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此以后,“好色”两个字就紧紧扣在了克林顿的脑袋上,以至于许多人忽略了他的政绩,认为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性骚扰惯犯。
如今的克林顿已经年近八十,身为美国前总统,他虽然年迈,但仍旧是一个公众人物。
在回顾自己的总统生涯的时候,克林顿曾表示,他这一生当中对两件事感到遗憾,一是让中国入世,二是劝乌克兰放弃核武器。

那么,克林顿为何这么说,如果他当年阻止了这两件事的发生,又是否能够改变当今的世界格局呢?
后悔中国加入WTO?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因为中国当时急需发展对外经济以提升自己的实力水平,首当其冲就是加入WTO之后可以享受最惠国待遇,消除那些贸易国家对中国的歧视性政策,让中国的出口产品更具有竞争力。
事实证明,中国的确抓住了WTO的这个机会,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在吸引外资能力和改善投资环境上都有了显著提升,也促使中国提升了自己的国际地位,加速了中国融入全球化浪潮的速度。

然而鲜有人知的是,克林顿在促进中国加入WTO一事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2001年之前,中国不止一次递交过关于加入WTO的申请,但均被西方大国以各种理由驳回,直到克林顿做出了改变,不仅访问中国,而且频繁致电中国,催促中国加入WTO。
从阻挠中国入世,到主动邀请中国入世,美国的态度为何发生改变?这主要还是和克林顿本人的阴谋有关。

当时克林顿因为视野的局限性,对中国的看法并不客观,克林顿认为,促使中国入世之后,美国就能够轻松的掌握中国市场,中国会更加依赖美国进口的产品,久而久之,美国就能把中国当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后备粮仓,等美国收益稳定之后再撤离,中国的市场就会被彻底破坏。
不得不说,克林顿的想法很美好,也符合他身为美国总统的言行,但可惜的是,中国入世之后并没有如克林顿所想的那样依赖美国,反而实现了出口经济的上升,甚至对整个欧美市场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时至今日,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可以和美国相匹敌,不仅出口经济大幅度增长,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今年上半年,美国对中国发起关税战,作为回击,中国直接停止收购美国大豆,让美国农民损失惨重,同时也让美国经济受到了重创。
尤其是在今年5月的中美经贸会谈中,中国用自己的实力,得到了和美国平等对话的机会,更是让美国撤销了对中国的不合理关税,成功改变了中美的关系规则。

这也难怪,克林顿会把中国入世当做自己的遗憾之一。如果当初克林顿能够预测到中国如今的发展成果,想必他也不会振臂高呼,让中国入世。
后悔劝乌放弃核武?二战结束之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两国之间也因此产生了对抗。
经过几十年的冷战,美国成功促使苏联解体,而苏联解体之后,其遗留下来的问题也成为了国际关切的话题,尤其是留给乌克兰庞大的核武器库。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作为苏联的盟国之一,继承了苏联庞大的核武器库,这直接导致乌克兰成为了全球第三大核武器拥有国,一时间,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都忧心忡忡。
毕竟核武器的杀伤力巨大,当初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的两颗原子弹直接让日本两座城市几乎全线瘫痪,如果乌克兰也使用核武器,目标保不齐就会对准西方,尤其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美国。
乌克兰保留这些武器,就算不及时拿来使用,也会给全球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而美国担心的则更多,他们担心乌克兰会通过这些核武器发家,重演苏联的剧本,对美国的地位造成新的挑战和威胁。

为了防止这种隐患扩大化,美国,俄罗斯等国1994年在布达佩斯签署了一份名叫《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的文件,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求乌克兰放弃苏联解体后留下来的核武器库。
事实上,当时的乌克兰几乎一贫如洗,也的确没有维护核武器库的巨额资金,所以放弃核武,对于乌克兰来说也算一个必然的选择。
作为劝说乌克兰放弃核武器的代价,美国等国家承诺尊重乌克兰独立,并将会在乌克兰遇到安全问题的时候对其予以援助。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之后,乌克兰的确得到了美国的援助,但这一援助并没有为乌克兰真正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尤其是在特朗普上任之后,更是直接停止了对乌克兰的援助,完全忘记了自己曾许下的承诺。
经过三年1000多天的战争,乌克兰已经耗尽了国本,当初在备忘录上签署名字的国家也没有尽到保障乌克兰安全的责任,对于美国来说,俄乌战争已经耗费了美国大量的资金和武器,这一沉没成本,也是克林顿感到痛心的原因。
无论如何,克林顿如今已经人至暮年,在这种情况下,他所谓的“遗憾”,更像是一个老牌资本主义者用自己的固化思维在回顾他的政绩,而非真正在反思和后悔。毕竟中国入世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而乌克兰放弃核武器也是乌克兰当时必然的选择。

如果克林顿要反思要后悔,还不如谈一谈当时为何会被爆出与莱温斯基的丑闻,这或许会让他获得更多的公众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