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学会包分配 夜校成中国年轻人求职圣地(组图)




金三银四刚刚过去,当其他人还在招聘软件里卷生卷死,一群最通透的年轻人,早已开始另辟蹊径,找到了求offer的清奇思路。

有人在大厂门口的马路上发offer,主打一个线下版“找工作直接跟领导谈”,有人把自己的简历投到地铁口的广告大屏,成了招聘季的显眼包。谁能想到,如今,年轻人已经开始去夜校里求offer了。

夜校上一次出圈,还是因为上海的市民夜校,引发了全国网友的羡慕。大家没想到物价飞涨的时代,居然还有地方学费只收500元,就能让你美美学完一整门兴趣学科。

上海市民夜校出圈后,紧接着全国各地也纷纷跟进,各自推出了本地版夜校。

如今大家终于不用再眼巴巴羡慕沪漂,而是能就地加入夜校大军,甚至深挖出了一种沪漂都没解锁的隐藏玩法——利用夜校进修赚钱技能,从普通人飞升成了六边形搞钱战士。



曾经提到夜校,大家还觉得它不过是成人少年宫。尽管课程看起来丰富热闹,却除了图个乐子之外没太多实用价值。

但看过现在各地夜校的课表,你会发现,它甚至比一些成人技校还要硬核,不光包教包会,还包分配。

“以前夜校的招牌课程是曲艺,现在变成了能让人吃饱饭的手艺。比如直播运营、AI工具的使用、无人机驾驶等等。这些课程大家平时想学,很难找到正规的培训班,但在夜校,不但学费低、时间灵活,甚至一些学习门槛比较低的课程结束后,还能分配平台合作的兼职单子,直接安排上岗赚钱。”



全国各地的夜校,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各区工会、官方机构举办的社区或市民夜校,一种是由民间机构或主理人自行创办的青年夜校。

这些夜校的运作方式不同,但一门课的收费大多都在500元左右。花的不过是大家两顿请客吃饭的预算,就能学会一门技能,在精神和手艺上富养自己。



许多既想要离开职场GAP一段时间,又怕不上班会饿死的人,都把夜校当作了人生练兵场。

准备干自媒体的人,会在这里学拍摄和剪辑;想要辞职后去大理、景德镇这类二线城市躺平的人,会把这里当做预科基地。先学一点咖啡拉花、陶艺手作,方便去了后能尽快找到份兼职。

“大家不求在夜校里就能大富大贵、实现财务自由,但求能早点学会一门靠谱的手艺,至少能先实现吃饭和租房自由。”

上夜校的打工人,赢麻了

许多人最初来夜校报班时,只是觉得下班后太空虚,想找个地方放松一下。来了后才发现,现在的夜校早已不是轻松娱乐的代名词,而是被打工人卷成了进步之家。

这里的学员中,很多人打来之前就做好了明确的提升规划。他们每堂课都会认真听老师讲解,甚至会额外带一支录音笔或是用平板录像记录,回去继续温故而知新。就算是老师不布置作业,私下里也会结成学习小组互相督促。

“以前上学时,大家还没尝过社会的毒打,所以能偷懒就绝不多学。但现在吃过996和职场PUA的苦后,一想到夜校里学的技能,可能成为未来求生的抓手,就会自觉提起十二分精神。”



今年30岁的深漂小东,在一家广告公司做平面设计。他从去年开始想跳槽时就发现,很多甲方公司的招聘需求,这两年都悄悄加了一条“需要会使用AIGC这一AI工具”。

他虽然也听说过、甚至买过像ChatGPT、Midjourney之类的会员,却一直苦于不知道该怎么上手使用。“总听说要用得好,就得会写合适的提示词,但我文案能力不太强,所以每次生成效果都不理想。”

为了不被时代落下,他今年专门报名了龙华区的一家夜校的AIGC课程。

“老师会手把手教你怎么输入指令,怎么提高创作效率的同时,还能大大降低内容成本。我在网上看了无数教程,都没弄明白的操作逻辑,去夜校学完后终于打通了。现在已经能心安理得地把‘熟练使用AIGC工具’写进简历里了。”



在夜校的众多类型中,流传着这样一套识别学员画像的方法。

“那些来学电脑剪辑、直播运营之类实用技术课程的人,一般都是正儿八经的职场卷王。他们来上夜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离职后好找退路。而是想只争朝夕,多学点新技能,好大大提高自己在职场上的不可替代性。”

