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当地时间5月14日,伊朗前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在接受美国NBC采访时公开承诺,伊朗不研发核武并准备放弃高纯度铀浓缩以换取美国解除制裁,此言引发全球关注。15日,特朗普表示美伊就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条款达成“某种”共识,美伊“接近达成”协议。随后,海外媒体对美伊关系缓和的乐观预期迅速升温。然而,随着特朗普访问中东时期对伊朗发出威胁言论,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再次发出严厉指责。5月18日的德黑兰对话论坛上,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还表示,伊朗有权和平使用核技术,不会屈服于武力。
美伊第四轮核谈判已经结束,但和解之路仍不明晰。沙姆哈尼关于“高浓度”铀浓缩的定语,暴露了双方在核协议核心问题上的分歧。在特朗普重返白宫、美国对伊朗政策趋于强硬的背景下,伊朗为何选择此时释放和解信号?面对美国坚持要求彻底放弃铀浓缩权利,伊朗又将如何在维护国家安全与争取经济利益之间寻找平衡?《凤凰大参考》特邀旅居伊朗观察员深入剖析美伊核谈判的博弈逻辑与伊朗的战略考量,解读这一复杂局势背后的深层动因。
《凤凰大参考》特约作者丨若水
编辑丨侯逸超 伍淑君 高雨曦

▎ 5月15日,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在阿布扎比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 两国达成价值超过2000 亿美元的交易,尤其是涉及前沿技术、航空航天、能源和关键矿产等领域 。 图源:新华社
1
特朗普中东大单引发伊朗回应
随着特朗普对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等海湾国家展开旋风访问,签署纸面价值2000多亿美元的大单后,波斯湾对面的伊朗也做出姿态。领袖哈梅内伊顾问、伊朗前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在接受美国NBC电台采访时直接亮出底牌,承诺“伊朗不研发核武,并准备放弃高纯度铀浓缩,以换取美国解除制裁”,特朗普而后在X平台上转载了该采访,引发众多海外媒体对伊朗重新与美国和解的乐观憧憬。然而,魔鬼在细节里,沙姆哈尼在铀浓缩前加的“高浓度”定语,宛如一道高墙树在美国和伊朗立场之间。

▎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顾问、伊朗前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阿里·沙姆哈尼(Ali Shamkhani)。图源:AFP
2
美伊核协议的核心死结:铀浓缩权之争
包括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内的美国多位政要已经明确表示:反对在新的核协议里保留伊朗铀浓缩的权利。因为浓缩铀无论纯数高低其技术本质上是一致的,全球非拥核武而使用民用核能的国家目前没有一个在本国境内独立生产浓缩铀供核电站使用。
在美国看来,伊朗坚持保留铀浓缩权利显然是要“留一手”,等待时机发展核武,新核协议中若保留伊朗铀浓缩权利,与2018年被特朗普撕毁的奥巴马版核协议有何差别?然而对伊朗自身利益来说,无论是过去的经验教训,还是当下新形势,保留铀浓缩权利显然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

▎ 伊朗的铀浓缩设施。图源:Iran News Update
3
为何铀浓缩是伊朗不能退的红线?
首先,从时间维度看,核协议对伊朗不利。伊朗中止高浓度铀浓缩对美国来说具有立竿见影的政治效果,而伊朗通过核协议从制裁中解除,进而获得可见的经济利益,则需要至少一年的漫长过程。如果伊朗同意放弃铀浓缩,而在协议执行期间再次发生美国单方面退出、重启制裁的情况,伊朗将面临陪了夫人又折兵的困境。毕竟,铀浓缩涉及大量敏感设备,从1到100很容易,但从0到1很难。而伊朗就是因为在上次核协议中没有放弃铀浓缩权利,才得以在美国单方退出核协议后迅速量产高浓缩铀、接近核武制造临界值,迫使美国政府重新回到谈判桌上。

