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诺姆发表声明,宣布取消哈佛大学获得的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质,禁止哈佛招收国际学生。
诺姆还强调:“对于大学而言,招收国际学生并从他们更高的学费中获利,用来支撑其数十亿的捐赠基金,是一种特权,而非权利。哈佛本有多次机会选择正道,它却拒绝了。如今,他们失去了特权——这是他们反复违反法律所带来的直接后果。这应成为对全美高校的一个警示。”
更严重的是,禁令是立即生效的。也就是说,哈佛大学不仅以后不能再招留学生,现有的留学生也必须转学,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
现在,哈佛大学一共有6800多名留学生(其中中国学生1016人),可一时半会能转学去哪啊?
最惨的是马上面临毕业的留学生,辛辛苦苦交了四年钱,再有一个月就拿毕业证了,可突然就要转学了!要是给发个社区大学的毕业证,糟不糟心?
那么,这个闹剧到底是咋回事?国土安全部这是闹啥呢?
壹
其实,这只是特朗普和美国哈佛大学反复拉锯中的一环罢了。
而事情的起源,还是美国左右翼的意识形态之争。
我们都还记得,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一些声望顶尖的藤校——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都接连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
学生们课也不上了,药也不嗑了,派对也不混了,往草坪上支个帐篷,就开始喊:From the river to the sea, Palestine will be free!
看起来,他们是在支持巴勒斯坦人,抗议以色列的暴行,是正义的对吧?
但实际上,他们喊破嗓子,也没给巴勒斯坦的儿童捐一分钱,也没阻止美国军火商向以色列少提供一枚炸弹,更没改变美国政府支持以色列的态度。
说实话,要是真有美国大学生受心中的正义感所感召,像亚伦·布什内尔那样以死明志,倒是真的能称得上一个汉子。
可是呢?光喊口号,却没行动,有啥用?
说白了,这就是白左,用博爱、宽容、包容的理念,去做一些感动自己的事情罢了,屁用没有,这种人我们这些年已经见得太多了。
而爆发这么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也说明,美国大学里面的白左思潮,已经病入膏肓了。
当然,这和民主党这些年搞的DEI(多样性、包容性和公平)有很大关系。
在DEI指导思想的运作下,美国高校行政权力猛涨,负责DEI的部门不管教学,专门搞多元化建设,在种族、性别、性取向等等问题上反复折腾,搞得美国大学已经成了白左思潮和觉醒运动的大本营,以及白左分子的制造机。
结果呢?2024年11月晴天一个霹雳,特朗普上台了。
特朗普这次卷土重来,不仅要拿回自己所失去的,还有一个任务,就是重塑美国主流意识形态,通过废除DEI政策,关闭多元文化项目,限制少数族裔权益,来强化白人保守主义价值观。
而作为白左大本营的美国高校,自然也是特朗普要改造的对象。
但是呢?美国的高校长期秉持“学术自由”的核心价值观,有着一种“我虽然拿你的钱,但我人格是独立的”蜜汁执念,所以要是直接干涉学校内部管理,反弹一定很大。
不过,特朗普找到了一个绝佳的抓手:反犹主义。
2024年,美国众议院通过《反犹太主义意识法案》。2025年1月29日,特朗普签署总统行政令,要求打击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反犹主义”。
而事实证明,能当上特朗普内阁部长的,都是人精。
特朗普刚签署完行政令,教育部长琳达·麦克马洪就表示:“哈佛未能保护校园学生免受反犹太主义歧视,同时又宣扬分裂主义意识形态,凌驾于自由探究之上,这使其声誉严重受损。”然后国土安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也跳出来,指责哈佛是“极端骚乱的污水池”和“反犹主义泛滥之地”。
你看,有法律依据,有权威部门性质认定,那特朗普插手美国大学,就名正言顺了吧?
2月份,特朗普向所有美国高校发出警告,要求遵守《联邦反歧视法》,彻底根除反犹主义。
看起来,特朗普是针对反犹主义,但其实真正的核心,是要求大学废除校园内泛滥的DEI举措。
可能是为了杀鸡儆猴,美国司法部、教育部等机构还组成了一个打击反犹主义联合工作组,进驻了哥伦比亚大学进行“反犹主义调查”,谁让哥大是“抗议主力”呢?
