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几起看似独立的事件——K1373次列车乘客高温砸窗自救,青岛大学宿管大爷中暑身亡,天水儿童铅中毒事件,在中国社会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几起事件的后续处理,不仅暴露出公权力在应对突发情况时的管理失当,更深刻触及了现代文明治理的核心命题:人,究竟是目的还是工具?
7月2日,K1373次列车在浙江金华脱线停运约3小时,车内空调失效,高温闷热,一些乘客出现身体不适的危急状况,一名男子情急之下用安全锤砸破车窗以求通风自救。然而,广铁长沙客运段7月5日发布的情况说明,称车内闷热未达“紧急程度”,对砸窗男子进行了批评教育,字里行间透露出“铁路无责,乘客有错”的官方立场。随后,国务院新闻办旗下的《中国网》发表题为《破窗不是英雄,“情绪脱轨”更不能没有底线!》的文章,称“砸窗者是将个体焦虑凌驾于公共规则之上”,导致舆论哗然。紧接着,多篇由铁路宣传部门“正能量”写手撰写的文章,相继为列车方辩护并指责砸窗乘客,激起民众更大的不满。
一篇题为《一家拥有公检法的公司,水平低到可笑是必然的》网文这样写道:K1373次列车砸窗自救事件发酵到如此地步,早已超过了我当初《民敢破窗,官必究之》的逻辑。从最近的系列表现看,让人对一个封闭系统会如何长出可笑的花朵更有感受。借用海瑞骂嘉靖的话,视百官如家奴,视国库如私产,以一人之心夺万民之心!可恶!
可能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位砸车勇士不是被地方带走的,而是被铁警带走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系统模仿苏联,完全成为国中之国,不但有自己的独立运营体系,还配有独立的公检法!如今铁道部虽早已消失,但铁警仍在,铁路运输法院和检察院也在!
一家公司,拥有独立的公检法司法系统,你别笑。虽然2012年已将法检下放地方管理,但由于它是专门法院,又优先适用专门法,事实上还是铁路系统的机构。但凭常识就知道,系统越封闭就越落后,越落后就越不敢开放,循环往复。权力完全在封闭的体系内自娱自乐,一旦用来对外,丑态暴露无遗。若回到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现场,就更明白了:事故尚未调查,车内是否还有乘客尚未明确,铁路系统竟然要求直接挖坑埋车!幸被当地官员报请省里出面阻止,终于抢救出一名女婴。但最终,还是埋了,且留下千古名言「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为什么要埋掉?因为这超出了铁路系统的控制范围,惊惶失措之下,只有埋掉、对外封闭起来。
从一段广泛流传的视频看,拿着对讲机请示的列车员自己其实已经快撑不住了,他只是拿不到授权。如果诛心一点,现在要死保的除了铁路系统绝不对外服输的一贯形象,还有那个下令禁止砸窗的「杀人犯」!现在的情形是,一旦砸窗合法合理合情,那这位下令阻止的领导,就得拖出去喂野狗。而封闭的系统,注定了上下级之间无法切割,也就连基本的纠错能力都没有。封闭的系统,完全不懂与外界沟通,甚至连基本的人性都丧失了。可笑不?这就是封闭系统的虚弱性。
网友@刘耘博士发帖说:…无独有偶,近日青岛大学一位58岁的宿管大爷因为中暑去世引发舆情。据报道,该校学生公寓普遍未装空调,去世宿管大爷的宿管房间实测温度达51℃。而学校管理人员办公室和留学生公寓都已安装空调。铁路部门和高校虽然跨界,但事件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管理者对现代文明以及管理的本质:人应该是目的而不是工具和手段,缺少基本的认识。
再看本周持续发酵的天水儿童铅中毒事件,官方发布声明,急于将一起明显的公共卫生和环境污染事件快速定责个体,缩小范围,以免除系统性问责。尤其是甘肃省作为资源大省,早在十年前就多次爆出多地儿童铅中毒事件,全国土壤监测数据显示,西北工业与农业交界地区普遍存在重金属积累,甘肃中东部干旱农业区土壤铅积累率高达72.5%。此次天水儿童铅中毒事件绝非孤例,官方如不将调查控制在幼儿园厨房内,将导致全市乃至全省的系统性追责,所以官方处理方式仍遵循的是中共一贯的治理逻辑:以制度为中心而非以人为中心。
然而,现代文明的核心不是制度的死板执行,而是应以人的价值尊严和生命为出发点。制度应服务于人,唯有将人性关怀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文明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