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女下海当“头牌” 还不是为了冲业绩?(组图)

她并不是混不下去才去“陪酒”,在野村证券刚入行那几年,kiko每天不是打电话就是在路上,这么拼的工作狂,如今却跳槽进入了银座的夜生活圈。她说:“比起升职,我更想当老板。”毕竟人家在券商是销冠,到了银座还是销冠。文丨金融八卦女特约作者:兴华· · ·

最近,金融圈被“日本券商女下海银座”的消息刷屏,各群都在讨论“一级二级不如三级,未来该怎么办”。

国内的金融人是不能公然下海的,那还能有啥出路?很多人已经打了样,考公考编,或者跳槽去上市公司对接资本市场当证代或者董秘。

数据显示,短短一年零一个季度,券商行业就少了2.2万人。

而那些暂时还找不到跳槽转行出路的券商人,只好拼命开发新才艺,为了拉到新客户大哥卷起来!拼命程度,简直不输给银座的券商美女。

1.

/ 券商美女销冠下海

一夜成银座头牌 /

岛国的魔幻新闻就是多,而且都不避着点人。

以前看日本金融圈的新闻,那是奇葩遍地,有券商职员下药谋杀八旬客户,有银行内部发出“盗窃银行资产就切腹谢罪”的誓约书,有靠上市公司发消费券生活数年的股东大叔真人秀。

现在呢?突然就像青春动漫一样燃起来了:能当销冠的券商女销售,转行下海银座,又成了销冠。

宣传海报上,也赫然印着证券公司转行的噱头:



这位美女名叫kiko,毕业就加入了日本最大的券商野村证券,一干就是6年,业绩很亮眼,还拿过CEO奖,妥妥的销冠,现在呢,却转行成了银座夜店的头牌女公关。

她并不是混不下去才去“陪酒”,在野村证券刚入行那几年,kiko每天不是打电话就是在路上,她甚至坦言:“看到一栋写字楼,我就知道今天要从一楼扫到顶楼,挨家挨户敲门。”每天拜访客户超100家,电话能打200通,能听她讲完的客户也许不到5个。就这样第二年的时候,她就拿了野村的CEO大奖。



但是,这么拼的工作狂,如今却跳槽进入了银座的夜生活圈。她说:“比起升职,我更想当老板。”

人家在券商是销冠,到了银座还是销冠。

入职第一个月,她没急着推销自己,而是默默观察客户、店里流程、客户喜好。到了第二个月,她爆发了——拿下了当月销售第一,并保持了一整年。



根据她的自述,成功靠的是“长尾客户策略”。

“我不会只靠1、2个大客户,而是经营200多个稳定的普通客户。每天接待4、5组客人,一个月差不多100组。这样一来,即便某个客户突然不来了,我整体业绩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而且,跟其他同事不同,她毕竟是金融圈出来的,做得一手好表格,用Excel建立客户档案,包括客户的生日、兴趣、工作行业、消费习惯、过去聊天记录等。每次接待前,她都会查一下客户资料,准备聊天话题。她每天都读《日经新闻》等财经媒体,对当天的热点了如指掌,如果客户最近公司有新闻、股票有变动,她会第一时间祝贺或关心。

“有些小姐姐用小本子记笔记,我觉得太乱了。Excel更清楚,可以一眼看到哪些客户当月还没来,马上联络提醒。”

靠着专业和勤奋,kiko在哪里都是销冠也就不奇怪了。她现在的目标是存够创业资金,三年内自己开店。

据她自己说,在证券公司,每天都要招待客户,喝酒到很晚、睡眠不足,而现在她的收入,是之前的3倍,还很自由。

怪不得网友吐槽“券商真不是人待的地方”,别误会,我是说日本的券商。

2.

/ 国内券商人:

考编、转行,只求上岸 /

日本的券商妹妹换行业依旧是头牌,反观国内的券商人,面对业绩压力,能转行的转行,不能转行的疯狂考编上岸。

说起来,今年真是金融人考编上岸大年,比如上海市,今年一季度考试录用的公务员名单中,就有20多个金融圈的。



其中十多人来自券商,至少4人来自银行、3人来自私募,甚至还有1人来自上交所。

再比如证监会近日披露的2025年度公务员拟录用名单作为样本观察,共有28名人士曾是券商从业人员,数量接近过去3年证监会拟录用券商背景人员的总和。

此外,北京市朝阳区公布的招录名单中,朝阳区发改委的综合管理岗,也出现了券商人,来自中信证券。

更不用说,2024年度金管局录用公务员名单中,有26个都是银行人,他们的原单位覆盖了六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和政策性银行等。



