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印度光速认输 为什么莫迪不敢打了?(组图)

大战三天,印度光速认输,莫迪怎么不敢打了。

说实话,不是莫迪不敢打,而是实在打不赢,损失太惨重了。再打下去,印军的底裤都要被掀了。

实际上,印巴之战,注定就是一场局部冲突,它不可能演变成全面战争。为什么?主要三个原因:一是,双方都承受不起大规模战争。像印度,这些年来,GDP高速增长,接连超越法国、英国,跻身全球第五。只要保持这个增速,再努力一下,印度GDP就能超越日本、德国,跻身全球第三了。



对印度来说,正是国运冉冉升起的时候。像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就隐忍了40年之久。银河号被美军强制检查,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南海撞机三大事件,被称为“三大国耻”。可中国的选择呢?是一忍再忍。为什么?为的就是这一刻:知耻而后勇。只有忍常人之不能忍,才能重返世界之巅。印度的国情,总体上与20年前的中国很像。它想继续保持国运向上,经济稳步增长,就不能卷入一场没有胜算的战争。

那巴基斯坦呢?别看它空战赢得很漂亮。可它的经济底蕴不足,印度GDP高达3.8万亿美元,而巴基斯坦的GDP只有3300亿美元,相差12倍以上了。真打全面战争,巴基斯坦的国力承受不起。



二是,印巴之战,只会伤害自己,白白便宜第三方大国。为什么?核心就在于,印巴双方都缺乏强大的本土工业。它们俩的武器装备,都是买来的。谁买来的技术更强,谁就赢。这一次,是巴基斯坦依托于全套的中国军工技术,打败了印度的“万国造”。可这也仅限于局部冲突。要是打消耗战,持久战,巴基斯坦的实力太弱,财政长期靠举债支撑,已经欠了中国、沙特一屁股债了。

真打起来,那印度人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白花花的银子,都要被美俄法以及以色列等国,赚走了。俄乌持久战,乌克兰好歹花的是北约的钱,俄军呢?有成套的本土军工业,还有廉价的朝鲜炮弹,丰厚的油气资源。可印度有啥?印度啥也没有,全都得高价购买。印度对巴基斯坦全面开战,那就是把自己的国库打光,白白地喂养了美俄法以等军工集团。



三是,中国不希望印巴大打出手,最好是点到为止。现在这个结果,就非常好了。巴基斯坦捍卫了自己的主权,打痛了印度,又帮中国军工做了一个震撼全球的广告。这时候,印巴就不能再打了。再打下去,就要威胁到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了。接下来,就是中国卖武器的时刻了。正所谓,小打怡情,大打伤身,打赢了坐牢,打输了住院,印巴双方,都不必如此。就此收手,对中印巴三方都好。

毕竟,只要中国站在巴基斯坦的身后,莫迪哪怕倾尽全力,也打不垮巴基斯坦。更何况,印巴还是两个拥核国。真逼急了,南亚核风险是谁都承受不了的。



其实,这场短暂的交火,中国已经成为了第三方最大受益者。对巴基斯坦而言,它确实打赢了。但它不想打,打之前,还有些害怕。这么多年来,西方媒体把“阵风”吹得神乎其神。歼-10C能打赢“阵风”吗?巴基斯坦也有点怂的。它是被迫自卫反击。在第一轮反击中,谁都没想到,巴军拿下了一个6比0!

这才让巴军信心爆棚。第二轮反击,巴军就不客气了,直接杀入印度领空,把莫迪逼上了求和的谈判桌。为什么印巴战争只打了三天,就结束了?因为歼-10C打得太猛了,巴军都打得嗨起来了,无人机直接飞跃印度首都新德里。作为主动侵略的一方,印度又一次把侵略战争,打成了首都保卫战。



但凡让印度尝到一丢丢的甜头,莫迪都不会叫停。实在是撞到铜墙铁壁了,印度吃了大亏,莫迪才赶紧找个台阶下,连夜宣布停火。

这也证明,只有敢打敢拼,才能以战止战。一味地妥协认怂,只会让对手蹬鼻子上脸。经此一役,印度至少十年内,不敢对巴军开火了。

这一战,将为“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打出十年的和平。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