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韩国生活了很久,但这种形式的抗议前所未有,”一名50多岁、在首尔经营中餐馆的老板担忧地说,“现在每次上班,我都倍感焦虑。”
“我们不想谈论这件事。作为外国人,我可能会成为攻击目标,”首尔东部一家中餐馆的老板表示。
据透露,今年4月,她所在华人社区附近爆发了一场由韩国亲美极右翼团体领导的抗议活动,示威者高呼“滚回中国”等种族歧视口号,还手举韩国和美国国旗。当时,当地一家麻辣烫餐厅的一名员工据称向人群投掷蒸锅,随后遭到骚扰,后来被送往医院。

今年4月,韩国极右翼人士在一场示威活动上手举美国国旗 韩联社
“韩国政客煽动,媒体火上浇油”
观察人士表示,这种仇华情绪激增并非巧合。韩国即将于6月3日举行大选。此前,韩国前总统尹锡烈遭到弹劾,尹锡悦及其所属的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与其他亲美极右翼派系的政界人士,为了在大选前凝聚民心,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和煽动反华言论。
“干预选举”“贸易和外交强硬”……一时间,中国已成为韩国政坛中的“政治出气筒”。
《南华早报》注意到,在韩国主流社交平台上,谴责“中国威胁”或嘲笑“中国游客肮脏”的帖子在网上疯传,这些帖子经常使用种族主义的绰号形容中国人。有调查显示,2022年,81%的韩国人对中国持负面看法,高于2015年的61%。分析人士表示,这种转变已被政治武器化。
在韩国,反华言论并不新鲜。但一些分析人士表示,自去年12月尹锡悦试图宣布戒严令失败以来,这种规模性的歧视言论有所加剧。
“在那之前,反华情绪是错误的,且往往植根于特定事件,”首尔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系副教授河南石(Ha Nam-suk,音译)表示,但自从尹锡悦戒严失败后,“仇恨变得更加植根于阴谋论和假新闻”。
值得一提的是,自尹锡悦紧急戒严后,为保护他免遭惩处,国民力量党内就开始有人刻意煽动一股“反华情绪”,硬将内政问题扯上中国。有披露的文件内容则显示,已成为韩国宪政史上首位任内被批捕韩国总统的尹锡悦,仍在法庭上炮制类似涉华谬论。
在1月的庭审辩论会上,尹锡悦方面再三捏造炒作“中国介入韩国选举”的说法,援引虚假消息声称“戒严当天,驻韩美军抓了99个中国间谍并押到了在日美军基地”。驻韩美军和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选管会)相继予以否认,称相关消息“完全不属实”。

1月21日,尹锡悦出席韩国宪法法院弹劾审判庭审辩论 央视新闻
随着选战正酣,这种反华趋势已经渗透到韩国主流政治话语中。此前,韩国力量党发言人公开宣称,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陷入了所谓“小中国中心主义”(Little Sinocentrism)。
5月18日,李在明在电视辩论节目上被指责“亲华”。他驳斥说,韩国不应该全盘押注在和美国的同盟关系上,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同样重要”。
对此,韩国非政府组织“移民中心之友”负责人宋恩贞(Song Eun-jung,音译)表示:“政客们攻击中国人的这种言论会产生现实后果。他们制造了把中国和当地华人社区描绘成有问题的公共话语。政客和政府正在煽动仇恨和歧视……媒体也在火上浇油。”
报道称,到目前为止,韩国政府方面仍没有正式回应谴责这种歧视浪潮。

5月18日,韩国第21届总统选举候选人首场电视辩论会举行。左起:国民力量党总统候选人金文洙、民主劳动党候选人权英国、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和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 韩联社
“中国人正成为替罪羊”
24岁的韩国共同民主党地区代表李艺灿(Lee Ye-chan,音译)说,这是保守派及亲美右翼人士政治策略的转变。他表示:“那些人过去针对朝鲜,现在正转向中国。这是糟糕的政治,是基于恐惧的政治,即把整个群体当作替罪羊,转移人们对真正问题的注意力。”
李艺灿所在的永登浦区是首尔最大的华人社区之一。他说:“我经常收到针对我所在地区的在线威胁报告。我把报告送到当局,敦促他们迅速采取行动。这些极右翼组织有暴力行为的历史。”
对于19岁中国学生戴伟鹏(Dai Weipeng,音译)来说,这种变化虽微妙,却显而易见。他表示:“我感觉一些韩国人的态度有所转变。社交媒体上的评论更加充满敌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这样针对中国人。”
约瑟夫·钟(Joseph Chung)是一名旅居在首尔的中国台湾人。他表示:“有一次,在地铁上,我正用普通话和妈妈打电话,就被人用力推了一下。那个人什么也没说,但我能感受到他的敌意。”
在韩务工的中国朝鲜族深受其害。一名移居首尔的朝鲜族华裔教育工作者文敏(Moon Min,音)说:“对所有人来说,这都是一段艰难的时期。当然,作为外国血统的我们会受到更多的歧视……在这里住了这么久,我已经对歧视不敏感了。”
根据韩国司法部2020年的一项调查,韩国约有70万朝鲜族中国居民。许多人表示,他们在获得公共服务和公平劳动权利方面面临着持续的挑战,且经常感到被韩国媒体歪曲。
虽然并非所有韩国人都持反华观点,但许多在韩中国居民表示,他们已经学会了保持沉默。
“我们不能谈论这件事,”一名店主说,“如果我们想继续在这里做生意,就必须学会低头。”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上,在韩中国居民发帖,敦促华人在抗议期间呆在室内,避免在公共场合说普通话。一条帖子写道:“我们必须保持安静。”
但也有人指出,沉默不是长久之计。“移民中心之友”负责人宋恩贞指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部反歧视法。我们一直敦促政府认真对待仇恨言论,并实施相关规定。”
另据韩国《亚洲日报》报道,5月早些时候,联合国时隔7年发布报告,称韩国国内的反华情绪已达到“令人担忧”的水平。报道称,近来以保守阶层及部分政客为中心,反华与仇华情绪高涨,有关“中国人参与总统弹劾集会”“涉嫌介入大选”等谣言在网络中快速传播,令联合国罕见发出警告。
今年4月,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接受韩媒体专访时指出,近年来中韩国民友好感情有所下滑,中方对此高度重视。这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国际地区形势和两国发展情况变化、两国民众缺乏足够面对面交流、舆论负面炒作等都是原因。特别是近期韩国政局复杂变化背景下,一些势力出于政治目的,恶意炒作涉华议题,煽动反华情绪。这无益于中韩关系发展和两国国民感情,也有损于韩国形象。相信韩国民众能够明辨是非。
戴兵强调,当前国际地区形势深刻复杂演变,维护好、发展好中韩关系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历史和现实证明,坚持友好合作最符合中韩双方根本利益。韩国坚持对华友好,是在做正确的事。中韩关系搞坏了,有百害而无一益。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未来中韩关系一定会健康稳定、积极向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