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话进行了约两个半小时,特朗普再次要求俄乌迅速谈判以实现“全面停火”。普京原则上表示同意,但他强调这需要先“确定一些立场”,主要是就未来可能达成的和平协议先签署一份备忘录,确定实现和平的时间表。
在同普京通话前及通话后,特朗普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进行了通话。据《基辅独立报》报道,泽连斯基表示支持特朗普“全面、无条件”先停火的主张。乌克兰政府和媒体还强调,普京对特朗普的说辞事实上是“拒绝全面停火”。
“在停火与否、如何停火的问题上,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乌克兰、俄罗斯和美国的三方博弈。”乌克兰政治研究所所长鲁斯兰·博特尼克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目前乌克兰希望“先停火,后谈判”;俄方则认为己方拥有军事优势,且停火会被视为对泽连斯基的让步,态度犹豫;而特朗普看似支持停火,其实是做好了跑路的准备,想将停火后的谈判责任完全推给俄乌双方。
博特尼克是乌克兰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学家之一,曾在乌克兰政府及最高拉达(议会)工作,长期为主要政治人物及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并历任官方咨商机构乌克兰国防部公共委员会副主席、乌克兰外交部公共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5月19日和普京、泽连斯基通话后,特朗普再次威胁自己准备退出和平进程:“如果没有结果,我就撤,他们将要继续下去。”但同时,特朗普又拒绝和欧洲盟友一样考虑增加对俄罗斯的制裁。
对此,博特尼克指出,在实现停火、宣布自己的“伟大胜利”前,特朗普会继续“主导这场政治游戏”,而他的下一步动作其实取决于俄乌第二次直接谈判的结果。但这也意味着,如果俄乌双方无法在第二次谈判中就停火问题取得实质性进展,“第二次谈判很可能就是本轮直接接触的‘最后一谈’了”。

博特尼克。图/受访者提供
一场意外的“外交游戏”
《中国新闻周刊》:5月16日,乌克兰和俄罗斯高级官员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进行了3年来的第一次直接谈判,双方就扩大战俘交换达成共识,并原则上同意在未来继续进行直接对话。这样的谈判结果,是低于你的预期还是超乎预期?
博特尼克:这是微小但积极的进展。和过去三年相比,现在战争双方重新开始直接对话,政治叙事正在从“追求胜利”转变为“追求和平”。这为战事的进一步降级乃至停火和谈,提供了一点微小的希望。
但是,伊斯坦布尔谈判只是“第一步”,真正困难的是“第二步”。“第一步”只需要重新建立联系,各自发表立场。我们看到,双方没有试图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或者准备共同文件。而到了“第二步”,双方会提出自己的具体要求,拿出两份截然不同的文件。很难说双方能否形成更多的共识。
《中国新闻周刊》:一个月前接受本刊采访时,你曾指出,对乌克兰来说,和俄罗斯进行直接谈判的时机还不成熟。这也是乌克兰政策界的普遍观点。但现在,直接谈判突然开始了。这是特朗普施压下的意外,还是俄乌两厢情愿的结果?
博特尼克:毫无疑问,这是美国政府施压的结果。5月11日,当俄方提出俄乌进行直接对话时,乌克兰的态度是,我们不会参与其中。但特朗普随后要求我们“立刻”开始谈判。
乌克兰政府无法忽视特朗普的要求。于是,泽连斯基总统采取的办法是将话题转变为邀请普京在伊斯坦布尔相见。乌克兰并不认为普京会来伊斯坦布尔,但通过这种表态,泽连斯基展现了自己的勇气,也表现出自己履行了特朗普的要求。
其实,当前的所谓“对话”就是一场外交游戏,一场政治剧。双方都在提出自己的要求,而没有准备好真的做出妥协。当然,因为这是特朗普主导的游戏,而且没有任何一方想被视为和平的障碍,所以双方都试图表明自己支持和平,而对方阻挠和平。
当前“游戏”的核心话题是直接谈判。之前几个月,“游戏”的核心话题包括矿产交易、3天停火、30天停火等。每轮“游戏”,双方都试图提出一些对方不可能接受的建议,一边拖延,一边证明是对方在破坏和平。
在此背景下,俄方提议直接对话,是因为俄方认为乌克兰政府不会接受。乌方提议领导人马上在伊斯坦布尔相见,是因为乌方认为俄方不会接受。但在特朗普的压力下,这些“不可能”的提议,最终推动乌俄进入了直接谈判阶段。
《中国新闻周刊》:乌克兰社会如何看待局势的突然变化?双方直接谈判是否会触及“禁止和俄罗斯谈判”的法律问题?
