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财政部长会议上的一份报告显示,在长期战争和西方制裁的背景下,俄罗斯经济正在变得越来越脆弱,而且实际情况要远比克里姆林宫所说的糟糕,甚至普京对此都没有太多的办法。

【俄罗斯的真实情况,比普京说的还要凶险】
报告是由智库“斯德哥尔摩转型经济研究所”撰写的。作者指出,虽然俄罗斯经济在表面上看似稳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部失衡和结构扭曲的现象正变得愈加严重。
短期内,俄罗斯通过向“战时状态”过渡而实施大规模的财政预算刺激政策,以维持其国家经济机器的运转。
但从长远来看,此举与市场规律相违背。由于财政储备的不断减少、不透明的融资机制以及扭曲的资源分配,这种“战时经济”的模式变得越来越不可行,难以为继。

【俄罗斯通过向“战时状态”过渡而实施大规模的财政预算刺激政策】
报告强调:“克里姆林宫声称时间站在自己这边,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自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已经对俄罗斯实施整整16轮制裁,重点打击俄罗斯的主要收入来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出口。
对此,克里姆林宫不断强调西方的制裁“毫无意义”,甚至是“越制裁越有钱”。俄罗斯的官方数据显示:该国2023年的GDP增长3.6%,2024年则增长了4.3%,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此外,俄官方在宣传报道时,开始大量使用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GDP数据,而减少使用以传统市场汇率来计算的GDP数据。
去年6月,普京宣布俄罗斯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四大经济体”“欧洲第一大经济体”——这里他用的就是购买力平价来计算的GDP数据。

【克里姆林宫的官方数据显示:该国2024年的GDP增长了4.3%】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同年2月的讲话中,普京还表示“有信心让俄罗斯在‘未来几年’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但不论是市场汇率计算的GDP,还是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在这份报告的作者看来,都存在巨大的“水分”——那就是通货膨胀。
报告的作者之一、经济学家托尔比约恩·贝克尔指出,这些数据的可靠性值得怀疑,他认为莫斯科严重低估了通胀水平,而这使得他们可以在统计学方面有“巨大的操作空间”。
他说:“俄罗斯声称自己的通胀率在9%左右,但央行为何要将基准利率设置在21%,就不得而知了……哪家正常央行的基准利率会比通胀率高出11个百分点?如果我们这里任何一家央行这么操作,第二天他们就会立马下台。”

【俄罗斯央行目前的基准利率高达21%】
作为参考:美联储目前的基准利率为4.25%~4.5%,通胀率为2.4%;欧洲央行利率2.4%,通胀率2.2%。
贝克尔认为,克里姆林宫给出的官方数据,不能反映出真实的通货膨胀率,应该参考俄罗斯央行的基准利率数据。而如果官方数据低估了通胀率数据,那么自然就会高估实际的GDP数据。
除了通胀被低估,在过去3年期间,俄罗斯政府的财政赤字可能也被低估了。
这份报告指出,尽管俄罗斯的财政预算情况日益紧张:能源出口收入在下降,而军费开支却持续上升,但官方的统计数据却显示,目前俄罗斯财政赤字仅占GDP的2%——与战前2021年的数据几乎相持平。
报告认为,俄罗斯财政赤字的数字被低估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很大一部分军费开支都通过银行系统流转,绕过了官方预算。

【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收入在下降,而军费开支却持续上升】
如果把这些资金加到财政赤字上,俄罗斯的财政赤字大约是官方统计数据的两倍,也就是占GDP的4%。而这反过来又会加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因为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下,银行报告的信贷增长率很高。
这里需要补充一点,俄罗斯的财政赤字其实也没被低估得那么狠。之前提到过,为了弥补军费上涨、能源出口收入下降带来的财政缺口,俄罗斯砍了未来3年(2025-2027财年)的社会保障支出预算。
根据去年年底俄国家杜马通过的财政预算案,今年俄罗斯的社会保障支出将直接砍掉1万亿卢布,同比下降12%。在2028年之前,俄罗斯在社会保障支出预计都不会恢复到2024年的水平。
言归正传。这份报告的主要目的,是论证欧盟对俄罗斯实施的新一轮制裁的合理性。欧盟经济事务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支持这份报告,并表示“这份报告凸显了欧盟持续努力限制俄罗斯战争能力的必要性”。
欧盟和乌克兰方面已经提出30天全面停火的提议,并要求俄罗斯也答应停火。法国总统马克龙警告称,如果俄罗斯拒绝执行停火,欧盟计划在未来几天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
欧盟对俄第17轮制裁的方案日前已经出炉,重点针对俄罗斯用来运输能源的“影子舰队”,并扩大受制裁个人的名单。若俄罗斯坚持拒绝停火,那么该制裁预计下周就会获批。
不过从目前来看,即使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俄罗斯似乎仍不打算做出任何让步——欧盟的制裁会通过,莫斯科不会停火,一切照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