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新闻周刊》5月14日报道,知名民意调查机构Nira Data发布的《2025年民主感知指数》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00个国家及地区中,79%对中国好感度大于负面感受,这一比例不仅首次超越美国,而且碾压美国的45%。
报告更是指出:“中国现在是大国中唯一一个净正面形象的国家。”
这项由前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主导的跨国调查,全面客观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全球发展道路的理性选择——更加认同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愈发反感美国零和博弈思维及单边主义行径。

《2025年民主感知指数》显示的中美两国民意调查情况。
美国国际影响力加速崩塌。
曾几何时,美国凭借好莱坞电影、硅谷创造力和民主叙事构建起了强大的软实力,宛如一座闪耀寰宇的“灯塔”,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目光。
随着中国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日益扩大,美国的制度模式越来越相形见拙,其自我叙事也越来越难以自圆其说。
特别是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国际声誉大打折扣,美国优先、霸权主义的外交理念,让世界各国饱受其苦;同时,美国国内治理陷入乱局,债务危机、产业空心、贫富分化等问题愈演愈烈。
在国际层面。
特朗普政府推崇极端利己的“交易主义”,将国际关系变为敲诈勒索。
他置全球贸易规则于不顾,单方面对各国加征高额关税,造成国际经贸秩序的严重混乱,而他居然以此为交易筹码,胁迫各国按美国要求调整贸易政策,给各国企业和民众带来严重伤害。
在地图冲突问题上,美国彻底丧失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特朗普为了家族的商业利益,竟然提出把加沙地区的难民全部驱赶,毫无基本的道德,严重败坏了美国的国际形象。
在国内层面。
联邦层面的政治失序则构成更具破坏性的内源性危机。
2021年国会山事件,恰似美国政治体制的隐喻——曾经引以为傲的代议制民主,如今在党争恶斗中沦为政坛笑柄。

两党之争正加速瓦解“民主秩序”。
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美国民众对本国政治制度的满意度从2002年的72%下降至2022年的38%,这反映出美国国内政治的混乱,已经严重挫伤了国内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长期存在的不平等问题日益加剧,大幅降低了民众的幸福感。数据显示,美国最富有的1%人口掌握了全国约30%的财富,而底层50%的人口仅拥有约2%的财富。
这种内部的不平衡与矛盾,加之枪支犯罪、种族歧视等问题愈演愈烈,使得美国难以向外界输出具有吸引力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其影响力也因此在全球范围内面临挑战。
中国得到认可是必然趋势。
中国国际形象超越美国,其实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经济合作筑牢发展根基。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占据着关键地位,从日常消费品到前沿尖端的5G通信设备、新能源汽车等产品,中国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物美价廉的产品。
今年的广交会,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1万家,吸引了来自21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20万名境外采购商,创下历史新高,充分说明了中国市场对全球企业的吸引力。(另见本号文章《你选择“挥拳”,我选择“握手”》)
同时,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广泛的经济合作。
中巴经济走廊十年建成9个工业园,为巴基斯坦创造7万个就业岗位;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区吸引128家企业,年产值达12亿美元。连美国媒体都不得不承认“中国基建让沙漠开出工厂花” 。

2025年5月13日,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发表声明,确认哥伦比亚将加入“一带一路”倡议。
多边外交深化战略互信。
长期以来,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东南亚,与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签下108份合作文件。中越敲定“两廊一圈”升级版,中马将关丹港打造成东盟最大智慧港,柬埔寨直接把新铁路交给中国团队。
这种“硬联通”与“软对接”相结合的模式,为东盟一体化进程注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中国动能”。
5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期间,与塞尔维亚、缅甸等六国领导人会谈,呼吁团结合作应对挑战,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国际公平正义,维护经济全球化成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种基于“发展型安全观”的治理框架,既为相关国家破解安全与发展困境提供新选项,也为多极化秩序的构建提供了非西方范本。
文明互鉴增进民心相通。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华文化在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
国产3A大作《黑神话悟空》全球卖爆2800万份,Steam好评率96.6%,让西方玩家惊呼“中国神话可以这么酷”;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横扫全球,在法国、巴西引发“东方美学热”......

2024年8月22日,国际友人在德国2024年科隆国际游戏展《黑神话:悟空》拍照区拍照。
亚冬会上,哈萨克斯坦选手用中文说“谢谢”,日本花滑少女给中国裁判送樱花书签,韩国冰壶队员与中国小将互赠辣白菜——体育赛场成了“去政治化”的最佳展示窗口......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赞称:“中国让亚洲看到,竞争之外还有共融。”
正是中国张开双臂拥抱世界,主动交流融入世界,为全球治理提供可靠性与确定性,让世界各国人民切身感受到了中国的友好、谦和、共赢,这也是中国此次民调数据远超美国的根本所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中国有一句老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信奉极端利己主义的特朗普政府,或许并不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外交事务》撰文反思“当中国用‘共同富裕’理念吸引全球南方时,特朗普却在推销‘让美国再赢一次’——这种狭隘性注定了软实力较量的结局”。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开罗的街头艺人在金字塔下弹唱《茉莉花》,当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因中国疫苗重获生机,当哈萨克斯坦的牧民通过北斗系统寻找牧场......
这些鲜活图景都在诉说着同一个真理:真正的国际认同,从来不是靠武力威慑、金钱收买就能得到,而是用和平发展的愿景、平等真诚的合作和携手努力的汗水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