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了!揭秘医生眼中真正“伤肾”的5个习惯(图)

肾脏是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一刻不停地清除代谢废物、毒素,以尿液的形式排出,维持体内环境的干净和稳定。



提到伤肾行为,很多人会想到“纵欲”,其实,在医生看来,夏天的一些行为习惯,才是真正伤肾的“幕后黑手”。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综合多位专家观点,提醒生活中常见的伤肾因素,并总结一套养护方法。

真正伤肾的几个习惯

夏天的气候特点以及一些人的习惯,增加了肾脏的负担,加剧其受伤程度。

喝水太少

武汉市中心医院风湿与肾内科主任医师黄云芳表示,夏季出汗多,机体易缺水,如果喝水少,会让尿量减少,肾脏内蓄积的毒素浓度就会增加,造成肾损伤,还易形成肾结石或尿路结石。

吃得太咸


夏季人们爱吃宵夜,大多是高盐食物,盐吃太多,加重肾脏负担。南京鼓楼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医师汤日宁表示,肾病患者更要严格把控盐摄入量。



胡乱吃药

腹泻、感冒等小毛病易在夏季出现,很多人会自行买药服用。乱用药会造成肾损伤,用法、用量不当,可能引起肾功能不全或急性肾衰。目前的研究显示,药物是导致急性肾损伤的首要原因。

过度运动

夏天很多人减肥热情高涨,天津大学泰达医院肾病内科主任医师李青表示,过度负荷下,人体横纹肌会急性破坏继而溶解,肌红蛋白、钾离子等成分被释放入血,堵塞肾小管,可导致急性肾衰竭。

熬夜晚睡


昼长夜短的夏天人们睡眠会减少,熬夜、睡眠不足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肾脏的血管也会因此收缩,血液灌注减少。交感神经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也变得紊乱。

女性的肾比男性的更脆弱

谈到“肾”,不少人会将其与男性健康联系在一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病内科主任医师姚颖介绍,2022年《临床肾脏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女性慢性肾病患病率为男性的1.8倍,这是多种因素促成的。

先天结构“短板”

女性尿道短、宽、直,紧邻肛门、阴道,细菌更易侵入,引发尿路感染,细菌通过“尿道-膀胱-输尿管”抵达肾脏,引发肾盂肾炎等严重情况。



特殊时期影响

女性特殊时期会对肾脏有影响。比如,孕期肾脏会发生体积增大等改变,且负担大幅加重,而此时对肾脏有一定保护作用的雌激素通常也会下降。

“三高”叠加伤害

过去10年中,代谢因素导致女性慢性肾病死亡率呈现出惊人的增加,2型糖尿病、高血压是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失去雌激素保护的老年女性群体中。

免疫疾病催生

多种自身免疫病在女性群体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可伴发各种肾脏问题。

护肾,“养”比“治”更重要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聂晟表示,如果身体出现下列信号,要警惕慢性肾病:

泡沫尿;

夜尿2次以上;

眼睑或下肢浮肿;

体检发现尿液检查异常(尿蛋白或潜血阳性)、肾功能指标异常(如肌酐升高)等。

慢性肾病不易察觉,意味着预防的重要性远高于治疗。不管男性还是女性,生活中要做好这些事保护肾脏。

保证低钠饮食

少吃超加工食品,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成年人每日饮水1.5~2升,并根据运动量、天气等因素适当调整。



蛋白质摄入量过高也会使肾脏超负荷,成年人每日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满足每公斤体重0.8~1.2克即可。

保持规律作息


保证高质量睡眠、不熬夜;控制体重,保持规律的运动,选择适合自己且能坚持下去的项目,但要避免过度。

做好每日的私处清洁,避免细菌滋生引发炎症;化妆、染发选择正规品牌的产品。

每年都要查肾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包括尿常规、抽血查肾功能、做肾脏超声。如有糖尿病、高血压、自身免疫病等慢性肾病风险因素,日常需控制好相关指标,避免对肾脏造成进一步损伤。

别滥用药物、保健品


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随意更换药物种类。胶原蛋白、抗氧化剂等有各种“功效”的保健品,大部分需经肾脏排泄,加重肾脏负担,甚至有些劣质产品含有肾毒性成分。

吃任何保健品前先咨询医生,合理探讨自身需求,无必要不吃。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