调查结束后,工作组表示,由于哥伦比亚大学未能抑制校园内的反犹主义,将撤回针对该校发放的4亿美元联邦资金。
扣钱的方法果然有效,美国名校大部分都是私营,联邦资金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来源,现在把钱扣了,校长怎么向校董去解释?
所以哥大很快就屈服了,决定向特朗普妥协。
而且哥大看得也很明白,整改问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明白领导想从整改问题中隐晦传达的意思。
3月21日,哥伦比亚大学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一系列新政策,不仅包括打击反犹主义的口罩禁令(戴口罩是学生自我保护的手段),还包括严格审查学术及录取政策、颁布新的纪律程序以及取消部分DEI项目的资助。
一看这种办法有效,特朗普就故技重施,下令总务管理局、卫生与公共服务部、教育部三家联合,对哈佛大学与联邦政府之间价值2.556亿美元的合同,以及价值87亿美元的多年期拨款承诺进行审查。
这加起来可是接近90亿美元!
所以哈佛也有点害怕,在3月底的时候也的确做出了一系列妥协,承诺取消一部分多元化项目、禁止戴口罩、解雇了中东研究中心的人员,还暂停了与巴勒斯坦地区一些大学的合作关系。
但是,别忘了特朗普的“交易的艺术”,这厮最擅长极限施压,你要是软了,他马上就会索取更多。
果然,4月11日,哈佛大学收到一封政府邮件,邮件中又提出了一堆新的要求:
第一,推动校务治理结构改革,限制师生群体在校务决策中的影响力;
第二,全面推行能力本位的招生招聘制度,严禁将种族、肤色或国籍等身份因素纳入考量;
第三,优化国际生录取机制,严格筛查申请人政治倾向,拒绝接收宣扬反美价值观、支持恐怖主义或持反犹立场的求学者;
第四,全面取缔校园内所有涉及DEI的政策项目;
第五,要求哈佛在8月前完成这些整改,并每季度提交报告直至2028年。整改期间,所有招聘和招生数据须与联邦政府共享以供后者审查。
说实话,这些条件哈佛是万万不敢答应的,只要答应,哈佛所标榜的独立性也就彻底没有了,持续了几百年的高校自治也会荡然无存。
所以,哈佛赶紧从半跪站起来,选择硬刚。校长艾伦·加伯还在声明中愤怒地指责特朗普:
“任何政府,无论哪个政党执政,都不应规定私立大学可以教授什么课程、可以招收和聘用哪些学生以及可以从事哪些研究和探究领域。”
事实证明,对特朗普这种人,你软他就硬,你硬他就软。
哈佛硬刚后,美国总务管理局高级官员乔什·格林鲍姆紧急致电哈佛,说4月11号发的邮件是发错了......
按照格林鲍姆的说法,这封邮件是真实存在的,也是提前起草好的,但是呢?按规定是需要卫生与公共服务部代理总顾问西恩·凯韦尼、总务管理局高级官员乔什·格林鲍姆、教育部代理总顾问托马斯·惠勒三个人联合签发,邮件才能发送。
但因为工作人员的不慎,这封邮件只经过了西恩·凯韦尼的签字,就发出去了。

本来吧,政府官员都低头了,哈佛就坡下驴,这事也就过去了。但这次哈佛居然得理不饶人,不仅拒绝了邮件中的所有要求,而且发声明杀人诛心:
“我们至今仍不清楚美国政府近期的言行中,哪些是错误的,也不明白美国政府究竟意欲何为、想说什么。即便这封信是个错误,但政府本周所采取的行动,已然对学生、员工以及‘美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地位’产生了实际影响。”
把政府官员发错邮件的事抖搂出去,让美国政府的面子往哪搁?特朗普这么好面子的人,怎么能忍受这种公然对抗?