博特尼克:我们还没有看到最新的民调数据,但我认为多数乌克兰人支持泽连斯基总统的决定,因为多数人都希望结束战争。一些激进群体可能会反对和谈,但在“第一步”阶段,乌俄之间还没有达成任何协议,所以没什么可反对的理由。总的来说,社会的总体情绪是,抗议(妥协)为时尚早,庆祝(和平)也为时尚早。
此外,我们看到伊斯坦布尔谈判达成了交换1000名战俘的决定,这得到乌克兰社会的普遍支持,因为这涉及乌克兰的士兵和被拘留者。
至于法律问题,如果你仔细阅读2022年发布的所谓“禁止和俄罗斯谈判”的总统令,其具体内容是“认识到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谈判的不可能性(impossibility)”。这意味着“不能”,但并不意味着“不想”。泽连斯基说,该法令主要是为了阻止乌克兰反对派和俄罗斯单方面谈判,并不适用于总统本人,总统可以在任何时候决定是否和俄方谈判。

5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出席活动。当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俄乌问题通电话。特朗普在通话后说,俄罗斯和乌克兰将立即启动谈判,以实现停火。图/视觉中国
“停火谈判已经陷入三方博弈”
《中国新闻周刊》:本次伊斯坦布尔谈判后,俄乌双方同意继续进行第二轮谈判。下一次谈判可能在何时进行?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议题?
博特尼克:一切顺利的话,双方可能在2到4周内进行第二次谈判。我推测,第二次谈判会非常正式,双方都会准备好一些文件,并各自坚持立场,不做让步。如果双方都不愿改变,又缺乏外部力量的推动,我怀疑第二次谈判将是本轮乌俄直接接触的“最后一谈”。
过去一年,我们一直试图寻找可以和俄罗斯共同讨论的问题,比如能源、人道等领域的事项,但我认为效果并不好,因为问题和分歧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乌克兰还需要在欧洲和美国盟友间寻找利益平衡点。乌克兰很难维持这种平衡,因为各方都处于变化中。
一方面,现在欧洲国家称自己为乌克兰的“盟友”,而美国政府称自己是“调停者”,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也早已不像拜登政府时期那样处于主导地位,欧洲国家在财政和军事上的支持占比已经超过了美国。但另一方面,美国在情报及先进武器上的支持能力,是没有国家真的能替代的。最重要的是,在战略上,乌克兰依然非常依赖美国。
不过,即使这样,我们也不是完全没有可以期待的进展。一些人道主义话题值得关注,比如进一步交换战俘、移交遗体等,这些成果能让乌俄双方都获得公共声誉。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特朗普会怎么做?显然,特朗普已经意识到,如果没有他直接参与,乌俄直接对话将很难进行下去。目前,特朗普已经表示希望在未来几周内实现美俄领导人会谈的突破。如果美方愿意站出来,和乌俄一起承担起推动和平的责任,那么我们或许能看到新的进展。
《中国新闻周刊》:你似乎并不期待俄乌第二次谈判能就泽连斯基多次提出的30天停火方案达成共识。多个消息源都指出,这是乌克兰代表最关注的问题。俄罗斯专家则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停火谈判并非越快越好,应当在技术上做更多的准备,以确保执行顺利。停火谈判目前的僵局,是因为技术问题吗?
博特尼克: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技术原因恐怕不是重点。首先,俄罗斯反对目前的停火方案,是因为他们担心重复《明斯克协议》的情况:从2015年到2022年,停火总体上得到了执行,没有大的战事发生,但政治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因此,这一次,俄罗斯方面要求乌克兰在停火的同时要做出政治上的让步。
其次,俄罗斯认为他们正在赢得战争。在这个逻辑下,任何停火都对乌克兰更加有利,因为我们可以利用停火周期重新恢复战斗力。
再次,从国际舆论看,泽连斯基是30天停火方案的最初提出者,如果俄罗斯同意这一方案,会被视为俄罗斯的让步、乌克兰的胜利。
所以,我们看到,俄罗斯在此前的谈判中曾提出一系列关于停火的初步条件,包括要求西方停止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解除对俄罗斯的部分制裁等。“无条件停火”,事实上指的是乌克兰要“无条件停火”。
不过,在这场博弈中,特朗普的立场更倾向于实现停火,从而宣称自己取得巨大的和平成就。他并不那么看重达成最终的和平协议,而是会将停火后的谈判责任推给乌克兰和欧洲人。所以,在停火与否、如何停火的问题上,实际上存在乌克兰、俄罗斯、美国三种立场,博弈的结果还很难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