除了拼学习考编的,还有拼人脉和资源跳槽去上市公司当董秘的。

去年到现在,券商投行跳槽到上市公司当董秘、财务总监的新闻也层出不穷,而且特别明显的是,今年这样的案例更密集了,去年全年才30个,今年一季度就有31个:



金融人疯狂考编上岸,转行去上市公司,主要还是因为行业现在趋势就是裁员收缩,尤其券商。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Wind金融终端统计发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证券行业共有32.83万名从业者(数据还包括部分证券公司旗下资管及投行等子公司员工),与2024年初的35.05万人相比,减少22150人,降幅为6.32%。



在128家数据可比的券商中,有107家从业人员数量较2024年初下滑,占比超八成。具体到岗位上,一般证券业务的减员人数最多,减少15246人;证券经纪人降幅最大,降幅为28.17%。

这样卷,能不想办法转行吗。

3.

/ 卷疯了,金融人“十八般武艺”求生? /

“我还几年就退休了,你们要躺平的话,谁躺平得过我呢!啊?十年前二十年前,只要(经纪关系)有个两三千万就可以稳稳地月入过万,现在能吗?两三千万佣金才几个钱,全行业(佣金)都降到万一了,融资融券利率也卷,拓展不了新客户,一个月几千块在北京连房租吃饭都不够,混日子能混下去吗?”

一位券商朋友王哥对八妹说,这是他们公司营业部新任总经理的话,这些内容在周例会、月总结会和营销人员内部会,都说了一遍。

他任职于一家中型券商在北京的营业部A,这家券商总部在华东地区某省,在北京一共三家营业部ABC。上个月,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三家营业部的总经理都换了人。

王哥的老领导张总在这家营业部已经管了十年,现在被调去管分公司的零售业务。营业部B的李总调来接管王哥的营业部,李总在营业部B当了15年总经理。而李总原先所在的营业部B,由营业部C的总经理孙总调任,孙总在那里也当了8年总经理了。最后,营业部C从隔壁省抽调了一个总经理来管。

北京还不是唯一洗牌的省份,在五月,公司内网发布的中层管理人员职务变动公告,一共有8份,至少涉及了19家分支机构。

李总一上任就开始给全员打鸡血,说再不向外拓展就快要干不下去了,还用营业部B的营销举例子:

“咱们xx路(营业部)为什么在北京业绩第一?因为一直在寻找出路,亲戚朋友老客户都挖完了,银行网点一个月开不了几个,最后还有两条出路。弄了很多小圈子,高尔夫、网球、羽毛球、击剑,这些都试过,建一个群组织活动,混熟了,一个圈子出三五个客户,大部分都是高净值的。第二条路就是互联网,做个视频账号公众号多发点内容,说不定网上就来新客户了。”

券商人每天都要面对同样的“洗脑”,业绩压力蹭蹭往上涨,员工也是为了业绩抢破了头、想尽了办法。

王哥不是没想过出去拓展客户,实在是老客户要天天打电话盯着维护,运动爱好的小圈子根本挤不出时间来搞,做新视频号啥的,倒是想过挺长时间了,但是这个事情一旦开始就要坚持长期做,那每天都发什么呢?

旁边座位的一个女同事去年就做了个号,还花钱买了陪跑,工作日每天都更新一期视频,自己写文案拍摄剪辑全干了,现在视频号和抖音号都只有两三千粉丝,转化开户或者卖投顾产品也寥寥无几,这条路真的能走通吗?

其实,做短视频或者直播账号,马太效应特别明显,受欢迎的人被全网热捧,大部分普通人做号很难出头。

现在很多券商的员工号和官方号,发收评发股市分析,量都平平,倒是唱歌跳舞或者搞笑段子的视频还能有点起色,难怪业内喜欢招聘会唱歌跳舞的女孩子。

两年前,招商证券财富管理中心某面试官,在1对1面试环节,要求所有面试女生跳舞。结果,面试一结束就被一位参加面试的女生曝光了,弄得全网皆知:



嗨,别说普通员工的面试了,分析师也躲不过才艺展示。有“黄埔军校”之称的国泰君安研究所的所长黄燕铭曾经说过,招聘新人时,更青睐理工科同时会写诗词歌赋的学生。

对于“有的人说我沟通表达能力不强,怎么训练?”的问题,黄燕铭称可以去KTV唱卡拉OK。“这是一个帮助你去训练声音和表达自己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去年上海的金融圈群里还曾传出陆家嘴一个券商的销售,某985本硕毕业,下海到KTV兼职陪酒,自述赚得比本职工作要多,靠的是弹得一手好琵琶。

看来,现在还留在券商的人,踏踏实实做业务显然已经不够了,要卷出来真是需要十八般武艺了。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