而那些既想培养点兴趣,又想学点有意义的东西的人,则会把目光投向夜校里一些可以寓教于乐的技能课程。

“比如美甲、缝纫、调酒这类课程,就属于学完后既可以当兴趣爱好,也有机会发展成副业。来学这些的人,初衷通常是想在下班后充实一下生活,顺便赚点零花钱。如果最后没人为这项技能买单,那也没关系,起码自己能用得上,省下一笔日常消费,四舍五入就是赚到了。”

夜校怎么就成了打工人的进修殿堂

尽管大家去上夜校,无论学得多认真、多投入,都不能像读一个正儿八经的在职研究生那样,拿到能被体系内承认的权威证书。

但每个去夜校的人,看重的本就不是它的专业性,而是它的门槛足够低。“夜校知道自己面对的学员,大都是学历参差不齐的普通人。所以老师讲课时会尽量说人话,课程难度也会默认从零开始入门。”

“哪怕你是文科出身也能零帧起手,去学看起来高深的无人机驾驶。老师会从每一个按钮的功能讲起,保证让你听懂。”



当然,大部分在夜校进修职业技能的打工人,也有一种共识:不指望能学到什么深度,哪怕能当做谈资,也是一种进步了。

夜校里教授的大多数课程,通常只会教你入门级的基础知识和一些通用的操作方法。即便是学完一整期,也还需要你课后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这项技能。尤其是摄影、美甲、运营这类对实践经验要求比较高的项目,更是要靠时间去积累经验。

“但它的好处在于,能够通过系统化的学习,迅速帮你建立起完整的学习框架。让师父把你领进门后,修行起来的速度就会快多了。而且对于很多上班的人来说,还能低成本有个学上。”

从夜校毕业的打工人,已满级

随着夜校这条赛道越来越火,一些上过夜校的打工人,最后并没有选择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副业技能,反倒盯上了讲台本身。把职业路径的转折点,设置成了去夜校当老师。

 “去高校当老师需要有教师资格证才可以,但夜校更像是技能分享型的学习沙龙,不属于正规的教育系统。你只需要在某个领域有一定的从业经验,就可以去应聘讲师。虽说挣的钱肯定不如以前多,但胜在工作节奏松弛,时间灵活。除了晚上教书的时间外,白天还能做其他的副业。”

在广州一家夜校教化妆课程的小千说,自己来当老师后,“虽然不再去一线接单,却依然能靠举手之劳,偶尔给学生牵线搭桥介绍一些活”。



比起头脑一热直接辞职去投身副业,大家在夜校里先尝试性地学习不同技能的过程,也能大大降低转行的试错成本。

今年26岁的北漂小江,原本去年就打算裸辞后去大理开一家咖啡店,结果在朝阳区的一所夜校学完相关课程后就被劝退了。

“以前以为做咖啡只需要把豆子磨成粉,然后用热水萃取就行。上完课才发现,咖啡作为职业和自己爱好手冲完全不同,需要反复练习手法、控温、拉花、配方设计,甚至还得懂一点成本控制和门店管理。而我压根就没这么多精力去做这些事情。”



甚至有人在夜校上学短视频运营,结课的时候才发现,同组里的一位组员,竟然是一家MCN机构的HR,现场就问他有没有兴趣来公司面试。

“那时我才知道,原来对方来这里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招人。因为他们公司福利一般,加上工资也不算高,在招聘软件上投简历的人寥寥无几,快被逼崩溃了,才想着干脆来夜校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找到愿意从零学起的潜力股。”

ENDING:

一些打工人自从去夜校深造之后,甚至出现了学习成瘾迹象。

小东今年除了AI课程外,还在夜校同时报名了调酒和配音朗诵。他说自己现在去学习的目的,已经不再是为了职业规划,而是单纯想找个出口解压。

他本来一直因为即将迈入35岁而焦虑,担心会被职场无声淘汰。

“但在夜校学了一阵后,想到自己还在不断学习进步,内心的慌张感就会大大缓解。而且夜校的课程强度,远比去读个在职研究生或是去考证轻松多了。中途累了随时可以停下来喘口气,不用担心自己会跟不上节奏。”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