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示警:学者 商人 游客等都可能是间谍(图)

中国当局现今高调向公众宣传要重视国家安全及反间防谍意识。微信公众号“国家安全部”周日发文称,境外间谍可能就隐藏在我们身边,从事各类危害我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并指包含“侦探、学者、商人、游客、恋人、记者、签证官、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等各类身份都可能是境外间谍。

中国国家安全部发布“揭露间谍的N副面孔”文章作出上述表示,并称“境外间谍可能就隐藏在我们身边,利用各种身份伪装和话术陷阱,精心编织骗局,从事各类危害我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

上述职业,中国国家安全部以“不调查的侦探、不研究的学者、不营业的商人、不观光的游客、不走心的恋人”称之,并指“除了以上几副面孔,境外间谍还可能伪装成记者、签证官、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等各类身份,利用各种手段搜集我国家秘密、危害我国家安全”。

就“不调查的侦探”,文章指,“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会打着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的旗号,频繁出入高校、科研院所,以经济利益诱惑或许诺提供学术、生活上的便利,实施策反活动,进而套取我国敏感信息和核心技术”,要求“对突然接近、异常热情的境外背景‘学者’要保持警惕,决不能擅自透露涉密信息,严禁携带涉密资料参加境外学术活动”。

就“不营业的商人”,文章称,“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会伪装成‘实力雄厚’的商人,以投资、合作等为幌子攀拉我重要敏感企业或机关公职人员,利用金钱诱惑、感情拉拢等手段实施策反,进而搜集我重点领域情报”,要求“对主动示好、承诺高额回报的‘商业伙伴’要提高警惕,不要被利益蒙蔽双眼,更不要在商务活动中泄露国家秘密和敏感信息”。

对“不观光的游客”,文章称,“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会以参观旅游、探亲访友为名进入我境内,以对中国自然风光和地理环境感兴趣为由,自行或诱使境内人员进行非法测绘、现场观搜等活动”,要求“对在军事禁区、敏感地区附近徘徊、拍照,特别是携带高精度测绘设备作业的‘游客’,要保持警惕,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可疑情况”。

对“不走心的恋人”,文章称,“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会以‘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的异性好友为伪装,假借‘恋爱’名义接近我赴外留学生或实施网络勾连,发展成为恋人关系后实施策反活动”,要求“对异常热心、殷勤的境外异性‘朋友’或‘网友’要注重筛查和防范,不要被甜言蜜语迷惑头脑,不要随意对交往对象泄露涉密敏感信息”。

无独有偶,美联社上月援引知情人士报导称,美国政府已禁止驻华公务人员及其家属,以及拥有安全许可的承包商与中国公民发生任何恋爱或性关系。该政策于今年1月拜登政府的驻华大使伯恩斯离开中国前不久开始实施。报导指,尽管一些美国机构已对此类关系制定了严格规定,但自冷战以来,公众从未听说过一刀切的“不交往”政策。美国驻其他国家的外交官与当地人约会甚至结婚的情况并不罕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