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丨漆菲当地时间5月21日晚,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犹太博物馆与联邦调查局华盛顿分局附近,两名以色列驻美国使馆工作人员遇枪击身亡。

◆华盛顿的执法人员在案发现场展开调查。以色列使馆表示,遇难的两名工作人员是一对即将订婚的年轻情侣,他们当时正在博物馆参加美国犹太人委员会举行的一场活动,离开时遭到“近距离枪击”。
美国警方称,唯一的嫌疑人伊莱亚斯·罗德里格斯(Elias Rodriguez)已被逮捕。他现年30岁,是土生土长的芝加哥人。目前,美国司法部已对其提出两项一级谋杀罪指控。

急救人员赶到时,这对情侣已失去意识,没有呼吸。尽管进行了全力抢救,但两人仍被宣告死亡。
枪击事件发生后,罗德里格斯跑入博物馆内躲避,当时招待会仍在继续。保安人员认为他是袭击事件的受害者,因此允许他进入。有目击者描述了不可思议的场景:“他被雨淋湿了,看起来好像受到了惊吓。我们以为他受伤了,就给他水喝。”
约十分钟后,罗德里格斯向保安人员要求打电话报警。当周边的人试图安慰他时,他突然从包里拿出一条头巾,高喊着:“我做到了!我这么做是为了加沙,为了自由!解放巴勒斯坦!”随后,警察冲了进来,将他逮捕。
华盛顿特区警察局局长帕梅拉·史密斯称,被戴上手铐后,罗德里格斯指认了丢弃武器的位置,暗示自己犯下的罪行。警方目前已找到被遗弃的枪支。
两名受害者均为以色列使馆工作人员。以色列驻华盛顿特区大使馆公布了两人的名字——亚伦·利斯钦斯基(Yaron Lischinsky)与莎拉·林恩·米尔格里姆(Sarah Lynn Milgrim)。以色列驻美国大使耶希尔·莱特透露,利斯钦斯基刚刚购买了戒指,准备在下周向米尔格里姆求婚。
目前,美国警方正在调查嫌疑人的作案动机。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嫌疑人此前并未受到当地政府的关注。美国媒体发现了与其相貌、姓名等基本信息一致的社交媒体账号,但其中并无与袭击相关的信息。
根据其任职机构与公开信息,罗德里格斯生于芝加哥,拥有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英语文学学士学位,爱好音乐与阅读,曾经从事自由撰稿与内容创作,并为非营利组织“历史创造者”工作——这是一家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研究与教育组织,致力于保存与传播非裔美国人的个人故事。
事发后不久,有社交媒体曝光了一些抗议活动的照片,旨在证明罗德里格斯是主张暴力革命的极左翼组织“社会主义与解放党”(PSL)成员。而后有媒体证实,罗德里格斯参加过全国各地支持加沙的抗议活动。不过,“社会主义与解放党”很快发文澄清,表示罗德里格斯只是与该党一个分支短暂合作,并非党内成员。
目前,美国警方发现了由罗德里格斯撰写的一份900字的“反以色列宣言”,该宣言自他被捕后在网上风传。警方正在确认文件的真实性,并检查罗德里格斯的电子设备,以确认其“极端化”的原因。
这份宣言谴责了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犯下的暴行:“几个月来,死亡人数迅速攀升,以色列甚至丧失了继续统计死亡人数的能力,这为其种族灭绝提供了便利……”宣言提到,西方与阿拉伯政府是以色列的同谋,并称,“我们这些让这一切发生的人永远不值得巴勒斯坦人的原谅”。

为何此刻发生枪击?
这场枪击发生在新一轮加沙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的背景下。自3月2日起,以色列严格控制援助物资进入加沙;3月9日,以色列能源部长伊莱·科恩(Eli Cohen)下令停止向加沙供电。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警告称,47万加沙人面临严重饥荒,占总人口的22%。

◆加沙南部城市汗尤尼斯,人们在一家面包店外卸下新的援助物资。
此次人道主义援助封锁一开始遭到调解方——埃及、卡塔尔以及联合国的谴责,称以色列违反了停火协议。
随着封锁时间的延长,更多国家加入了对以色列的施压。5月17日,冰岛、爱尔兰、卢森堡、马耳他、斯洛文尼亚、西班牙与挪威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呼吁以色列政府立即改变现行政策,停止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5月19日,20多个国家以及欧盟敦促以色列“解除对加沙地带援助的封锁,允许联合国与人道主义组织独立、公正地开展工作”。5月20日,欧盟决定重新审查与以色列达成的广泛贸易与合作协议。该倡议由荷兰提出,目前得到欧盟27位外长中17位的支持。法国总统马克龙宣称,法国有可能在6月的联合国会议上承认巴勒斯坦国。有消息指出,英国与加拿大将加入法国的倡议。
枪击事件发生前的5月21日下午,来自31国、共25位外交官的代表团前往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地区的杰宁难民营进行实地探访,却遇上以色列国防军的鸣枪驱赶。

◆5月21日,外交官代表团访问约旦河西岸。
事发后,以色列军方指责外交代表团偏离了批准的路线,并表示向空中鸣枪“是为了驱散他们”。但根据视频画面,代表团当时只是准备进入难民营。以色列军方随后表示,对其造成的不便“深感遗憾”。
据悉,代表团中有来自欧洲、亚洲、中东、拉美等地区的外交官,也包括一名中国外交官。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都召见了以色列大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称,中方“高度关注相关事件,坚决反对任何威胁外交人员安全的行为”,并要求“展开彻底调查,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内塔尼亚胡谴责西方尽管国际社会持续呼吁停火,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坚称,对哈马斯的攻势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哈马斯放下武器,且“加沙地带完全由以色列控制为止”。
枪击案发生后,以色列强烈谴责枪击事件,称其为“卑鄙的仇恨行为”。内塔尼亚胡承诺,“我已指示加强以色列驻世界各地使团的安全措施,并加强对国家代表的保护。”
同时,内塔尼亚胡谴责法国、英国、加拿大近日的声明鼓舞了“哈马斯武装分子”:“他们可能认为自己在推动和平,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正在鼓励哈马斯永远继续战斗……他(罗德里格斯)被带走时高呼‘解放巴勒斯坦’,这和我们在(2023年)10月7日听到的口号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