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纳杰夫库法的一处花园中,一名市民在自家院子里遭到一头狮子袭击,当场死亡。”塔希尔说。由于狮子在攻击后不肯离开尸体现场,甚至吞噬了死者的大部分身体,警方最终决定将其击毙。

据报道,死者名叫阿基尔·法赫尔·丁(Aqil Fakhr al-Din),现年50岁,是一位当地居民。据邻居回忆,他热衷于饲养各种野生动物,包括狮子、狐狸、猛禽等,已持续多年。尽管周边居民早有担忧,但因监管薄弱并未引起官方足够重视。
据当地电视台报道,事发时,后院突然传来撕裂般的惨叫。一名邻居见状,带着卡拉什尼科夫步枪冲入现场,朝正在撕咬主人的狮子连开七枪,最终将其当场击毙。然而,阿尔丁已遭到严重咬伤,失血过多,生命体征几乎消失。

尽管救护人员将其迅速送往纳杰夫的萨德尔医疗城医院(Al-Sadr Medical City Hospital),但由于内脏破裂及大出血,他最终还是在送医途中不幸去世。医院病床上的画面显示,男子浑身浴血,令人触目惊心。
警方已对该事件展开正式调查,并将追查其饲养猛兽是否合法,以及是否存在更大规模的非法动物交易链。
事件发生后,一段拍摄于案发后院的视频迅速在社交媒体上疯传,视频中可见狮子倒在花园地面,尸体尚未移走。大量网友质疑:为什么一个普通居民能在住宅区长期豢养猛兽,而没有任何执法干预?
据初步调查,阿尔丁是通过黑市购买这头狮子的。他本人曾公开表示想“驯化狮子”,把它养成宠物。附近居民透露,他平时常带狮子在院内遛圈拍视频,还试图靠“网红野兽”吸引流量。
然而,这场“驯兽梦”最终却以极端惨烈的方式终结,也给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
伊拉克长期深受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和私人驯养热潮的困扰。多年来,战乱不断、政府功能薄弱,加上富人阶层对珍稀猛兽的炫耀性消费,使得野生动物市场监管几乎形同虚设。
早在2014年,伊拉克就已签署《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名义上承诺打击全球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但现实中,该国依然是中东地区野生动物出口与走私的关键通道。
据环保组织透露,除了狮子、老虎等猛兽,还有大量本土猎鹰、山鸟、狐狸等动物被偷猎、走私,流入海湾国家的富人家庭或私人动物园。
而在伊拉克本地,不少“富豪”或“民间爱好者”则热衷在自家院落里饲养猛兽,不仅毫无安全规范可言,还频频造成人畜伤亡。
这并非伊拉克首次发生私人饲养猛兽酿成人命悲剧。就在2023年12月,一名动物园员工为了“ impress his girlfriend”,竟擅自进入狮笼,结果被狮子当场咬死并吞食。
这类事件屡见不鲜,但往往在舆论热议几天后便不了了之,长期缺乏制度性反思与整改。
这起悲剧再次证明——猛兽从不属于人类后院,野性无法被真正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