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血压偏高?医生点名两类人很危险(图)

当体检报告显示“血压偏高”时,很多人不以为意,认为只要没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就没什么大事。



最近一项新研究表明,尽管没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但血压偏高时,心血管已经开始感到“压力”。

据估算,我国约有1.37亿人处在这一区间,相当于每10个成年人就有1人临近高血压。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读研究,教你稳住血压。

受访专家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李超

血压偏高,心血管就会有“压力”

正常高值血压又称高血压前期,是指血压处于正常范围与确诊高血压之间的临界状态,具体为收缩压120~139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80~89毫米汞柱。

近日,覆盖全国31个省份、360万人的中国健康评估与风险降低全国协作项目研究表明: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全因死亡风险增加4%,心血管死亡风险激增28%;

35~54岁中青年和女性尤为危险,前者出血性脑卒中死亡风险达普通人群的2.75倍,后者死亡率增幅达40%。

此时虽未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但提示心血管系统开始承受异常负荷。若不干预会导致血管硬化、血容量增加和心脏后负荷加重。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患者在血压偏高阶段并无明显症状,少数可能出现偶发头痛、头晕或心悸,这些非特异性表现常被忽视,导致疾病隐匿进展。

长此下去,约半数患者会在5年内发展为高血压,显著增加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风险。

这两类人尤其要当心

正常高值血压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增长、遗传、肥胖、高盐饮食、缺乏运动、酗酒及长期精神压力大等。

35~54岁中青年

35~54岁血压偏高人群之所以面临更高的心血管风险,主要有3个原因。

1.代谢时钟紊乱,这个年龄段人群很多有熬夜习惯,连续熬夜会使皮质醇水平升高,触发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



2. 倾向高盐、高热量饮食,会损伤心血管。

3. 代偿性心肌肥厚,很多患者虽然无明显症状,但超声显示左心室壁增厚,舒张功能减退,加重心脏负担。

女性

女性在不同生理阶段,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这对血压有重要影响。

雌激素就像血管的“保护盾”,绝经后,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会使血管失去部分保护,变得更敏感,使血压容易升高。

孕期也是一个关键时期,部分女性会出现妊娠高血压。

另外,女性血压偏高之所以更危险,与交感神经活动更活跃,动脉通常较男性更细、承受压力更大等因素有关。

如何科学稳住血压


血压偏高人群及高危群体,建议先改变生活习惯,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

控制盐摄入量

建议每日盐摄入量低于5克,相当于一啤酒瓶盖的量,将用盐量适量分配在一日三餐中。

每周规律运动

国内外高血压防治共识一致认为,运动辅助降压的“疗效”非常显著。



建议采用高频次、短时间、低强度的运动方式,比如每周5天、每次30分钟的快走等运动,活动量要适度。

久坐后试试拉伸

尽量避免避免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坐族可每小时起身做3分钟踮脚尖拉伸。

控制腰围是关键


管好体重,尤其是要缩小腰围,男性建议控制在90厘米以下,女性85厘米以下。

高危人群要严控指标

有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或肥胖的高危人群,防治需更精细化,如糖尿病患者在控糖的同时要严格限盐,避免空腹运动,以防血糖波动。

需注意,若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或胸痛超15分钟,可能是高血压急症信号,需立即就医。▲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