果然,打击随之而来。
4月14日哈佛拒绝邮件要求,当天晚上,特朗普就宣布冻结哈佛总额达22亿美元的多年期拨款,以及6000万美元的多年期合同款项。
4月15日,特朗普威胁剥夺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
4月16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威胁取消哈佛大学招收国际生资质。
很多人可能都不明白了,招不招收国际生,不应该是教育部门说了算吗?怎么是国土安全部说了算?
其实,这个所谓的国际生资质,实际上是SEVP认证,全称是“学生与交流访问者计划”认证,是美国政府监管留学生活动的一种方式,通过确保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性,维护国家安全。
既然是维护国家安全,自然是归美国国土安全部来管。
不得不说,这一招,打在了哈佛七寸上,因为招收国际生,一直是哈佛最来钱的营收渠道之一。
我们可以算笔账,哈佛留学生6800人,按照平均每人学费6万美元来算,一年就是4亿美元,这还不算在学校的生活费、娱乐费用、房租费,以及来自学生家长的捐助等等,保守估计,如果这个计划真的实施,哈佛一年营收要损失10亿美元以上。
哈佛一年才赚多少钱?65亿美元啊!
但万万没想到,哈佛竟然如此硬气,仍然不为所动!
5月5日,美国教育部长琳达·麦克马洪给哈佛写了封信,告诉哈佛不要再寻求联邦基金支持了。
然后呢?哈佛没回信,但这封信莫名其妙地出现在了网上,而且把信里面的大量语法错误用红笔改了,曝光在公众面前。

这么玩是啥意思?可能是告诉特朗普:你选的教育部长,没有文化啊!
特朗普估计是被哈佛一次又一次的给脸不要脸惹怒了,我可是美国总统!收拾不了中国,我还收拾不了你哈佛么?
于是,也就有了5月22日,国土安全部终于把停止哈佛招收国际生资格的决定给落地了。
贰
那么,以后哈佛真的没法招国际生了吗?哈佛今年的留学生都毕不了业了吗?
不至于。
从现在来看,这仍然属于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的过程之中。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国土安全部这个规定本身就存在很大合规风险。
SEVP的衡量标准是什么?是检查学生有没有合法在校学习,是不是打着留学的名义打黑工或者从事危害美国安全的活动。现在呢?因为学校的立场就把认证给取消了,合不合理?信不信哈佛一帮法学老教授冲到法院去喷国土安全部律师一脸唾沫?我就是这么教你用法律的?
更关键的在于,国土安全部这种肆意吊销SEVP认证的行为,严格来说是坏规矩的。在一向标榜自由的美国人看来,国家政策怎么能作为对内施压的政治工具呢?美国一直标榜的所谓小政府、司法独立、学术独立、言论自由、程序正义、法治精神,都哪去了?这可都是动摇国本的事情。
不排除民主党会借这件事大肆做文章,鼓励哈佛打官司,甚至国会也会出来调查国土安全部的命令是否合规。
而且,国土安全部也不是一直取消SEVP认证,而是取消2025-2026一个学年的认证,所以起码今年毕业的留学生应该是不受影响的,至于9月份的招生咋办,官司谁赢谁输还不一定呢,还需要等等再看。
更妙的是,这次的法令,并不是来自特朗普,而是国土安全部,这就相当于在特朗普和哈佛之间形成了一个缓冲,事后如果特朗普准备妥协,也可以把锅甩给国土安全部,说国土安全部瞎决策,误会一场,我特朗普还是支持哈佛的嘛,不需要哈佛交出自治权了,只需要彻底取消DEI就行了,这样一来,哈佛也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先漫天要价,再落地还钱,这种交易的艺术,特朗普早就玩得炉火纯青了。
所以,这事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严重,无非就是哈佛向中国学会了“以斗争求团结”而已,而只要哈佛不怂,特朗普也没办法,很快会转移目标,去别的地方喊赢了。
不信我们看看:
中国选择硬刚,最后得到了对等减免关税。
泽连斯基选择硬刚,最后保住了资产。
加拿大选择硬刚,特朗普也没法直接吞并。
欧洲选择硬刚,现在双方还在撕扯中。
我们猜一猜,这次特朗普和哈佛的游戏,谁会赢?谁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