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飞检查程序
歼10C战斗机出击前,机务人员已经为战斗机做好维修检查,加油、通电、充氮、充氧、挂弹均己完成,飞行员在作战室听取任务报告后,随即穿好抗荷服,搭车前往机堡,机械师在汇报飞机状况后,飞行员绕机检查后在维护记录本上签字与机械师完成交接,飞行员进入座舱后,戴好头盗、氧气面罩和喉部麦克风,在机械员协助下系好安全带,机械员复查座舱电门没有问题后拔下保险销,关上并锁闭座舱盖并移走登机梯和摘下进气道堵盖,飞行员开始按检查单进行检查工作。

歼10C战斗机采用四代半战斗机经典的一个平视显示器和三个倒品字形布置的多功能显示器,显示器结构和功能基本一致,可以根据飞行员的安排显示相同或不同的内容,里面有很多功能,每种功能需要通过上下左右四排功能键把它调出并显示在屏幕上,再通过操作四周其它的功能键,分别进入各功能对应的子页面,讲来太麻烦,整了个图。

检查步骤是先看向左边操控台,将发动机起动面板的停车/灭火电门设在停车位,并断开起动/冷转电门,以防止接通电源后触启动按钮,再打开电源控制面板的八个电门,夜间还要打开灯光总电源电门、座舱照明控制面板的灯光电门(在右边操控台),确认导弹控制面板的引信、格斗、拦射和实战/训练电门处于关闭状态,将方向舵和副翼配平设为中立,关闭飞行控制通道,将油门杆拉至停车位,将发动机进气口调节控制盒设为自动,关闭CNI电源电门,盖上电源空地转换电门,将燃油控制面板上的翼副输油/全油和空中加油/应急放油控制电门设为自动,燃油控制拉到中间位。

然后看向右边操控台,确认武器系统传感器控制面板的左右挂点、火控雷达处于关闭状态,无线电高度处于预备状态,航空电子设备控制面板的火控电门处于关闭状态,其余4个电门置于中立位,将空调控制面板的舱温设在合适位置,舱压设在正常位,将机外照明面板的电源开关、航行灯、信标灯全部打开,关闭防撞灯、编队灯和应急放起落架电门,关闭防冰控制面板所有电门。

最后看向中央操控台,关闭UFC电源,关闭武器系统控制面板上的主武器和电子战开关,关闭MFD电源,关闭SMS控制面板的应急投放电门,将应急投放选择旋钮和武器备份控制选择旋钮转到12点位,关闭平显航炮、火箭控制面板的全显/防拥电门和航炮/火箭电门,关闭航炮控制盒和电子吊舱电源控制电门,将紧急起动机控制盒的两个电门设为中立,提起停机刹车手柄,将起落架收放手柄放在中间,关闭LG系统开关盒的滑行灯和着陆灯,将阻力伞、防滑开关放在中间,进行惯导航系统校准,打开自动驾驶主模式控制健,在键盘输入区输入航向和高度,将频率设为机场跑道的ILS频率,打开敌我识别应答机。

然后向塔台申请滑出,得到充许后确认油门手柄在零位,向机械师打出起动手势,用电源车或起动电门启动发动机,把油门杆推到慢车,发动机稳定工作后检查电压表,确认一切良好,地勤人员取下空调管、接地线、移开轮挡、拔下应急动力系统保险销,飞行员检查升降副翼、前缘襟翼后打开滑行灯,松刹车,轻推油门到5-8节时收油门至慢车,沿滑行指引缓慢滑行,尽可能让前轮压在滑行线上,向塔台申请入跑道,滑到跑道等待线时刹车停稳,获得起飞准许后接通加力并释放刹车,发动机尾喷管喷出长长的火焰,开始加速滑跑,一块主屏幕就会显示CMD (自动驾驶指令)指令、 AS:(空速)、ALT: (高度) ; VS: ( 垂直速度),MKR: (无线电信标),屏幕中央的红色圆表示始发机场,上面的黄线指示跑道方向,跑道两端的绿色喇叭口表示该侧跑道ILS下滑指引距离和宽度。

眼前的平视显示器上的速度数飞快地爬升,加速到213公里/小时时前轮抬起,250公里小时时整架飞机从地面自动拉起,收起落架,接通自动驾驶高度选择和自动油门以40度仰角向天空中爬升,爬升到适当高度改平,飞行员可关闭滑行灯,在指挥机构引导下调整航向,迅速上升至有利的作战高度,战斗机一般以双机作为基本战术单位,长机在前领航指挥,僚机在正后方偏左或者偏右负责机动警戒后部盲区,最小间距不低于1千米,高度差0~200米,中距空战时横向间隔4千米以内,前后距离保持在1千米,双机以上编队行动时通常分成突击编队和掩护编队,距离20~30千米,高度差600~2000米,双机平行队形与敌机构成夹角0°~60°对头或斜对头态势进入中距空战。

