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另一边,美国与盟友进行会谈,暗示他们“准备对华军事行动”,这又释放了怎样的信号?日前,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现身中国,不仅会出席中国国际供应链博览会,还可能与多名官员会晤。而且在黄仁勋来华前,有美媒透露消息称,他在白宫与特朗普进行了面谈。
这意味着,黄仁勋这次来华,肩负贸易和政治的“双重任务”,很可能还带来了白宫的口信。并且,黄仁勋抵达北京后,马上就宣布美国政府做出批准,英伟达等企业恢复对华出口H20芯片,进一步证明了他这次来中国不是单纯的贸易接触。而特朗普政府再次对华让步,再加上他本人也表示“有可能访华”,这些情况都在增加其中国行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黄仁勋抵达中国的当天,特朗普给普京设置了50天的期限,要求后者必须与基辅当局进行和谈,否则将面临100%的关税。然而,俄罗斯与美国的贸易总额在去年是31亿美元,特朗普的举动毫无实质性影响。不过很多人注意到,从7月中旬到9月3日,也就是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这一天,正好是50天。那么,特朗普给普京“划红线”的做法,是不是给他出席阅兵式造势?对这个问题,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不过,H20芯片只是对华“特供版”,这说明美国对中国的真正态度是既要又要,他们迫于经贸形势的压力,想要从中国这里赚到钱,但又不愿意看到中国的科技能力提升,还要进行限制。但H20芯片并不能满足万亿级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需求,其性能只是比国产芯片高一些。同样的算力需求,国产芯片可能需要两个才能达到,H20只需一个,耗电方面则有不到2倍的优势。然而,苹果等美企的产品,此前就被曝光存在“后门程序”,而且特朗普政府政策反复无常,谁都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又禁售H20芯片。况且,DeepSeek模型的出现,说明中企已经找到削减成本,还能确保大模型性能的道路。因此相比中企,这次解禁对英伟达更为重要,如果不能恢复市场份额,他们在华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而且,现在的美国对中国,已经没有“肆意打压”的能力。就在近日,美国副防长科尔比在会议中,询问日澳官员“若中美在台海发生冲突,你们将作何回应?”显然,美国就是在施压盟友提前站队,但日澳都没有给出他们想要的答案。有分析指出,科尔比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和五角大楼多名高层意识到,美国在各个领域的优势在逐渐丧失,中国不仅在缩小差距,还在不少子项上实现反超。因此,五角大楼想要发挥美国最大的优势-地缘,把盟友推到中国面前,给自己争取“重整旗鼓”的时间。特朗普准备访华,有可能也是这个目的,我们需要做好万全准备。
美国再次松口,咱们芯片真不“跪”了?
特朗普再让英伟达芯片进中国,今天的中国芯片产业,真能挺直腰板说“不”了吗?
7月15日,美国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愉快地宣布:“美国政府已经批准了我们的出口许可,我们可以开始发货了,所以我们将开始向中国市场销售H20“。

过去三年,美国对英伟达芯片的出口限制堪称“步步紧逼”,从H100全面禁售,到A100性能阉割,今年4月更绝,连H20这种“阉割版”都不让卖,但结果呢?
现在突然扭扭捏捏松口子,还一副“大发慈悲”的样子,背后原因,说白了三个“撑不住了”。
第一,美国芯片企业的业绩大幅下滑。以英伟达为例,中国市场占营收20%,彻底放弃等于自断一臂,但美国禁令又卡着脖子。
此次获批的H20阉割版,堪称“妥协的产物”,虽然用了英伟达的架构,但算力砍半,内存缩水,连玩游戏都带不动高画质。性能虽弱,却能在合规框架内抢回部分订单。

第二,全球芯片市场格局发生变化。尤其是中国本土芯片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美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
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国产AI芯片出货量同比暴涨40%,华为“昆仑芯”性能逼近国际主流水平,阿里、腾讯等巨头已大规模采购国产芯片。再不松口,H20可能彻底失去中国市场,到时候连“阉割版”都卖不出去。
第三,美国芯片产业的供应链也受到冲击,由于无法与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进行正常贸易,许多芯片制造材料和设备供应商也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别看现在特朗普蹦得欢,但他心里清楚:中国芯片市场是块“肥肉”,完全封锁会逼中国突破技术,让你用性能不够的芯片,反而能拖慢你的研发速度,所以用H20当个“安全阀”,让中国企业不至于彻底转向国产。
但说实话,H20阉割版,对咱们来说,确实有点“鸡肋”了,性能不够,价格不低,能解部分中小企业的燃眉之急,但对头部AI公司而言,真不一定买账。
买了,可能被技术锁死。用惯了英伟达的生态,自研动力就弱了,美国正等着你“温水煮青蛙”。就像某些依赖国外技术的企业,长期以来在自主创新方面投入不足,逐渐失去了核心竞争力。

不买,自研加速,逼着企业咬牙搞国产替代。比如寒武纪、地平线的芯片,虽然目前不如H20,但进步肉眼可见。以华为自研的麒麟芯片,在性能和市场份额上都有了显著提升,也证明了国内企业的自研潜力。
举个例子,就像以前咱们买手机非iPhone不可,现在呢?华为、小米直接对标,芯片也是一样的道理,以前咱们确实被“卡脖子”,但现在确实不一样了。
从“中兴断芯”的至暗时刻,到“华为鸿蒙+自研芯”的破晓重生,中国用五年走完西方二十年的技术长征,今天的中国芯,早已练就三重护体神功。

其一,技术免疫力,国产芯片不怕断供,就像打了疫苗不怕病毒。华为备胎转正、中芯国际产能狂飙,全是证据。
其二,市场吸引力,全球AI企业排队来华,因为中国有最大应用场景,谁能适配这片土壤,谁就握住未来。
其三,政策定力,“十四五”规划叠加万亿产业基金,国家把芯片升为“战略生命线”,从材料、设备到设计软件,中国正一条龙补短板。

美国解禁H20?我们欢迎竞争,但更要清楚,中国芯的底气,早已不靠“别人的施舍”。
最后送上一句,科技博弈没有永恒赢家,但自立者永远不败,中国芯,继续狂飙,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