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C原本以为,事情原本只是一个简单的68加元的价格调整。当时,Costco员工给她的指示,她完全照做了,而且全程都保持礼貌。结果,小C吐槽说:“这是一场彻底的客户服务失败——没有责任心,也没有任何公司层面的跟进。”
完成的事情经过如下:
6月7日 —— 小C在温尼伯Regent Ave的Costco购买了4棵常绿植物,每棵34.99加元。

6月13日 —— 小C看到同样的植物降价到每棵17.99加元。在收银处,她询问是否可以调整价格,三位不同的员工都告诉她:“你可以在30天内带着收据回来,我们会进行价格调整。”
6月19日 —— 小C拿着收据回来。一位无礼的客服代表直接说:“你别想了,我不会帮你做这个。要是我不能拿到价格调整,你也别想。”(“You’re not getting it. I’m not doing it. If I can’t get an adjustment, then you’re not getting one.”)旁边两位也在客服区域的员工插话纠正她,说她错了——他们说因为“库存严重积压”,他们之前一直在给这些植物做价格调整。
同一天,店长对小C说:“我们所有员工都知道我们现在不对这些植物进行价格调整。”他表示,如果我在几天前植物还有货时来,可能还能拿到价格调整,但现在这些植物已经卖完了,他就拒绝进行调整,也不愿提供任何解决方案。他还把责任推给了第三方供应商,说:“这些植物甚至不是我们的。”
但小C认为,当初没有人提到商品必须仍有库存。而且,她是付钱给Costco,而不是某个第三方,作为顾客,为什么要管这些?然而,店长还指出,小C买的植物在销售时很可能就已经快死了。
对此,小C十分无语,她在帖子里说:“我在这家门店已经消费了20年,整体体验一直不错,所以我当时也没有争执,平静地离开了——很明显我找错了人,我可以直接联系总部。”
“从一开始,我就一直按照Costco员工的指示操作,对所有人都保持礼貌。这件事本可以在门店当场处理,却演变成推卸责任和质疑我的诚信。”
因此,小C选择直接联系Costco总部。结果,“踢皮球”的过程就开始了:

6月19日:提交询问表单,对方回复说会在5到7个工作日内联系。
➤ 没有人跟进。
7月3日:再次发邮件,对方回复说会在2到4天内联系。
➤ 没有人跟进。
7月9日:再次发邮件,对方回复说会在5到7个工作日内联系。
➤ 仍然没人联系我。
7月16日:又发了一封邮件,距离首次联系总部已经快一个月了。

小C真的是要崩溃了!最近,一名Costco员工甚至暗示,她的账户上可能被做了“标记”。她觉得这件事情很离谱:“就因为我非常礼貌地提交了一个投诉?”
她表示,在经历了这么多推诿、失信之后,她对Costco改观了:“如果Costco连员工自己说出的话都不愿承担责任,也无法兑现自己“我们会联系你”的简单承诺,那这说明他们根本不在乎忠实会员的感受。也许他们根本不是我原本以为的那家公司。”
对此,网友们觉得,这是小C自己的问题。
有位网友评论道:“是你搞错了。你可以在30天内获得价格调整。但前提是该商品正在出售,而且价格更低。等你再次回来的时候,商品已经卖光了。所以没有价格调整。”

有位网友说得更加明确:“价格调整有两个条件:购买后30天内,以及商品必须仍有库存。如果是服装,则需要与购买时相同尺码的商品仍有库存。因此,我认为你不太可能获得价格调整。”

还有一位网友不理解小C的情况,觉得做价格调整一直都很容易:“我经常去做没有收据的价格调整。工作人员只是在电脑上查看我的账户历史记录。”对此,一位网友指出:“是很容易,没错。他们发现降价当天还有库存,就可以处理。但是,如果5天后才回来去对降价近50%的商品做价格调整,这真的是有断货风险。”

Costco官网上对Price Adjustment的解释是这样的:自购买之日起30天内若商品降价,有资格申请价格调整。带有促销数量限制的商品,只能在限制数量范围内申请调整。

因此,大家如果经常去Costco购物,要对商品的价格保持敏感,发现之前购买的商品降价了,打算去调价的话,一定要尽快,不要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