二:作战程序
中距空战分目标搜索与识别,接敌,攻击三个阶段,搜索一般是低于目标2000~4000米,速度0.8~0.9马赫,预警机会通报目标的方位、距离,飞行员按要求打开传感器控制面板上的火控雷达控制电门,用雷达进行搜索,按下DTU按钮,用平显模式控制面板控制火控雷达,雷达发现目标后火控系统转入"自动"状态,向计算机传递必要数据,计算使用武器的各项指数,飞行员迅速以大俯仰角上升至高度差2000~4000米的有利作战高度,歼-10C战斗机600毫米无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达200公里以上,高于阵风战斗机500毫米无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达150公里,配备的霹雳-15中距空空导弹射程也远于流星中距空空导弹,加速/爬升性能、超音速机动性能、雷达探测/敌我识别能力、空空导弹射程都有着明显优势。

阵风战斗机也是以双机作为基本战术单位,基本战术是通过双机相互对向和背向盘旋保持队形和逐步前进,速度550~650千米/小时,前机在距目标25~40千米便转弯回头回避威胁及诱敌深入,始终保持一架机头朝向敌,一架背向敌,前后距离约4千米,不断互相转换,对向飞行距离10~20千米,不超过20秒,战斗开始前双机编成密集战斗队形,前后距离200米,左右间隔100米以内,与雷达性能相近的目标正对头或斜对头接近时双方同时发现对方时一般距离70~80千米,当与目标距离达到60~65千米时立即改变队形,加速到0.9马赫,以600~900米负高度差接敌,获得机载威胁告警系统或预警机的提示后,逐步加快"对向"与"背向"转换频率,造成敌机连续丢失目标,距离37~74千米时实施中距导弹攻击,先集中力量攻击威胁较大的一架,再攻击另一架。

中远距空战时可采用直接攻击,钳形攻击,釜底攻击战术,直接攻击就是以速度800~1000千米/小时与目标相向飞行,以1000~2000米的负高度差进入目标前半球或后半球,投掉副油箱并打开电子战设备干扰对方,当机载雷锁定目标后以最大允许发射距离发射导弹,钳形攻击是在预警机引导下两个双机编队从不同侧面同时攻击,如果对方发现一个编队并转向迎战时,另一个编队即可占据有利战术位置进行尾后攻击,根据情况可采用侧冀迁回,双机高度4800~9200米,距离140千米时前方长机向一侧反转诱敌,后方僚机发射中距导弹,长机再反转进入攻击,若僚机攻击前被对锁定,则僚机实施反转诱敌,由长机转入攻击,也可以采用左右夹击,双机同时向两侧分开反转迁回,再回头实施包抄,釜底攻击经常与左右夹击组合使用,适用于中队以上编队空战。

阵风战斗机由于武器射程限制,雷达过早开机会过早暴露,一般在距离目标80~60千米时才打开雷达,而歼-10C战斗机在雷达探测距离和导弹射程方面占较大优势,使阵风战斗机进入阵位之前就被雷达锁定,迫使阵风战斗机立即施放干扰,以30°~45°的角度脱离原航线,向两侧转弯,最大限度缩短歼-10C战斗机导弹发射距离,破坏歼-10C战斗机的雷达自动跟踪,双机疏开到重新定位也需要50~60秒,利用此间隙歼-10C战斗机可进入导弹的有效发射距离同时对阵风战斗机实施攻击,当机载雷达探测到多个目标时自动转入威胁判断,根据目标危险等级选择最危险的2~6个目标,进行攻击排序及导弹分配。

飞行员打开武器总电门,电门有上、中、下三个位置,上:航炮工作并充弹;中:航炮不工作;下:航炮断电。导弹控制面板上的A是霹雳-10红外寻的音响控制电门,B是导弹战斗部引信控制电门,C 是近距格斗导弹准备控制电门 ,D是中距空空导弹准备控制电门,E为导弹主模式控制电门断开状态导弹发射系统不工作,将中距空空导弹准备控制电门选择旋钮由断开位转到拦射位,打开引信电门,实战/训练电门拔到实战位置,打开打开FCR传感器,打开外挂电源,打开FCR电源。

