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巴媒体《国际新闻》在5月14日的最新报道,巴基斯坦空军在7日凌晨的空战中,动用的PL-15E型空对空导弹,实现的最大发射距离高达98海里(约181千米),而在这个发射距离上,PL-15E空对空导弹击落了一架“阵风”战机。

如果这个消息属实的话,那么意味着,中国制造的歼-10CP战斗机和PL-15E型空对空导弹的组合,实现了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射程最远,含金量最高的一次中距弹击杀记录。

当然,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俄罗斯空天军在乌克兰使用R-37M型空对空导弹击杀乌克兰空军的战斗机,杀伤距离可能更远,怎么含金量还不如巴基斯坦空军使用国产中距弹击落“阵风”战斗机呢?

PL-15E是和美国制造的AIM-120D系列空对空导弹一样,属于传统定义下的中距弹范畴,弹体长度不到4米,弹体直径AIM-120D是178毫米,我们是203毫米,弹体重量我们大约是210千克,AIM-120D轻一些160多千克。
R-37M


以俄罗斯空天军的空战装备,和PL-15E互相对应的,应该是R-77-1型中远距空对空导弹。该弹长度3.71米,重量190千克,看起来比PL-15E差不了多少。

2023年底,俄军米格-31BM截击机在150千米外对乌军米格-29战斗机实施的拦截,综合战术显示器和无人机战果记录证实,这架乌军战斗机被击落后迫降损毁,发射距离是150千米左右。
2025年2月3日,俄军一架苏-30SM2战斗机击落乌军的苏-27S战斗机,击毙飞行员,发射距离130千米,使用的还是R-37M。
苏-35发射R-77-1

而目前为止俄军HUD能够证实的,使用R-77-1的最大发射距离也就是一架苏-35S战斗机在80千米的发射距离上发射R-77-1攻击一架米格-29,但是是否击落这架乌军战斗机没有实锤证明。
所以,目前俄军使用重型远程空对空导弹的超视距拦射距离,才在100到200千米这个区间上。使用R-77-1这种中距弹,虽然名义上有150千米左右的拦射距离,但事实上只有60到80千米的实际发射距离,这也就是俄军目前中距拦射的实际能力。

大伊万不知道这个拦截距离是发射距离还是击杀距离,如果是拦截距离的话,意味着双机对头,巴基斯坦战斗机在182千米外就开始了中距弹发射。按照PL-15E的速度分析,估计最终的击杀距离距离发射起始点有140千米到150千米左右。

二方面,相比中国空军手把手教出来的巴基斯坦空军,俄罗斯空天军的体系还是不够完备。以俄军经常摆在网上的苏-35S和米格-31BM等战斗机的HUD显示器显示,基本上都是处于本机雷达搜索模式。也就是自己的“闪舞”雷达或者“雪豹-E”雷达搜索目标,搜索后截获锁定,然后进入允许发射距离后发射R-37M攻击目标。

这个就是典型的、我们通常印象中的中距弹攻击战术了。搜索,锁定,攻击,俗称排队枪毙战术。当然了,如果没有预警机和电子战机掩护的情况下,超视距也只能这样打。
但以巴基斯坦空军和印度空军之间的空战看,巴基斯坦空军的空战体系甚至比印军还要完整。在7日凌晨的空战中,巴军起码出动了爱丽眼预警机,同时也必然出动了巴军的王牌猎鹰20通讯电子战机。

有预警机使用Link-16/17数据链为歼-10CP战斗机提供早期目标指示,甚至使用笔状波束为发射出去的PL-15E空对空导弹进行中距修正,确保PL-15E到达主动制导雷达开机点上。
巴军的通讯干扰机不仅窃听了印军阵风战斗机飞行员的通讯,还有可能致盲了印军部分战斗机的空中通讯,为巴军组织空中进攻和中距拦射制造有利条件。从这个角度来看,巴基斯坦空军的空战体系,技术水平甚至比俄罗斯空天军还要先进些。

事实上,随着目前空战的作战要素越来越多,空战战术已经进展到了我们完全看不懂的地步了。各架飞机什么时候火控雷达开机,什么时候实施中距弹拦射,发射之后几秒钟领先转弯,时分顺序都如钟表一样精确。


其次是PL-15E型空对空导弹的射程要足够远,从巴军战斗机实际击落印度空军战斗机的距离看,咱们之前就估测过,印军大部分战斗机几乎都是在距离控制线80千米以上的距离被击落的。

其三是印军也要配合的好,如果有足够先进的RWR设备,即使巴军战斗机采用诸如A射B导,末段中距弹频率捷变欺骗RWR,先进的RWR设备也会迅速识别出这种LPI信号,提示印军战斗机迅速执行领先转弯动作。那么巴军在这么大极限射程上的超视距拦射,很有可能失败,毕竟导弹在杀伤区远界动能是有下降的。

随着巴军实现对印军战斗机超过180千米的发射距离,超过140千米的击杀距离,中远程空战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谓海湾战争时期美军使用AIM-7M。南联盟战争时期,美军使用AIM-120B在十几千米外打击萨达姆的米格-29已经成为过眼云烟。

不过不要紧,随着新一代作战平台的出现,超视距空战的迭代速度必然会越来越快,在这一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国家被落在后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