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战斗机用PL-15超远程空空导弹,接二连三地击落了印度空军的“阵风”战斗机,让印度本来信心满满花重金购买阵风打算对付中国歼-20,结果连歼-10都没打过。

面对这种结果,印度国大党开始攻击莫迪当局,要求重新调查十几年前,阵风战机采购贪腐案,指责莫迪党派收取了法国巨额回扣,以三倍高价签订采购合同,即阵风原本0.8亿美元一架,但是最终卖给印度的价格是2.4亿~2.7亿一架。


对于这场漫长、曲折、且充满腐败的知名军购贪腐大案,或许早在十几年前,印度阵风战机的命运就已经定格了。

虽然印度军火采购喜欢吃回扣是全世界知名的操作,那被歼-10CE按住打的“阵风”到底算不算一架好飞机呢?其实这要看给谁用。
2009年,在阿联酋的阿迪夫拉空军基地,阿联酋、法国、英国等国的战机,同美国进行了一次联合训练演习,其中,美国出动的是F-22“猛禽”战斗机,法国出动的是“阵风”战斗机。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对抗训练,法国国防部发布了一段“阵风”战斗机前置摄像头拍摄的视频,显示F-22在与“阵风”战斗机的模拟战斗中,多次被“阵风”锁定,并向F-22发射了红外制导的云母弹。


如果这是实战的话,F-22必死无疑,当然了,一次演习并不能代表飞机的完整面貌,但起码可以证明,“阵风”不是一架烂飞机,所以武器到底好不好,关键就是要看谁在用,就像叙利亚飞行员,你给他一架F-22,他也只能开出二代机的水平来。

印度其实最开始买“阵风”并不亏。2007年,印度国防部为替换老旧的米格-21战斗机,发起了一个名为“中型多用途作战飞机”(MMRCA)的采购计划正式提出招标,计划用90亿美元购买126架中型战斗机。
按照印度空军的要求,前18架MMRCA由外国制造商提供,剩余战机则将逐步引进技术在印度生产,这份大单令国际军火巨头们蜂拥而至,当时参加竞标的机型包括“阵风”、“台风”、F-16C/D、F/A-18E/F、JAS-39以及米格-35。

经过评比,2011年中,印度国防部宣布欧洲台风和阵风战斗机入围,最终在2012年,印度国防部宣布达索公司的阵风战斗机获得胜利。
按照合同要求,法国达索公司将向印度提供126架“阵风”,首批18架由达索公司提供,其余108架战机将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按技术转让许可证制造,此外,还有63架“阵风”的选择权。

当时,这份合同报价包括采购成本、40年生命周期使用维护成本及技术转让成本,初步意向为104亿美元,后来调整到大约200亿美元,应该说是优惠到家了,毕竟法国为了给“阵风”打开市场也是拼了。
如果这份合同能执行下去,那么印度空军绝对有望挑战亚洲第一空军的宝座,毕竟法国人为了卖“阵风”,连全部软件源代码都能给印度,然而,达索公司并没有高兴太久。
后来,印度国防部对达索公司提出一系列相当“苛刻”的额外的要求,他们竟然让法国人对印度组装的108架“阵风”的质量100%负责。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是个什么地方?好的飞机都能修成坏的把飞行员摔死,有史以来因为印度斯坦航工生产和维修导致坠毁的军用飞机已经坠毁超过1000架,达索公司肯定不愿意啊,于是这桩本来双赢的大买卖就只好拖延下来了。

达索公司并没有选择在印度这颗歪脖子树上吊死,由于印度在合同上的拖延,2015年埃及以52亿欧元购买24架“阵风”战斗机,成为“阵风”首个国外用户,如果按照这个价格,跟印度签的合同就要涨到大概300亿美元。

同年,卡塔尔又以63亿欧元(约合70.5亿美元)的价格买了24架“阵风”战斗机,虽说这价格很贵,但包括配套导弹,以及飞行员和100名技术人员提供培训,何况卡塔尔是土豪国,买武器从来都是只买最贵的。

