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日,李女士(化名)坐飞机从新西兰来到广州,谁知刚下地10分钟都没到,她就晕倒在机场里面,经过机场医生急救后,被紧急送往附近医院。据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ICU彭主任介绍,这名患者坐了大约11小时的飞机,送到医院时出现了心室颤动,之后心跳停止,经过抢救后宣布死亡。


经过了解病发过程和既往病史医生推测,肺栓塞就跟她在飞行途中坐着的时间太长有关。对此,医生特别提醒,不要以为肺栓塞离我们很远,久坐长时间不动都是高危因素。另外,肥胖、妊娠期妇女和吃了口服避孕药、肿瘤病人等身体处于高凝状态的人群也要特别注意。
此类事件曾不止一次发生。
长期久坐、顿顿外卖
130公斤男子突发肺栓塞差点丢了性命
33岁的创业者张先生,体重超过130公斤,长期久坐剪辑视频,还顿顿外卖,殊不知,他早已被“沉默杀手”盯上……今年2月,张先生轰然倒在路边,呼吸急促、四肢瘫软,眼前阵阵发黑,被紧急送往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急诊科。
张先生被送医院时,血压60/40mmHg,氧饱和度检测不到,血气分析显示氧合指数断崖式下跌至75mmHg(正常400-500mmHg),D-二聚体“爆表”,心电图异常波形频现——所有箭头直指肺栓塞!
经过医院全力抢救,张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成功脱离危险。
27岁小伙骑行摔伤腿部
两周后遭遇“猝死之王”
今年5月,27岁的小于在一次骑行时,不慎摔倒受伤,腿部划出一道不小的伤口。伤后他在家卧床休养了一周,接着回到办公室,久坐一周。
两周后,伤口结痂、疼痛缓解,小于准备重新开始骑行。可就在那几日,他突然感到严重的胸闷气急,稍微活动下就加重,右侧肋下还隐隐作痛,伴随发热、乏力、咳嗽,于是立即前往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就诊。
接诊医生根据病史判断病情并不简单,立即安排肺动脉CTA检查。结果显示:小于右肺动脉主干及分支被血栓堵塞,确诊为肺动脉栓塞(PE)。医生紧急联系血管外科,专业团队迅速为小于实施肺动脉溶栓吸栓手术,并放置下腔静脉滤器防止血栓再次脱落。
术后,小于的呼吸明显改善,胸痛缓解。经过规范治疗,他很快顺利出院。

杭州网资料图
警惕!
沉默杀手“肺栓塞”专盯这几类人
这场突如其来的生死劫,揭开了肺栓塞这一致命疾病的狰狞面目……肺栓塞,被称为“藏在腿上的死神”,超90%血栓源自下肢深静脉。
“当血栓脱落后,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就会引发肺栓塞,一旦出现突发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咯血、心脏骤停,直接威胁生命。”韩芳主任提醒,“久坐、肥胖、长期卧床者最易中招!”
久坐不动:如长途飞行、长时间开车、久坐办公。
肥胖:体重超标增加下肢静脉压力,血流缓慢。
长期卧床:术后、瘫痪患者风险极高。
吸烟、饮酒: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栓风险。
疾病因素:如肿瘤、肾病综合征、心衰等。
药物影响:如口服避孕药、激素治疗等。
预防肺栓塞的“保命”法则
首先动起来。久坐1小时,活动5分钟,做做踝泵运动(脚尖上下勾动);长途旅行时,每隔2小时起身走动。
其次控体重、戒烟酒。肥胖是血栓的“帮凶”,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是关键;吸烟损伤血管,应该主动戒掉它!
再次多喝水。每天饮水1500-2000ml,避免血液黏稠。
最后是高危人群注意事项。术后患者、长期卧床者要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同时建议穿弹力袜、使用间歇性气压装置,促进下肢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