导弹开始通电、加温和自检,直到雷达锁定到要攻击的目标,显示器会显示由火控系统计算的预计武器发射距离、预计武器发射时间读数,当锁定目标图标上出现虚线菱形时,火控系统发出导弹"解锁"提示声,按下操纵杆上的发射健就发射导弹,然后飞行员继续操纵机载雷达保持对目标的跟踪并继续完成后续导弹的瞄准发射,当最后一枚导弹导引头自主截获目标并进入了末导阶段,火控系统发出允许脱离指令,飞机才可机动脱离。
三:攻击阵风
歼-10C战斗机发射的霹雳-15中距空空导弹中段采用惯性制导加先进的双向数据链制导,歼-10C战斗机发射的霹雳-15中距空空导弹后,双向数据链还能把导弹高精度抗干扰的主动雷达导引头获取的信息回传给战斗机和预警机,也能接收战斗机和预警机发出的制导信息,阵风战斗机搭载的Spectra电子战系统被达索公司吹嘘是“欧洲最先进的空战自卫系统”,集成了雷达告警接收器、主动干扰机和箔条/红外诱饵发射器,雷达在搜索、锁定、引导时的辐射特性都是不同的,雷达告警接收机通过比对雷达波信号特定的特征感知到威胁和方向,发现有较弱的雷达波就会提示“已被发现”,发现较强的雷达波持续照射就提示“已被锁定”,这时阵风战斗机还有时间反应。

但霹雳-15中距空空导弹可不用机载雷达保持引导,而是由预警机通过数据链把目标方向和速度数据发送给导弹的打法完全超出了Spectra电子战系统应对常规导弹的流程,等导弹进入主动雷达制导工作范围,距离被命中已经不到10秒了,这时就算导弹逼近告警系统捕捉导弹发动机发出的紫外光告警时已经来不及了,在世界现役中距空空导弹中,霹雳-15中距空空导弹的性能是最为突出,最大特色就是用同一燃烧室内的燃料分成若干段,每段装药有独立的点火系统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将射程扩大到200千米以上,达到导弹远射程和末端机动性的最优化方案。

通常空空导弹发动机燃烧时间只有9秒,所以有两个飞行状态,前一个内飞行状态发动机在工作,导弹处于增速阶段,可用过载达到30-50G,是最大过载仅9G的敌机仅凭自身的机动能力不可能摆脱导弹攻击的命中率最高区域,也叫不可逃逸区,实际空战中,双方在三维空间高速急剧变化态势,飞行员是无法迅速而准确地评估敌机是否已进入“不可逃逸区"的,而是由机载火控计算机实时更新计算目标速度航向、高度后在平视显示器上给出一个直观的图形光标,代表敌机的进入这个图形区域后发射的空空导弹命中敌机的概率是100%。

AIM-120C中距空空导弹火箭发动机工作7.75 秒, 50秒后导弹仍能保持足够动能,不可逃逸区为30 公里,阵风战斗机使用的“流星”中距空空导弹采用冲压发动机,不可逃逸区为60公里,采用高抛弹道时即便燃料耗尽,依旧可以靠势能换动能,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不可逃逸区",后一个飞行状态是发动机停止工作,进入无动力惯性滑翔,导弹一旦失去动力,速度和动能都在快速流失,可用过载也急剧下降,瞬间过载在目标飞行物的五倍以下时,对手很容易将逐渐减速到没有能量的导弹甩掉,采用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霹雳-15中距空空导弹则是由控制系统确定每段装药的点火时间,“不可逃逸区"可达200公里。

就算阵风战斗机发现歼-10C战斗机的雷达在扫描,也需要至少要飞大约一百公里的距离才能逃出打击范围,而且转弯掉头时速度下降一半,更逃不了了,打又够不着,逃又逃不了,这还怎么打?唯一的办法是用2架阵风战斗机消耗掉歼-10C战斗机的4枚中距空空导弹后进入格斗空战,歼-10C战斗机进入格斗空战,使用霹雳-10格斗导弹时就将控制面板上的武器选择旋钮转至格斗位,其它步骤方法与中距导弹一样,米卡近距空空导弹最大离轴角能达到30度,而霹雳-10格斗导弹是其数倍,只要进入射程都可以发起攻击,阵风战斗机近战会很吃亏,霹雳-10格斗导弹全用完了,就将旋钮转至机炮位用机炮进入缠斗。

歼-10战斗机敏捷性和飞行品质相当好,瞬时盘旋速度是32度/秒,侧滑滚转是290度/秒,和同样鸭式布局的阵风战斗机几乎一模一样,但最大速度比阵风战斗机大0.2马赫,水平转弯速度比阵风战斗机快一倍,达11度/秒,阵风战斗机重12.9吨,歼-10C战斗机重10吨,阵风战斗机空战推比1.17,歼-10C战斗机空战推比是1.40,歼-10C战斗机翼载荷为250千克/平米,比阵风战斗机少31千克/平米,格斗空战能力优于阵风战斗机,但和双发战斗机进行长时间的格斗空战时单发剩余能量不占优势,最好力图避开进入格斗空战。
四:结语
当然,现代空战是体系化作战,并不是只有歼-10C战斗机就能包打天下,歼-10C战斗机只是体系化作战的一角,如同海上冰山露出的那一个小部分,印度空军以为买一堆大杂汇先进武器拼数量就能压倒对手的时代过去了。