▎ 特朗普塑像在一块屏幕前,屏幕上是伊朗国旗图样,并醒目地标注着“制裁”一词。图源:Reuters
其次,保留铀浓缩是国家和经济安全需要。2023年巴以冲突爆发后,哈马斯、真主党遭到沉重打击,巴沙尔政权倒台,伊朗失去了制衡美国和以色列的重要境外力量,只能通过境内打核研发擦边球——以铀浓缩来保持制造核武的能力但又公开否认制造核武——来建立威慑力,打消美以对伊朗政权的非分之想。伊朗决策层很清楚,一旦彻底放弃核主动权,伊朗必然步利比亚和乌克兰后尘,沦为大国博弈的盘中餐。而即便从民间和平利用核能层面考量,伊朗也担心如果自己不掌控核燃料和铀浓缩,核能发电随时会被外部势力卡脖子。1979年革命之前巴列维王朝曾与法国有核能开发合作,由后者提供技术和人力修建核电站,并提供核燃料,但伊斯兰革命后伊朗与西方交恶,法国中止了核燃料供应,导致伊朗核电发展中断了20年。而后伊朗通过科学家的努力和鲜血,才掌握了核能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断不会轻易交出让自己再次受制于人。

▎ 伊朗布什尔核电站反应堆。图源:middle east online
第三,对伊朗政府来说,制裁固然造成经济和民生压力,但核协议并不能包治百病,伊朗不值得为了与美国达成核协议而在铀浓缩问题上让步。当下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有多个层面,一个针对物品(石油天然气以及铁矿石等)的自由流动,一个针对资金的自由流动,简单来讲,就是油出不去钱回不来。油不出去是涉核问题的制裁,目前伊朗已经通过影子舰队找到了躲避石油制裁的办法,每天有两百至三百万桶原油在国际市场上销售;钱回不来的问题则与核问题无关,而是因为伊朗长期资助真主党、胡塞等抵抗武装而被国际反洗钱机构拉入黑名单,导致与SWIFT国际结算系统断开。虽然伊朗方面通过在阿联酋、土耳其等国建立离岸账户回原油款,大多数情况下仍只能以油易货,并被第三方交易系统收取极高(超过10%)的手续费。对伊朗政府来说,国际反洗钱机构的制裁比美国的核制裁更致命。

▎ 伊朗通过影子舰队躲避石油制裁。图源:marineinsight
4
核协议≠经济解药
与此同时,包括领袖哈梅内伊在内的伊朗最高决策层曾多次表示,伊朗经济困境的根本原因不是外部制裁,而是内部管理不善与政策失调。伊朗对金融和资本市场长期采取放任政策,富人和百姓有了资本大多去购买外汇、黄金、地产以及汽车实现货币保值,这一趋势在2012年西方对伊朗制裁加剧后更加明显,导致伊朗进入国穷民富局面,市场因缺乏现金流拉动投资就业陷入滞涨,金融部门大量印钱刺激经济导致货币进一步贬值,各阶层民众兑换外汇黄金欲望更加强烈,由此陷入恶性循环。这一经济行为趋势并不会因为核协议解除制裁而改变,伊朗政府仍在摸索如何在不引发社会动荡的情况下加大政府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控制,让老百姓把手中的黄金外汇拿出来投入到经济发展运行中去。

▎ 当地人驻足于一家货币兑换所外,旁边是巨大的汇率显示屏,反映了伊朗经济困境下人民对外汇保值的需求日益强烈。图源:iranintl
对特朗普而言,若真愿在铀浓缩问题上让步以达成核协议,除了“缔造和平”的政治虚名,更现实的动机一定是觊觎伊朗9000万人口的巨大市场机遇。然而,可以预见的是,即便协议落地,美国的投资商和出口商们也很快就会发现:伊朗市场被特殊利益集团垄断、地方政府效率低下、官僚体系腐败横行,加上根深蒂固的贸易保护主义,实际商业环境远不如预期。届时商人总统特朗普见搜刮不来利润,极有可能翻脸撕毁核协议、重启制裁大棒——正因如此,伊朗死守铀浓缩,为自己留好后路,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