搁置了MMRCA计划的印度这边呢,虽然时不时放出风声继续“画大饼”,想看看有没有上当的冤种,可惜一直哪家敢入坑。
按照这个情况发展下去,别说给那108架飞机提供质保,就连全套技术转让都不一定了,2014年莫迪上任,决定放弃MMRCA计划,改为直接采购36架“阵风”战机,全部在法国生产,合同于2016年9月23日签署,总额约78.7亿欧元。

这一下“阵风”的平摊单机成本飙升至2.4亿美元,比美国最新型的F-35隐身飞机还贵出近1亿,堪称全球最贵四代半战机交易,而且像MMRCA计划里的优惠条件都没了,技术转让更是泡汤了。

新的采购案还包括一个所谓的“抵消条款”,要求参与协议的公司必须把合同价值的50%投资回印度,其中的30%要投向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其余购买印度的国防商品和服务。
这就是俗话说的:印度是外企投资黑洞,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这看起来是对印度无法获得技术转让的弥补,然而,最大的BUG就出在这儿,这是因为这笔交易完全绕过印度国会和印度斯坦航空,直接指定了一家名为信实防务的公司。
这家公司是在2015年4月莫迪访问法国宣布采购36架“阵风”战斗机之前12天刚刚注册成立的,根本就没有任何军工经验。
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来怎么回事,更何况信实集团的老板,也就是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还把他弟弟安尼尔·安巴尼安排到了签约现场,而穆克什正是莫迪所在的人民党大金主。

2016年10月3日,信实集团与达索公司宣布成立达索信实航空航天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持股比例为51%∶49%,用于履行“抵消条款”中达索公司对印度的投资业务。
这里面到底有多少猫腻呢?

2018年8月,印度媒体曝出就在36架“阵风”采购案洽谈期间,信实集团下属的信实娱乐赞助了法国时任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的女友朱莉·加耶拍摄的电影,这背后的利益输出不言而喻。

2021年,据法国调查媒体Mediapart披露,达索航空在2017年向一家名为Defsys Solutions印度中介公司,支付了约100万欧元,名义上用于制造50个“阵风”战机模型作为礼物。
然而,法国反腐败局在审计中发现,达索并没有这些模型存在的文件或照片,因此,法国反腐败局怀疑这就是掩盖非法佣金的“虚假购买”。

这个Defsys Solutions由古普塔家族控制,而苏申·古普塔自2001年起便担任达索在印度的代理人,长期参与航空与国防交易,在2019年,印度执法局从古普塔处查获了大量涉及2015年购买战机的国防部机密文件。
Mediapart媒体还披露,古普塔在“阵风”交易前后从达索及相关方收受了数百万欧元的秘密佣金,离奇的是,本来印度国防采购程序要求所有国防合同包含反腐败条款,禁止贿赂、佣金或掮客干预,然而,在莫迪政府批准下,这些条款却在2016年的“阵风”合同中被删除了。

对于这些腐败行为,法国公共财政检察署曾在2021年,针对奥朗德、马克龙、时任国防部长让-伊夫·勒德里昂,以及达索航空及其合作伙伴开展了司法调查。
然而,印度却不怎么配合,2023年,法国驻印度大使埃马纽埃尔·勒南还因为这事儿,在一份外交照会中吐槽,印度在刑事案件合作中“长期拖延”和“不完整处理”。

印度自己呢,在2018年9月,印度最高法院刚开始不公开审理“阵风”采购案涉及腐败的指控,三个月后,最高法院就驳回了所有涉嫌违规的指控,认为印度政府在决策、定价和选择印度合作伙伴三方面都不存在问题。
2019年,印度最高法院驳回了所有上诉复审的请求,维持原判,并指出在“阵风”战斗机采购案中没有发现任何违规或腐败的行为。
也就是说,至今阵风战机贪腐案还没有查出结果。
不过,即便贪腐如此,印度的“阵风”好歹还都是战损,起码比印度斯坦航空手下平均每年损失8.8架战机要强得多,你就说可不可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