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下一次印巴交战,中俄这个装备是关键?(图)

在10日巴基斯坦的反击行动中,出现了堪称羞辱的一幕——巴基斯坦无人机飞越新德里,然后又南下飞行了很长时间。而印度虽然反驳了对手很多战果,偏偏没有否认无人机的袭击。如果再算上之前,印度近百架无人机空袭巴基斯坦,完全可以说印巴军事冲突,已经进入无人机时代。



▲巴基斯坦无人机的表现要比印度好很多

俄乌战场上,无人机大发神威之后的外溢,已经改变了很多地区的原有局面——原叙利亚政府在2024年末倒台、也门胡塞武装持续攻击美国航母,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如今这股风终于吹到了南亚。印巴作为几十年前印巴分治才问世的国家,一直存在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双方首都距离边境线都不远,其中新德里往北不到400千米,就是北方边境,伊斯兰堡距离南方边境甚至不到300千米。也就是因为这种原因,印巴才会长期在边境驻扎重兵,以避免被对手“一推到底”。



▲美国“杜鲁门”号航母就是受害者之一

等到远程武器逐渐成熟,双方纷纷开始利用这一点,比如说巴基斯坦就特意发展了,450千米射程的改进版“阿布达利”战术导弹。以恰好够用的射程避免浪费,以保证有足够的装备规模形成威慑。但再便宜的战术导弹,也不会是大白菜,所谓“足够的规模”,也只是相比于更加稀少、射程更远的弹道导弹。但这一切,都随着远程无人机的发展而改变。乌克兰在顶着俄罗斯高频率轰击的情况下,仍然能支持早就凋零的安东诺夫设计局,拿出最远射程1500千米,能袭击俄罗斯腹地的远程无人机。



▲乌克兰轻型无人机


印巴本身都有一些航空积累,只要投入一些资源,发展航程500千米级的低成本无人机,在技术上根本没有难度,但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巴基斯坦防空部队,这次能拦截印度近百架无人机,一方面是因为早有准备,防空部署相对严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印度出动的无人机型号繁杂,缺乏机群组织经验。相比之下,巴基斯坦无人机来源相对集中,印度的防空反应又比较慢,所以损失就大得多。而双方既然都看到了无人机的战略价值,本身又是一个低成本、高收益的领域,那就不可能不重视。



▲印度这次甚至动用了价格昂贵的“哈比”反辐射无人


数百架无人机呼啸着飞往首都,这对印巴目前的防空系统,都是极大挑战,但在技术上很容易实现——俄罗斯国防部在本月3日刚刚宣布,一周击落了上千架无人机。事实上,俄乌双方的无人机战术运用水平,已经达到远超外界预料的程度:乌克兰在2日攻击克里米亚时,采用分五批、波浪式饱和攻击战术,通过消耗对手防空弹药,抓住再装填间隙的做法,突破俄罗斯空中防线,真正将“数量换质量”发挥到极致。



▲再装填是传统防空系统必须面对的短板


而曾经效果显著的电子干扰,也不得不面对双波段调频、惯性制导元件的“反击”。防空导弹至今都是有效的反无人机装备,但这个成本是谁也扛不住的——用动辄数十甚至上百万美元的防空导弹,拦截单价几千,最多数万美元的无人机,效率实在太低了。俄罗斯这次拦截乌克兰上千架无人机,其中约70%依然是通过种种电子干扰,超过25%是被防空火力拦截,剩余少量实际上是激光武器的战果,这三者其实也是反无人机作战的潮流。



▲用防空导弹拦截无人机的成本实在太高


印巴都有大规模装备并使用无人机的能力,区别在于能不能防御,或者说防御对手大部分攻势。俄罗斯在这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未来必然会与印度合作。而巴基斯坦则与技术强悍的中国,有长期交流经验,下一场印巴冲突的场景,可能会再一次颠覆外界印象。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