极演练弹药预置分屯及战备存量灌油运补,并结合民间运输,强化战时补给效率,马祖地区支援营演练在狭窄坑道内短时间内完成补给、保修、医疗、弹药及运输等作业。

四:结语
汉光41号演习和以前那些在海滩上万炮齐发的表演性质汉光演习完全不同,演习全部是城镇阻击战和各种后勤支援演练,几乎算是临战演练了,这样看统一的日子应该不远了,演习中还闹了不少笑话,南投县竹山镇一台军用卡车碾过前方一辆电动车,装甲542旅炮兵营M109A5自行火炮在桃园新屋失控撞上路边4辆轿车,一辆爱国者导弹车行经新北新店时未注意转弯角度,车身卡在路边面摊遮雨棚,进退两难,高雄一辆轻型战术轮车撞上路边护栏,车上3名官兵头破血流,这些草苺兵战时都不知要干死多少自己人,演习再逼真,人心不行,解放军一上岸就鸟兽散,多少演习也是白忙活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