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五代机AMCA


印度的第五代战斗机,怎么就变成了“公私合营”模式,还要求2029年首飞,这事儿靠谱不?很明显不靠谱。

我们先说说这个所谓的“公私合营”模式是啥,所谓的印度军工行业的“公私合营”,或者说引入民间资本,算是印度总理莫迪上台之后,对印度军工行业做出的历史性重大改变。
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


但印度的军工行业,研发和生产效率之低下,大家有目共睹。搓个飞机坦克搓个几十年,HAL堪称修机圣手,修两架飞机完事能给你修出三架来,这些梗大家都知道。所以莫迪上台之后,就开始寻摸着改变印度国防工业现状。

比如印度和韩国韩华的K-9自行火炮合作项目,在印度自己造100门K-9自行火炮,就是L&T工业集团出面和韩华主导的合作,工厂厂址设在印度的古吉拉特邦。
K-9自行火炮装配车间


比如现在的“阵风”战斗机项目,印度一直想让法国把“阵风”战斗机的生产线给搬一部分到印度来,而打算接盘法国达索“阵风”生产线的,就是阿巴尼家族的信实集团。
阿帕奇直升机在印度的机身生产线


但是问题来了,我们说中国的军民融合,引入民间资本投入军工行业,最大的优势和依托是我们的民间研发力量,民品产能足够强大和雄厚,甚至研发人员离开了军工行业,很快就可以和民间资本形成正向的交流循环。
光辉战斗机的生产厂房


而印度现在的问题是无论是军工还是民品、研发力量、研发人员都相当薄弱,在蛋糕还没有做大的情况下就贸然重新划分蛋糕,带来的必然是军工行业研发力量的流失,而民间资本的研发力量也没有提升多少。
其次,军工行业我们都知道,且不说门槛高低,最典型的问题是这是一个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作为基础,做大量工程试验用于技术储备,还需要建设大量研发试验设施的行业。而这方面都是军工行业的纯投资,是看不到任何效果的。甚至投入进去的钱到底是真的有成果,还是纯纯花冤枉钱,都不清楚。这毫无疑问,是违背资本的投资逻辑的。
光辉战斗机来自“五湖四海”的装备


这让印度的大型财团在进军军工行业时,往往选择的都是捡现成的。比如直接引入国外现成的产品,所谓L&T和韩华的合作,塔塔和洛马、波音的合作都是这个逻辑。
目前为止,印度自己的私营资本没说拿出什么自行研发的大型成套战斗装备。证明这些印度财团,所谓的进军军工行业,多的还是看重的军工行业利润高,营收稳定的特点,并没有多少提升印度自主研发能力,协助印度改善一下大型战斗装备研发上效率低下、产品性能差问题的意图。

我们还是说回印度的这个第五代战斗机项目AMCA,印度国防部的说法是交给航空发展局(ADA)牵头,HAL和另一家私营公司合营。这路子只要是了解LCA“光辉”战斗机发展的历史,就知道坏菜了!

至于后面的HAL和私营公司,正如我们前面所言,印度目前几个大的资本财团,虽然进军军工行业进军的红红火火,但是基本不具备自主研发大型成套战斗装备的能力,基本都是等着外资拿着成品市场换技术的来喂到嘴里为主。

比如利用给国际军火商搞外包的优势,来看一看某些部件具体应该怎么制造。尔后等到AMCA比如量产的时候,也许可以凭借私营资本的力量,来看看能不能提高一下AMCA的批产速度,避免再出现LCA这四十多年搓了三十多架的“悲剧”,最多也就能做到这样子了。

你就看AMCA已经拖了多少年了,最早在2014年、印度和俄罗斯在PAK-FA项目上的合作黄摊子之后,就开始吹了。吹了10年了,还是PPT状态……就知道这项目究竟有多么不靠谱了。十年来光是各种PPT,各种构型就出了不下三四个,光是吹ADA已经完成详细设计、设计发图,到HAL开始建造AMCA的技术原型机,又有不下三四次。
班加罗尔航展上的AMCA模型


更不用说,就算是ADA设计没毛病,HAL根据设计发图也开始制造原型机了,这问题也依然存在啊,你看AMCA有多少东西是被卡脖子的?咱们都不用说AMCA,还是说回LCA MK1A。
光辉战斗机与F-404发动机


所以,所谓的印度国防部想借助私营资本的生产能力(说真的,这产能也没见得好到哪儿去)来提振AMCA的产能,确保这些飞机能够快速装备部队……大伊万认为,多少还是想多了,你难道只考虑怎么造飞机的壳子,不考虑主要分系统的吗?

最后,ADA这几年上马的项目也确实太多了,LCA MK1A这个玩意就不说了,然后还有一个类似于阵风的LCA MK2,此外印度海军甚至还有一个定位是近似于第五代舰载机的TEDBF,现在又来一个AMCA?
可想而知,以印度目前航空工业的研发能力,到底能不能支撑得起同时推进这么多研发项目来。事实上,就算是现在最为简单的LCA MK1A都在拖拖拉拉,那就更不用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