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展示增程型“雄风3”导弹,但技术已过时(图)





▲台军增程型“雄风3”导弹的导弹发射车

在近期举行的台湾“汉光41”号演习中,此前一直被台军雪藏的增程型“雄风3”导弹终于露出了其神秘的面纱,而这也让外界对这款导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代表该导弹在台军中已经实现了批量装备。



▲“雄风3”导弹


在了解增程型“雄风3”导弹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前型,也就是“雄风3”导弹。“雄风3”导弹是台湾“中科院”在美国提供的冲压发动机的技术基础上,开发的一种超音速重型反舰巡航导弹,既可以用于反舰作战,也可以用于对岸上固定目标进行攻击。同时,“雄风3”导弹还是一种具备多平台使用能力的反舰导弹,发射平台包括水面舰艇以及采用多轴牵引-挂车底盘的导弹发射车,并且,台湾目前还在积极开发其空射型号,计划未来由IDF战斗机进行携带。



▲“雄风3”导弹发射瞬间


1997年,“雄风3”导弹进行了首次飞行测试,2004年完成研发测试评估,2005年完成海上作战测试评估。2007年10月10日,“雄风3”导弹在台湾“双十”阅兵活动中首次公开亮相,并在之后陆续装备台湾海军的水面舰艇部队和“海锋”大队(台湾海军的岸基导弹部队)。



▲“雄风3”导弹的主要性能示意图

“雄风3”导弹主要由弹头部分、控制部分及推进部分三部分组成,该导弹采用常规气动外形,弹体为圆柱形,弹头部分配备有锥形整流罩,弹体后部则装备有4个呈“X”字形布置的发动机进气道,每个进气道的后部都安装有一片尾翼,同时,“雄风3”导弹的弹体后部还搭载有2个固体火箭助推器。

在具体性能方面,“雄风3”导弹弹长5.6米,弹重1.47吨,主发动机为一台液体燃料吸气式亚燃冲压发动机,导弹最大飞行速度大于2马赫(不超过3马赫),最大射程150公里。“雄风3”导弹应用“中段惯性制导+主动雷达末制导”的复合制导体制,使用的主动雷达导引头还具备抗电子干扰能力,而为了保证对舰艇目标的破坏力,该导弹还搭载有一个半穿甲高爆自锻破片式战斗部。此外,根据台军方面披露的信息,“雄风3”导弹还具备超低空掠海飞行的特性,能够在一定程度提高自身的突防能力。



▲射程较近是“雄风3”导弹在性能上的主要不足点

在“雄风3”导弹正式装备台湾海军后,虽然该导弹是台湾海军中威力最大的一种反舰导弹,但仅150公里的射程,使得在现代海战交战距离越来越远的背景下,搭载“雄风3”导弹的发射载具并无法攻击更远距离上的敌方舰艇,同时,也无法安全地在敌方反舰或对陆攻击导弹的射程外对敌方舰艇实施有效打击。为此,提高“雄风3”导弹的射程,就成为其接下来的改进重点。而增程型“雄风3”导弹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产物。



▲使用增程型“雄风3”导弹的导弹发射车一次只能装载2枚该导弹

相比于“雄风3”导弹,增程型“雄风3”导弹的弹体尺寸进一步加大,这使得其可以装载更多的燃料,进而使得增程型“雄风3”导弹的最大射程,从“雄风3”导弹的150公里,提高到了400公里。如此一来,就扩展了增程型“雄风3”导弹和搭载该导弹的发射载具的打击范围。不过,由于弹体尺寸的加大,增程型“雄风3”导弹在特定发射载具中的携弹量只能进行降低,如,使用增程型“雄风3”导弹的采用多轴牵引-挂车底盘的导弹发射车只能携带2枚该型号导弹,而在使用“雄风3”导弹时,则可携带4枚。



▲我军目前装备的“鹰击-12”系列反舰导弹在性能上增程型“雄风3”导弹呈压倒性优势,图为“鹰击-12B”岸舰导弹发射车

综上所述,增程型“雄风3”导弹的装备,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台军的制海作战以及远程精打能力。不过,横向对比起解放军现役的“鹰击-12”系列超音速反舰导弹来说,增程型“雄风3”导弹在许多能力方面仍有缺失,如:体积过大,无复杂航路规划能力,同时,也不具备飞行末段的机动突防能力以及导弹发射车机动性较差等,同时,在射程上,相对于“鹰击-12”系列超音速反舰导弹500公里的最大射程,增程型“雄风3”导弹的400公里最大射程也不具备任何优势。因此,从这些方面来看,增程型“雄风3”导弹也只是一种入列即落后的装备,根本无法扭转台军在装备方面的劣势。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